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卦龍頭一捆竹求追讀

字數:4457   加入書籤

A+A-


    西施壺已經做好,秦洛在琢磨著自己的第二把紫砂
    對於普通的壺型,秦洛暫時沒什麽想
    要先挑戰高難
    並非是好高騖
    隻是,多做多
    實力擺在這
    普通壺型,隨手便成,幾乎沒有任何難
    論壇裏,已經開辟了紫砂版塊,一個熱帖也赫然冒出
    《給大家品鑒一下我祖傳的這把供春壺——一壺傳三代,人走壺還在》
    這條帖子……
    發帖的人,就叫白果之王,和直播間裏那個昵稱一樣,那位姓張的先
    直播間評論區沒法發
    不過,在論壇裏,卻是可以長篇大
    秦洛也看到他的ip顯示地,香
    再看看他這把壺……
    確實是正宗的供春壺,而且品相奇古,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珍
    帖子裏,他詳細講述了這把壺的來
    ——原來,是在1927年,他的爺爺,在姑蘇城的雜貨攤上,發現了這把壺,當時壺表麵滿是汙垢,無人問
    他爺爺拿起壺體仔細把玩,發現壺柄處有“供春”兩個字的篆體刻畫,心中不免一
    最早造供春壺,並沒有在壺底刻年號或印章的習慣,一般隻是用尖竹片,刻在壺
    直到時大彬之後,才會在壺底刻年號或者印
    所以他爺爺當時便判斷,這是把古壺,至少是時大彬那個年代
    於是……多方考證,追溯根
    經考證,這把壺,涉及到諸多曆史名人,最近是從紹興傅家流出,而傅家這把壺,則是原被西蠡黃家所藏,黃家證實,在黃家之前,這把壺曾由沈鈞儒收藏,沈之前,則是蘇州吳大徵zhi
    傅家和黃家,都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書香門
    吳大徵,是晚清著名的金石考古學家,著作繁
    至於沈鈞儒,那就更了不得,民國名士,民盟創始人,建國後第一任最高法院
    一把壺,輾轉上百年,過手數十人……
    最終被他爺爺所
    他爺爺去往香江,一直到現在,傳承在他家裏,都有近百年
    從1927,到202
    這個故事裏講的,還是挺傳奇的,幾乎第一時間,就在論壇裏火了起
    在後麵的跟帖裏……
    “白果之王”還發了不少圖片,都是他家裏珍藏的紫砂壺,幾乎整整三個架
    搞的跟個小型紫砂博物館一
    極其的凡爾
    秦洛看著這些,也不由嘖嘖讚
    給他發消息問道“張哥家裏可有八卦龍頭一捆竹?”
    這是行業”黑”
    所謂的八卦龍頭一捆竹,也是一種壺型,就叫這個名字,讓人印象極其深
    珍貴程度,僅次於供春
    他很快回複“向往已久,可惜沒有緣洛哥會做?”
    秦洛回道“我想試”
    他“如果成功,當浮一大白,於一器之中,盛載天地乾坤……”
    秦洛笑了笑,這位是懂壺
    也知道八卦龍頭一捆竹的來
    ……
    今天直播的時
    秦洛便在直播間講了起
    “今天做個稀有壺型,八卦龍頭一捆竹,這壺,是清代紫砂名家邵大亨首創,器型驚世駭俗,被人譽為,清嘉慶道光一百五十年後,無有超越他之上……”
    邵大亨,也是自己在係統空間中的老
    當然,這樣的評價,他是肯定不知道
    這評價,是當代紫砂大師,顧景舟做出的,就是那個已經成功仿製出供春壺,堪稱一派紫砂宗師的顧景
    此時,直播間裏,聽到秦洛這麽說,大家的興趣,便是很快提起來
    一個嘉年華猛地冒
    秦洛看了一眼,赫然正是“白果之王”打賞
    顯然,他對於自己要做這把壺,抱有很高的期
    秦洛喝了口水,繼續說道:“八卦龍頭一捆竹是種什麽壺型呢?給大家大概介紹一下啊,以紫砂泥,做成64根略長竹段,作為壺身,以合周易64卦之數,再以32根很短的竹段,分成四組,每組八根,作為壺”
    “這既是技法上的巔峰之作,同時,也是紫砂壺的一派新高,它甚至可以稱之為……禮”
    “大家或許都知道,清朝的宮廷,很少有禦製紫砂壺的記載,這是因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都癡迷於釉色華貴的瓷器,琺琅器,追求極致的色彩豔麗,對於紫砂壺的本色,並不太喜”
    “但,八卦龍頭一捆竹,是其中唯一特殊的紫砂壺,皇家禦”
    “道光六年,道光帝平定了國內叛亂,這是他本人的一大功績,因為誌得意滿,下令全國,置辦相關禮器作為紀這是一場全國手工藝人的大比拚,各地呈上來的數百種禮器中,皇帝都不滿意,唯有八卦龍頭一捆竹,徹底打動了道光皇”
    “這把壺,寓意極其大氣磅礴,將易經之中64個卦象,全部收入一把壺中,天下乾坤一壺掌握,真正做到了,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
    秦洛將這些原原本本的講完之後,直播間的氣氛,已經徹底嗨起來
    這東西……
    雖然“名次排序”上不如供春壺,但來頭卻大的嚇人!
    禮器!
    國之大事,唯祀與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能被稱之為禮器的,一定是手藝上的巔
    秦洛已經開始製
    這把壺,說實話,還是挺難
    不僅寓意高遠,造型也是需要格外精湛的技
    在揉泥階段,就需要很多匠
    因為那獨特的器型,並非是拚接上去的,而是整個一體成
    可以想象成……
    一把有著上百個“零件”的紫砂壺,成壺之後,每個“零件”都要顯露在外,讓人看的清清楚楚,“長竹”“短竹”涇渭分
    但,在泥胚階段,成壺之前,零件卻不能單獨做,而是要放在全壺的狹小空間,做到一體成
    這難度,可想而
    人的巧手,要做到堪比,甚至超過3d打
    如果說供春壺是寫意的巔峰,像是冰裂紋那樣,出窯前匠人都無法控製……
    那八卦龍頭一捆竹,就是“工巧”的極
    大工!
    大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