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朝堂議事

字數:4039   加入書籤

A+A-




    重生之續道長生!
    在極其遙遠之地。
    從天空瞰俯而下,一座座宏偉建築,交錯相連,錯落有致。紅牆瓦院裏,綠林假山,曲觴流水,布置十分精致雅麗。
    而眾多宏偉的建築群裏,有一座略高的大殿,金碧輝煌,這座殿被人們稱為金鑾殿。
    金鑾殿內一群錦衣華服,戴著烏紗帽的眾多官員手持笏板,站立兩邊。
    殿內一個座椅高高在上,階梯延綿而下,顯得高貴莊嚴,椅子上雕刻金龍,栩栩如生,龍眼怒睜,俯視著人間。
    很快一個老人,須發皆白,眉眼半開,看起來卻是十分威嚴與莊重,身上黃袍加身,紋繡五爪金龍,細數一下,恰好九條,正是人間九五至尊的老皇帝。
    也是那個想要將武道豐碑占為己有,不得,又想將它炸毀的老皇帝。
    老皇帝姓夏名仲康,如今已是五十多歲的知命老人了,雖然五十歲並不算太老,可他是皇帝,日日夜夜的操勞讓他看起來比六十多歲的老人都要顯老。
    而他也感覺到自己壽命不多了,所以他派了很多人去人間尋找仙人,他清晰的記得當日天門顯現人間,那一晚他輾轉難眠,無他,他想要尋找到仙人,求仙人賜下仙丹,延續壽命。
    這些人派出去有些時間了,想來差不多該回來了吧。
    這一天他心情格外舒朗,所以相比於平日,他早來了半個時辰,即使如此殿裏的大臣們也早早在這裏等著了。
    這讓他更加開心,自從在父皇手裏接過江山,他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生怕江山在自己手裏斷了。
    不過看到這些兢兢業業的臣子,他會心一笑,為這江山所竭力奉獻的不止他一人,還有這大殿裏的群臣。
    他治理江山幾十載,不說有多大的貢獻,可也沒有太大的紕漏,百姓安居樂業,居有定所,食有裹腹。
    他不求在曆史長河裏留下濃墨重彩,他隻想要圖個安穩,國泰民安,這比什麽都重要。
    再說他守成有餘,但是進取不足,這個弊病他一直都很清楚,但是他沒有去改變。
    作為皇帝,他有必要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了如指掌,所以他揚長避短,既然不能進取,那就守好老祖宗留下的江山好了。
    他深知這一點,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這一點,後世沒有人可以批判他,因為他隻是中規中矩的皇帝。
    不過老皇帝膝下之子,沒有一個能擔得起這個江山的,也正是如此他才想要通過仙人延續壽命,他想要再守幾年,或許能夠出一個有能力有膽量的皇子呢?
    再等等,他心裏安慰自己,再守幾年,或許能守出一個明君呢?這個蒼老的皇帝心心念念這付出了一生心血的江山,遲遲不肯撒手。
    老皇帝邁著步子,太子在一旁攙扶。
    唉,老皇帝看了一眼太子,心有戚戚,太子孝順是孝順,可是卻不是當皇帝的料,心機城府樣樣沒有,關鍵是目光還短淺。
    早些年他就嚐試讓太子理朝,不曾想將整個朝堂弄得烏煙瘴氣,無奈之下他隻好讓太子旁聽朝政,相信耳濡目染之下,會有所長進,到時候萬一自己哪天撒手人寰,也不會比如今這處境更差了。
    老皇帝坐在龍椅上,他老了,想將背靠在龍椅上,這樣更舒坦,想來群臣也不會有意見。
    可他沒有這樣做,皇家的威嚴與顏麵不允許他這樣做。
    老皇帝坐在龍椅上,一旁的太監捏著一個聲音“上朝!”
    在這有些嘈雜的大殿裏,這道聲音尤其響亮。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們高呼,老皇帝聽後感覺這道聲音尤其刺耳,萬歲?誰都知道老皇帝活到花甲之年都是個問題,與萬歲差了不知多少。
    “眾愛卿平身!”
    老皇帝將一隻手抵在大腿上,另一隻手微微抬起在半空,動作神態十分優雅和自然。
    這是刻在了骨子裏的禮儀教養。
    “眾愛卿可有朝事參奏?”
    老皇帝聲音落下,大殿瞬間寂靜,誰都知道,現在老皇帝在求仙問道,哪有時間理會自己這些臣子。
    有些事情寫在奏折上就可以了,沒必要拿到這個大殿裏爭論不休,耗費皇帝時間,憑白惱了皇帝。
    這些人沉浮官場幾十年,早就活成了人精,察言觀色不過家常便飯。
    “沒有事嗎?那就退朝了!”
    老皇帝露出一絲輕鬆的笑容。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拿著稱佛的太監捏著聲音,說得急切,眼神往大殿的某個角落打量,似乎害怕某個不知進退的臣子打斷他說話。
    可還是遲了,退朝兩字未出,就被人打斷。
    “且慢,陛下,臣有事啟奏。”
    寂靜的大殿裏一個酒糟鼻的小官,從隊伍末尾站出身來,正是清河縣裏縣令,曹本末,他此刻已經調到了京城為官。
    “哦,曹愛卿,你有何要事?”
    老皇帝顯然記得這個曾經解過朝廷燃眉之急的六品小官,不,現在應該是正五品官員了。
    前些日子他大喜之下,破格提拔了他。那個分化武夫的計策實在是妙,並沒有多高明,可是也需要對人心洞若觀火才能提出這樣的計策。
    不過他雖看重他的才能,不過此刻心裏卻有些煩悶,他要說什麽他很清楚,這些天都快聽膩了。
    而前麵一個長髯老者悄悄轉過身來,對著這個酒糟鼻的官員打了一個眼色,他太清楚對方要說什麽了,所以他打了一個眼色,打算製止對方。
    這個長髯老者站得極前,官品不低,是個從一品的大官,也是曹本末的恩師儒子墨。
    當年因為夜幽林鬧鬼之事,折損了朝堂裏某一位大官的子嗣,所以被那人參告,一個知縣,手底下發生上百條的命案,皇帝聽後龍顏大怒,原本是打算辭去曹本末的官職的,也正是因為這位老人的苦苦勸諫才熄了皇帝怒火。
    可是即使如此,也是讓這個滿腹文韜武略的大才書生,在一個偏遠小城苦苦熬磨,斷絕了大好仕途。
    可是鬼禍又豈是他所能控製的,儒子墨即使深深明白這個道理,也無能為力,能保下官職已經讓他竭盡所能了。
    為了保下這個他喜愛的弟子,他調動了整個朝堂所有人脈,他已經盡力了。
    原本以為這個弟子會被雪藏一輩子,可是忽然之間一道奏折送進京城,鬼禍被人平定了!
    他欣喜若狂,調動自己這些年來積攢的人脈,費勁千辛萬苦,總算把他調到了朝堂之上。
    而對方也確實能力出眾,膽量過人,入朝沒有多久就為朝廷解決了一件大事,這讓他倍感欣慰。
    可是現在對方竟然在這個時候又站出來,實在沒有眼力勁,他有些無奈,這個弟子還是缺乏了曆練啊。
    察言觀色,才是為官之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