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上達天聽

字數:4349   加入書籤

A+A-




                      聽張勳這麽說,文武百官一時間不由得有些驚住了。
    提頭來見這種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對於武將和勳貴而言,這大多數時候就意味著軍令狀。
    所以,張勳既然敢這麽說,就說明當真是招了五萬人!
    “招人的是何人?”馬如龍問道。
    “武陵侯,李逐峰。”張勳把臉一擺,沒好氣地道。
    “李逐峰竟有這樣的本事?”馬如龍依舊詫異。
    李逐峰他知道啊,二十年前炙手可熱的武將人選。
    但自從二十年前在北疆戰敗之後,在朝堂上基本上就銷聲匿跡了,基本聽不見他的聲音。
    若是二十年前,張勳說李逐峰有這樣的本事,他說不定還會信上幾分。
    可現在,怕是乾都城中絕大多數百姓都不知道有這麽一號人,憑什麽跟著他去海上賣命?
    “有沒有這樣的本事,事實擺在這裏,大家應該看得很清楚了。”張勳依舊沒什麽好臉色。
    “朕也好奇,這五萬人是如何招來的,張卿家可否解惑?”龍椅之上,景行帝發話了。
    這下子,張勳沒轍了,隻能如實道來“回稟陛下,李逐峰找到了可長期儲存,不會腐爛的食物。據說,用這種食物搭配主糧充饑,可防治海上疫病。”
    此言一出,景行帝和文武百官瞬間就明白了。
    這出海作戰,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疫病和食物問題。
    所以,如果這兩個問題都能解決。
    再加上海軍的軍餉普遍是比陸軍高上許多的,所以能招募到五萬士卒,還真不足為奇。
    但關鍵是,這種食物真的存在嗎?
    除了主糧以外,食物會腐爛是在場官員的基本認知,可現在,這種認知卻被顛覆了。
    “張勳,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嗎?”馬如龍道。
    “自然知道,不是完全不會腐爛,而是儲存時間長達數月乃至半年之久。”
    這麽一說,眾人好接受了許多,但眼眸深處,依舊藏著難以掩飾的驚異。
    “這種食物,名喚何物?”景行帝開口了,眼眸中閃著光。
    身為帝王,景行帝看得比眾官員更廣,更遠!
    如果張勳說的是真的,這種食物將創造難以想象的價值。
    別的不說,他們的海軍戰鬥力至少將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躍居四方諸國之首!
    這能給大乾在當前局勢下,帶來無窮的變化!
    “一種名為方便麵,乃是將麵條經過蒸煮油炸等複雜工藝製成的麵餅,儲存在布包之中。需要食用時,剪開布包,將麵餅放入沸水即可。”
    “若是想要味道稍微好些,則可再加入些許調味品。”
    “另一種名為罐頭,由鐵質容器盛放,其中多是被醃製過的雞鴨魚肉,味道稍重,需輔以主食下咽。”
    “還有兩種?”景行帝再次驚了,這樣神奇的食物,能造出來一種便是得天之幸,沒承想,竟還有兩種。
    “產量如何?”馬如龍問道,此時此刻,在意識到這件事情很可能是真的之後,他也徹底激動起來。
    “不知,我對這兩種食物也是一知半解。”
    馬如龍聞言,眉頭微皺,可依舊沒有放棄,轉身對著景行帝說道“陛下,我認為應當全力生產這兩種食物,以充作海軍軍糧!”
    “擁有便攜而不會腐爛的食物,將會使我大乾海軍的戰力,上升至少一個檔次。”
    這話張勳倒是沒有再反對,畢竟戰士們打仗,那是力氣活兒,賣命活兒。不吃飯,不吃好,還有疫病纏身,哪來的力氣?
    所以將方便麵和罐頭充作海軍軍糧,他也是讚成的。
    景行帝點了點頭,說實話,他也是這麽想的。
    “說說吧,如何做出來的?”景行帝問道。
    “據說是李逐峰之子,潛龍營虎賁校尉李長空做出來的。”
    “據說這裏頭還加了什麽柑橘碾磨而成的粉末,是防治疫病的關鍵!”
    “他是這麽說的。”
    景行帝一聽,頓時想了起來,前幾天太子好像也跟他提過這件事。
    但自己當時,似乎完全沒有當回事兒,畢竟這種事情聽起來太過天方夜譚。
    畢竟這世上除了主食之外,哪裏還有不會壞的食物。
    而事實證明,在海上隻吃主食,是防止不了疫病的。
    但現在看來,張勳都站出來背書了,應當不是作假。
    “此事事關重大,馬卿家,由你親自去武陵侯府走一趟,和李長空主要核實一下,是否吃了這兩種食物真的能防止疫病,然後產量如何。”
    “若是這些都沒有問題,那就將這兩種食物和主糧一起,推成軍糧,需要你們兵部盡快擬個章程出來。”
    馬如龍聞言,也知道這是要緊事,當即點頭,道“臣抓緊去辦。”
    ……
    陽城侯府。
    這幾天以來,朱溫過得很不得勁,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
    腦子裏全是那十萬兩銀子!
    十萬兩啊!那是足足十萬兩白銀!
    當初武陵侯府連五萬兩都拿不出來,還是找錢肆借了兩萬兩才湊齊的。
    陽城侯府能拿出十萬兩,已經是侯爵中的佼佼者了。
    但,說句老實話,已經是極限了。
    拿出這十萬兩後,侯府就隻剩一個空殼子了。
    全府上下,就連日子都過得很拮據。
    當真是造孽啊,堂堂侯爺,過的還沒有鄉下地主舒服。
    雖然朱犇一再跟他保證,李長空一定會賺到銀子,到時候隻靠分紅,說不定就能翻倍,那就是二十萬兩銀子。
    但思來想去,朱溫卻是越想越覺得不靠譜。
    關鍵要是李長空繼續搗鼓他那什麽紅木生意也就罷了,他還能相信幾分,畢竟是有前車之鑒的。
    可關鍵,這廝非要搗鼓什麽速食產品,還號稱不會壞,能防海上疫病。
    這話一聽,朱溫心裏就沒底氣。
    這可是數百年來,大乾先輩都沒有做成的事兒。
    李長空一介黃口小兒,如何敢誇口的呀。
    萬一要是陪了,這全府的家當,就全都打水漂了!
    到時候,全府上下,喝西北風去嗎?
    朱溫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得把錢要回來!
    這生意風險係數太高了,他不敢冒這個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