第一百一十節 世界的秘密3
字數:5837 加入書籤
“絕密資料就是這樣來的。內容非常詳盡,更重要的是極為真實。”
聽到這裏,淩子涵問:“你的意思是,人工智能……是電腦把世界改造成現在的模樣”
維多利亞搖搖頭:“中樞電腦失控進而攻擊人類,什麽天網,終結者,殺人網絡之類的概念,其實都是停留在電影和人類幻想層麵上的虛無。它們從來就沒有出現過,至少在這個時空沒有。”
“最大的問題仍然源於人類自己。”
“我之前說過,舊時代戰爭是有預謀的。各國政府很早就開始暗地裏準備,從武器產量增加到儲存戰備物資,乃至己方機構提前撤離敵對國等一係列動作都在進行著。然而月球毀滅致使誰都不可能成為戰爭的最後贏家。在毫無希望的大毀滅麵前,活下去成了最關鍵的事情。”
“說起來很可笑,本以為最安全的地方,其實早早被敵對國特工滲透。兩大對抗陣營的最高首領第一時間進入最高級別的避難所,卻分別被對手以釋放高效病菌和納米機器人的方式相繼殺死。”
“在這之後,世界局勢徹底失控。”
淩子涵皺起眉頭問:“這與“必然”有什麽關係”
維多利亞微微一笑:“耐心點兒,我就快講到了。”
“避難所位置深淺與防護設施是否完備,決定了藏匿者在火流星爆發期間能否得到真正的庇護。”
“一年後……準確地說,應該距離火流星爆發之後的第三百七十一天,位於約旦河西岸的緹科瓦避難所開啟,長期居於地下的人類幸存者們終於再次看到陽光,也看到了滿目瘡痍的世界。”
淩子涵仍然眉頭緊皺:“約旦河西岸我看過很多曆史資料,那裏是所有權處於爭議的地區,長期爆發武裝衝突。為什麽會在那種地方建立避難所”
維多利亞輕輕點了下頭:“你說的沒錯。所謂“緹科瓦”,其實就是古希伯來語“希望”的意思。該地區的長期戰亂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新勢力劃分。具體孰是孰非現在評價已經毫無意義。但就緹科瓦這個避難所的產生,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
“正如剛才你說的那樣,約旦河西岸是一片所有權處於爭議狀態的土地。當時的以色列在該地區占據強勢,他們在地表設置關卡,對出入者嚴加盤查。在這種被強行隔絕且無法抗爭的環境下,周邊區域的民眾從很早的時候就像老鼠一樣在地下打洞。”
“我沒有開玩笑,也絕對沒有貶低他們的意思。他們通過開挖地下管道互相連接,把各種生活必需品從軍方監管之下偷偷運進來。可口可樂、麵粉、椰棗、鹽、維生素藥片、衣服……這種偷偷摸摸的地下活動前前後後延續了將近上百年,隨著物質需求量逐漸增加,最初的簡陋坑道也一再擴建,形成用水泥鋼筋加固,而且越挖越深的密集物資流通網。”
“在文明時代,馹本的汙水地下處理係統近乎達到完美的程度,甚至連超重型卡車都可以輕輕鬆鬆開進去。約旦河西岸的地下交通管網雖然無法與之相提並論,但就規模而言並不算小,更重要的是使用頻率極高。”
“以色列方麵對此早有察覺,也展開了一係列反製行動,然而收效不大,甚至出現了坑道被炸毀之後再次挖開的情況。”
“反複次數多了,政府高層也對此產生了不同的意見和看法,與軍方反複商討之後,決定以目前控製區內已經發現並掌握的地下管網為基礎,繼續朝著地下深層擴建,將其改擴為可供使用的緊急避難所。”
“災難爆發的時候,所有人最大的願望就是前往安全之地,無論如何也要活下去。與當地龐大的民眾數量比較起來,負責守衛緹科瓦避難所的那點兒士兵根本不值一提。逃難民眾衝破了警戒線,平時用於維持秩序的煙霧彈和催淚瓦斯根本無法起到應有的效果。在強烈的求生欲麵前,所謂民族與宗教的界限連個屁都算不上。”
“重歸地表的幸存者們開始商討應該如何重建家園。但在這之前,更重要的是與外界進行聯絡,查找更多的幸存者。”
“活下來的人比想象中更多。得益於液體栽培技術在戰爭降臨前那段時間的突破性進展,數量龐大的幸存者群體也依靠避難所得到了穩定的食物供應源。”
“當時的世界整體環境被破壞殆盡,天空中布滿黑沉沉的輻射雲,月球碎片撞擊地麵產生的濃密塵雲遮天蔽日,幾乎所有的動植物都滅亡了。”
“打開避難所大門的幸存者無法麵對這般恐怖的世界。他們再次返回地下。隨著人類數量大幅度銳減,小型液體栽培係統和地下水淨化資源足以維持正常消耗。他們在地下挖掘出更加寬廣的空間,重建家園。”
說話時間太久,維多利亞顯然有些渴。她端起已經喝空的咖啡杯,微笑著對淩子涵做個了邀請的手勢:“來一杯嗎”
“謝謝!”淩子涵擺了擺手,然後指了一下已經空掉大部分的果盤:“可以的話,再來點兒葡萄。”
維多利亞膚色過於白膩的臉上顯出恭維的笑意:“好的,請稍等。”
她喲個通話器對外麵的侍者發出指令,隨後從沙發上站起,款款走到咖啡機前,再次斟上一杯味道香濃且價格昂貴的熱咖啡。
淩子涵也得到了想要的滿滿一大盆新鮮葡萄。
“關於地下世界產生的必然性,首先要提到舊時代遺留下來的人類種族問題。”維多利亞的聲音再次回蕩在房間裏:“隨著整體局勢趨於穩定,食物供應量充足,因為災難產生的互相幫助意識也逐漸淡化。天主的信徒拒絕與佛教徒住在一起,房間裏布滿星月標誌的人們自發形成固定活動區域。就連那些肮髒的黑鬼,也因為來自不同的部落,各自供奉信仰的邪神,拒絕承認對方的存在,進而展開了新一輪的爭鬥。”
“他們在地下避難所立大打出手。無論維持秩序的警察怎樣勸說都沒有用。”
“火流星爆發後的第三年,也就是所謂新地球曆第二年,位於韓國北部的“村桑阿達”避難所出現了可怕的大屠殺。”
“起因是兩個不同派別的天主信徒因為祈禱習慣和內容產生矛盾,進而在避難所裏引發了激烈衝突。按照舊時代和平時期的觀點,其實這兩個所謂“天主新教”根本不被梵蒂岡承認,也都被主流教派視作邪教。然而信徒根本不管這些,在他們看來信仰的神靈能給自己帶來庇佑,同時也必須服從神靈的號召,殺光所有該死的異教徒。”
“他們持有的福音書非常可怕,內容更是讓人看了就覺得頭皮發麻。”
“你可以如宰殺牛羊那樣殺死異教徒,掠奪他們的財產,占有他們的妻女,這是神靈賦予你的權利。”
“在宗教執掌者充滿蠱惑性的話語鼓動下,信徒們抬著各自信仰的神像,朝著異教徒發起進攻。”
“他們使用收集到的各種武器,包括反步兵手雷和重機槍,乃至從地表舊戰場收集廢舊零件拚湊而成的大口徑直瞄火炮。狹窄的空間加速了人員死亡,戰鬥過後的避難所裏到處都是鮮血和屍體,存活下來的一方擁有絕對掌控權,也變得更加肆意妄為。”
“盡管他們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狂妄執念,卻隻能像故事裏困守在井底的青蛙哪兒也去不了。地表的輻射含量雖已經大幅度降低,但就整體環境而言,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也看不到太陽。”
“類似的情況世界各地都有發生,很多人無法適應困居地下的環境,因為各種緣由被迫離開避難所。白人、黃種人、黑鬼……他們離開的時候做足了準備,攜帶大量食物,按照電腦資料前往舊時代標注的地表河流區域。”
“他們的想法樸素又執著,認為地表輻射濃度早已降低至人類可以承受的程度,那麽就算沒有太陽,也可以在廣闊的外部空間重建家園。”
“電腦資料顯示,從新地球曆第三年二月,也就是避難所暴亂紛爭開始之後的第四個月,至新地球曆第十三年二月,期間整整十年時間,離開避難所前往地表的總人口數量超過五億。”
“舊時代的國家體係雖在戰爭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在某些特定區域內仍然保有相當程度的完整率。目前大陸東部各城市之間的維係狀況就是最好的例子。以青龍軍團為紐帶,基本上可以做到同進退。”
“可即便是這樣,在混亂無序的社會狀態下,離開避難所的那些人的確可以自由行動,沒人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幹涉。”
“無人機技術在新地球曆啟用之後得到了廣泛使用。各個避難所都在製造,並以無人機與鄰接的其它避難所進行聯絡。新的區域網絡也由此產生,進而增擴起影響和麵積。”
淩子涵對此多少知道一些,他頗感興趣地問:“你的意思是,避難所派出無人機在地表架設通訊器材,建設信號發射站”
維多利亞點了點頭:“準確地說,應該是無人機與機器人共同完成。人類的聰明才智的確值得讚歎,尤其是戰爭和生存困境真正成為了激發科技以前所未有速度進步的最大源點。很多在曆史上被認為極難,甚至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都在那一時期出現了跨越式進展。”
淩子涵下意識伸出自己的右手,活動了一下覆蓋著仿生皮膚的金屬結構手指:“半生物半機械改造技術就是從那個時候出現的嗎”
“關於這件事,我之後會提到。現在還是讓我們把話題回到離開避難所的那些人身上。”
維多利亞收起臉上的笑意,表情忽然變得有些沉重:“其實避難所掌控者一直關注著這些人的狀況,無人機與小型機器人也暗中尾隨他們進行監控。但這種監控無法做到絕對程度上的無聲無息,多多少少會被對方發現。”
“大量無人機和機器人被他們擊毀,為了避開監視,這些離開避難所的團隊進入地形更加複雜的區域。在他們看來,所謂的自由重要性遠遠超過食物和水。他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極端,不再相信科技產物,進而對所有機械類物件都產生了抗拒心理,甚至厭憎。”
“後續階段解密的資料顯示,自由者團隊……這是各地避難所首領在新地球曆第五年共同給他們賦予的名稱。他們主動離開地下的集體行為,其實是一個從初創意識過程中不斷被完善,進而擴大的龐大計劃。”
“最初的醫生聯合協會源於撒克遜帝國。它的前身是《柳葉刀》雜誌編輯部列出的一份“全球最具實力的醫生名單”。按照電腦記載,巔峰時期,這份名單上羅列的人名多達六百八十八個,世界各地都有,包括各種不同的民族和宗教信仰者。到了新地球曆使用期,名單上的存活人員隻剩下一百零七個。因為環境和現實的緣故,他們紛紛成為各個避難所的首領級掌控者。”
“醫生聯合協會再次形成新的體製具體時間已經不可考。嗬嗬,按照我的理解,真正的原因應該是這段時期的相關記載被人為抹掉了。因為這涉及到世界規則形成的諸多言論、爭鬥,甚至是殺戮。在協會掌控者與各地避難所掌權者看來,無論反抗者以任何形式死亡,都是有利於統治的最佳幫助。”
“這恰恰印證了威震天的那句名言:和平的前提是暴政。”
“對自由者團隊的監控,這是醫生聯合協會為數不多的重要計劃之一。這起初源於北美洲克萊德避難所康奈爾醫生的提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