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公主與郡主

字數:4212   加入書籤

A+A-




    胡彥講著講著,李長空也有些犯瞌睡了。
    著實不能怪他,因為他發現,胡彥講的東西,著實有些乏善可陳,讓他提不起興趣。
    其實也不能怪胡彥,畢竟這是給蔭生講課。
    麵對這樣的一群勳貴子弟,你講什麽?聖人文章?還是仁義禮智?
    莫要開玩笑了,本就沒人聽,若是再講些晦澀難懂的文章,怕是這群蔭生能直接摔門而去。
    那不講聖人文章,能講些啥?
    自然便是戰爭!
    作為勳貴子弟,若是國家出了事,與人打仗,大抵是要上戰場與人搏命的。
    對於戰爭,想來是感興趣的。
    但…新的問題出現了。
    他不會講啊!
    他胡彥不過是一介儒生,皓首窮經了大半輩子,若是讓他講什麽聖人文章,仁義禮智信,自然是能侃侃而談,滔滔不絕。
    但…講戰爭,講兵法,講韜略,便著實有些乏善可陳了。
    他一個連邊疆都從未去過的儒生,如何講得好兵法韜略?
    所以這兵法韜略自然也是不能講的,那講什麽?
    一個答案呼之欲出!
    邊塞詩!
    戰爭他是不會講,也不曾見過。
    但寫詩他會啊!就算不會邊塞詩也不打緊,講別人的還不行嗎?
    所以胡彥便講了起來,大談特談邊塞詩。
    用平日裏講聖人文章的那一套,套到邊塞詩上。
    侃侃而談邊疆戰士如何英勇,敵寇如何不堪一擊,我大乾實乃聖朝,終有一日,要以王者之師,打得四方臣服。
    然而在李長空看來,這些不過都是空想。
    不曾見過真正的戰爭,又如何能體會得了邊塞詩的真意?
    戰爭不僅是戰士們的英勇奮戰,更是對人民百姓的折磨。
    不僅是屢戰屢勝,勢不可擋。更有可能失敗,陣亡,流血,犧牲。
    這般索然無味,李長空自是不想聽了,索性也俯首於案牘之間,埋頭大睡起來。
    課堂內,學生呼呼大睡,講師同樣索然無味。
    若是不互相追究,雙方倒也算和諧。
    隻是,殊不知,此時此刻,國子監祭酒李善長正領著兩位妙齡女子,向此處走來。
    其中一名女子,約莫十六七歲,亭亭玉立,一身紫色衣裙,處處透著活潑,眼眸中藏著狡黠,卻又透著幾分對外界的警醒和機敏,就好似一隻好動的兔子。
    另一位女子風格則迥然不同,一身鵝黃色衣裙,行為舉止之間,儀態步履之間,盡顯落落大方,天潢貴胄之氣。
    見了便給人一種威嚴十足,納頭便拜之感。
    這樣的氣質,不是長時間身居高位,怕是萬萬培養不出來的。
    相比於兩名女子,身為國子監祭酒的李善長就要拘謹得多。
    神色間對二人滿是恭敬,倒是失了幾分讀書人的灑脫。
    “李祭酒,總體看下來,國子監的監生大抵是不錯的,用功得緊。”鵝黃色衣裙的女子如是點評道。
    “是啊是啊,方才我們走過那麽多的教舍,其中學子無一不在念誦聖人文章,詩書典故,實在是難得。”紫色衣裙女子同樣稱讚著,言語間似是對這些用功讀書的監生們很是敬佩。
    “兩位殿下說的是,鄉試秋闈已然不遠,自是要努力些的。”
    “嗯,我記得前方便是蔭生所在之教舍,不妨前去看看?”
    “啊……蔭生教舍,可以的,自然是可以的。”
    李善長額頭略微有些沁汗,心中打鼓。
    這監生們是一群什麽樣的人,別人不清楚,他這個國子監祭酒還能不清楚嗎?
    能有一個在好生上課就不錯了。
    可現在兩位殿下卻硬是要去看,他又能說些什麽呢?
    隻能寄希望於這些蔭生莫要太過離譜,讓國子監在兩位殿下麵前失了臉麵,跌了印象。
    不多時,三人便已經來到蔭生教舍旁,透過窗戶,將其中講師與學生互不侵犯,怡然自得的景象看的一清二楚。
    鵝黃衣裙女子臉色當即便拉了下來,紫色衣裙女子則是小嘴微張,眼眸中流露出詫異之色。
    別的監生大多都在努力念書,以準備秋闈。
    怎麽到了蔭生們這裏,便悶頭大睡起來,講師也不管的嗎?
    見狀,李善長已是冷汗淋漓,急忙咳嗽兩聲。
    聲音之大,叫胡彥立刻便發現了。
    一陣手忙腳亂過後,便陡然提高音量,講了起來。
    正在睡覺的學生們聞言,紛紛醒轉,聽見胡彥如此之大的講課聲,紛紛皺起眉頭來。
    然而等他們回頭一看,便驚出一身冷汗,坐在座位上恭恭敬敬地聽起講來,不敢再有絲毫造次。
    他們是不怕李善長的,一個讀書人罷了,就算在乾都文壇素有名聲,那又如何?
    與他們這群監生何幹?
    他們怕的,是李善長身旁的兩位女子。
    紫色衣裙那位,看模樣隻有十六七歲,卻能自由出入國子監,且由國子監祭酒隨行,身份必然尊貴。
    要知道,就算是張邯這位國公之子,都沒這個待遇!
    那紫衣女子必然是更高級別的勳貴之女。
    郡主之尊,王侯之女!
    而現如今還在乾都的郡主,便隻有中山王之女——昭陽郡主!
    她身旁那位身穿鵝黃色衣裙的女子,大部分勳貴子弟都不認識,唯獨張邯,跟隨父親張勳進宮麵聖時曾有幸瞥過一眼。
    正是太子殿下一母同胞的親姐姐,深受陛下和皇後娘娘喜愛的懷慶公主!
    在這兩位麵前,他這個國公之子,著實有些不夠看。
    不過好在,自己一向聽得認真,倒也不必驚慌什麽。
    就這樣,在懷慶公主和昭陽郡主以及李善長的注視下,蔭生們一個個昂首挺胸,認真聽講起來。
    除了角落中依舊在熟睡的李長空!
    甄健拚了命地想提醒自家少爺,奈何李長空睡得太沉,竟無一絲一毫的察覺。
    於是乎,處於偏僻座位的李長空,此時此刻反而成了全場的焦點。
    李善長見狀,神色愈發難看起來,給胡彥使了個眼色。
    胡彥立刻會意,道:“此詩何解?那位學生且來回答一二。”
    說罷,便指向了李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