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發酵

字數:4699   加入書籤

A+A-




    “放肆!這個李隆,當真是天大的膽子!”
    “那李長空,前些時日,還在詩會上公然詆毀恩師。”
    “這才多久,他便轉投其門下。”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陸俊達幾乎是咬牙切齒,眼眸噴火地說出了這番話。
    李長空是什麽人?
    仇人呐!他此生迄今為止,最大的仇人!
    像他這樣出身的人,在科舉之前,能接觸到懷慶公主舉辦詩會的次數少之又少。
    能在詩會上揚名的可能性更是基本不存在!
    前幾天那次機會,是他花了不知道多少銀子,上下打點,才贏來的機會。
    可卻被這李長空,攪得一團糟!
    自己不僅名沒有出成,反倒是惹了盧師傅的不快。
    所以,對於李長空,他自然是有天大的怨念的。
    而李隆這人,平日裏他雖說看不起,但好歹也算是師兄弟。
    現在,卻轉投了仇人門下!
    這是什麽?
    這是裸的背叛,這是裸的背刺啊!
    不叫這廝付出應有的代價,他寢食難安!
    眾多學生聞言,看向陸俊達,不由得有些麵麵相覷。
    這盧師傅都還沒說話,你就如此,是否有些,逾矩了?
    另外,李隆這人,也就陸俊達看不起。
    在盧恒的其餘學生中,其實人緣是不錯的。
    大部分人覺得,李隆都落得如此境地了,跟著盧恒,連個賣身葬父的銀子都沒有。
    既然如此,轉投他人門下,好像也不是不行。
    當然,當著盧恒的麵,是無人敢說這樣的話的。
    隻是大夥兒心裏怎麽想,就不得而知了。
    相比於陸俊達的暴跳如雷,氣急敗壞。
    盧恒卻是出奇地平靜,甚至還有閑暇心思端起茶杯,小抿一口。
    這是好事兒啊!
    詩會上的事情,對他的名聲是不小的打擊。
    而在仕林中,名望不能代表一切,但沒有名望,卻是萬萬不行的。
    所以,他得把從李長空身上丟了的名望,重新撿回來!
    但如何撿回來,就又是一門學問了。
    這些天來,他殫精竭慮,絞盡腦汁,卻愣是沒想到什麽好的解決方法。
    直到今天,他聽說了李隆之事。
    當真是瞌睡到了就有人送枕頭啊!
    李長空啊李長空,既然你自尋死路,便怪不得我了。
    “放肆!這個李隆,當真是好的膽子!”等陸俊達說的差不多之後,盧恒才站起身來,做深惡痛絕、痛心疾首狀!
    “為了鄉試,我特意將其叫到身邊,耳提麵命,悉心教導!”
    “為的是什麽?還不是希望他能高中,我又能落得什麽好處不成?”
    “不承想,這廝不作感恩也就罷了,竟還做出這等背信棄義,背棄師門的勾當來!”
    “當真是…當真是氣煞我也!”
    盧恒語氣越說越快,到最後,已經是進氣多,出氣少,上氣不接下氣。
    最終撲通一聲,竟是直挺挺地跌倒在地。
    得虧陸俊達眼疾手快,這才將其一把扶住!
    他哀嚎道:“李隆這個狼心狗肺的東西,竟把盧師傅氣成這等模樣,這可如何是好!”
    “快去叫大夫!快去叫大夫!”
    一眾學生見狀,也顧不得思慮李隆究竟是錯是對了。
    當盧恒倒下的那一刻,他就是有千般緣由,萬般道理,也是錯的。
    少不得一個欺師滅祖的名頭!
    一時間,眾人七手八腳地把盧恒給抬到了醫館進行醫治。
    ……
    盧恒自是沒什麽大礙的,但,李隆背棄師門,將盧恒活生生氣暈過去這件事,卻如同蝗蟲過境一般,隻三兩天的工夫,便奇跡般地傳遍了整個乾都城!
    一時間,乾都城的讀書人都炸鍋了。
    這讀書人,最講究的便是尊師重道四字!
    這道,講究的是儒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套。
    但尊師還要在重道之前,可見其份量!
    若是連老師都不敬重,那還哪裏來的禮義廉恥去讀那聖人文章?
    所以李隆做的這些事情,算是犯了全天下讀書人的忌諱。
    也就導致,一時之間,噴李隆,仿佛成了讀書人眼中的政治正確。
    畢竟,一個背棄師門,還把老師氣暈過去的人,你不噴他,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
    所以,噴李隆吧!
    想出名,就得噴李隆。
    噴得越狠,大家夥兒便越是覺得你品德高尚,出名也就越快!
    所以,短短數日的工夫,李隆便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豫州讀書人,被活生生噴成了陰溝裏的老鼠。
    即便是活著,也是浪費空氣。
    不過好在,經曆了父親去世一事後,李隆的心智不說堅不可摧,至少也沒那麽容易破防。
    況且在改換門庭之前,他就有了充足的心理準備,所以對這件事,他完全采取充耳不聞的態度。
    隻是每日清晨去西山的時候,需要戴上麵罩,否則路上容易被人揍。
    李隆都被噴得這麽慘了,那作為他的老師,李長空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
    隻不過,李長空是勳貴出身,武陵侯府世子。
    家裏頭家大業大,可不是尋常讀書人能惹得起的。
    當然,也有頭鐵的,直接在李長空去東宮當值的路上攔路,要用所謂的“仁義之心”感化李長空。
    對於這種情況,李長空就很樂意讓他知道,究竟是所謂的仁義之心管用,還是以德服人管用。
    而當那讀書人臉上青一塊紫一塊,步履蹣跚地回去的時候。
    李長空就知道,還得是以德服人。
    能動手的時候,就絕對不要動嘴,老祖宗教的,果然沒錯。
    ……
    東宮,一局間諜殺過後,張邯麵帶憂色,道:“老李,據說你最近收了個門生?”
    “是有這事兒,怎麽了?”
    “你那門生,怕是收得不怎麽安生。”張邯搖了搖頭,道:“盧恒這人,我聽家父提起過,有才而量小,好財而無道。”
    “簡而言之,就是個有才無德的小人!”
    “偏偏這樣的人,還身居高位。”
    “你現在把人家得罪死了,怕是難以對付。”
    “要不,俺們去打他一頓?”賈太歲憨聲道。
    張邯瞥了他一眼,有些無奈:“他怕是巴不得你去打他一頓,那豈不是坐實了老李仗勢欺人?”
    “現如今情況本就對老李不利,到時候,怕是全天下的讀書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給老李淹死。”
    “這文人,最厲害的,便是那一張追名逐利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