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封安北伯

字數:4490   加入書籤

A+A-




    之前擢升張邯、朱犇和賈太歲的時候,陛下可沒有這麽健談。
    而且聽這意思,是話裏話外,已經把李長空當作是未來的大乾柱石來培養了,否則也決然說不出這麽一番話。
    這份待遇,不論文武,放眼整個大乾年輕一代中,隻怕也是無人難出其右也!
    有了陛下的這份信任,李長空和太子殿下又關係莫逆,今後的成就,隻怕…不可限量!
    到了這個時候,隻怕任誰都要讚歎一句,李逐峰生了個好兒子!
    隻憑李長空一人,隻怕就能保住武陵侯府三代不衰!
    從今往後,還有何人膽敢小看李家?
    數個月前,李家還是落魄侯府,便是一些得勢的伯爵,都敢與之叫板。
    但是如今的李家,隻怕公爵府,也不敢過多得罪了。
    這些,大部分都是因為李長空啊!
    得子如此,父複何求?
    “好了,長空且過來些,上前聽封。”
    “諾!”
    李長空一邊回答,一邊往前挪了些。
    “既然你想為國盡力,施展一身才華,北上抗元!”
    “朕豈有不全之理?”
    “今特擢升爾為正五品,安北將軍!”
    “同時兼任羽林軍副統領,掌潛龍、驍風,破軍三大營,歸屬禦林軍總統領季淩管轄。”
    “還望你能盡心竭力,一展心中抱負,安定我朝北方疆域。”
    “若能破滅北元,更當為不世功勳也!”
    此言一出,在場的文武百官,皆盡傻眼。
    一時間,朝堂上下,竟是鴉雀無聲,說不出話來。
    然而,還沒等文武百官們從震驚中緩過神來,便見景行帝又開口說道:“另加封李長空為安北伯,不可世襲,以作嘉獎。”
    此言一出,又是一記大錘,狠狠砸在文武百官心頭。
    好家夥,隻聽說過厄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
    誰承想,這天大的好事,也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正五品安北將軍就算了,畢竟封五品官是大多數官員都能預料到的結果。
    以李長空這個年紀,能做到正五品,確實不易。
    但…未經戰時,這安北將軍是不掌兵權的!
    兵權統一由兵部調配!
    所以,沒有戰爭的時候,安北將軍其實是個虛職。
    可禦林軍副統領就不一樣了,雖說官職也就從五品,但禦林軍可是禁軍!
    是整個乾都城內,唯一不由兵部統籌調遣,而隻用遵守皇命的軍隊!
    而且陛下還特意撥給了李長空潛龍、驍風、破軍三營的指揮權,要知道這三個營,可是一個賽一個的精銳!
    也就是說,李長空經此一役,手底下已經掌握了數萬禁軍精銳!
    而且在禁軍當中,基本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隻用聽大統領季淩調度,但季淩是個武癡,平日裏隻顧著習武,和賈太歲差不太多,這樣的人,能對李長空有什麽約束?
    陛下這不就相當於把半個禁軍給出去了嗎?
    尋常官員倒還好,頂多感慨一下皇上對李長空的看重,但景王黨的人可就不這麽想了!
    要知道,李長空是太子殿下的人!
    這一點人盡皆知!
    陛下這麽做,不是活生生地打壓景王,給太子增加權勢嗎?
    半個禁軍在手,這下子太子就相當於大權在握,就算景王賢名遠揚,且朝中黨羽遍布,又能如何?
    要是真出了什麽事,朝中這些個黨羽加起來,還不夠一個潛龍營打的,更何況還有驍風、破軍兩營。
    更有甚者,猜測景行帝就是故意的!
    李長空此次功勳雖然高,但也不至於如此冊封。
    陛下就是為了平衡太子和景王之間的權勢,再加上覺得李長空確有才華,能當大任,這才接連破格提拔。
    畢竟,這將近兩個月的時光裏,太子在朝中處處碰壁,幾乎沒有培植多少自己的黨羽。
    這要是等景王禁足結束,同樣沒得鬥。
    所以陛下就親自下場,給太子增加籌碼。
    看來…陛下打心眼裏還是親近這個嫡子。
    不少景王黨的官員,在心中替景王默默歎息一聲,同時為自己的前途,感到些許憂慮。
    武將勳貴們和他們的想法又有不同,武將都比較純粹,沒想那麽多,隻注意到一件事:陛下封李長空為安北伯!
    這可是一眾勳貴子弟中,頭一個被封爵的人!
    而且爵位還不低,乃是伯爵級!
    雖說噱頭居多,這個伯爵爵位不能世襲罔替,更是連封地都沒有,頂多就是有個象征意義。
    可即便如此,那也是伯爵啊!
    有些人忙碌一生,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到頭來也就封了個伯爵!
    就比如當年和李家有過嫌隙的都城伯,他的伯爵之位,可以說的上是伯爵中的頂配了。
    不僅能世襲罔替,而且封地足夠好!
    便是一般的侯爵,也比不上。
    可,再怎麽厲害,也是伯爵!和李長空一個檔次!
    他什麽年紀?李長空又是什麽年紀?
    再者說了,都城伯這輩子基本上已經定了型,今後能上戰場上,再立功勳的機會很少。
    而李長空,別的不說,太子登基之後,少不了要用他。
    而且賈太歲、張邯、朱犇這些勳貴子弟中的青年才俊,皆是對其馬首是瞻。
    今後能立功的機會,可謂數不勝數。
    再者說了,退一萬步講,就算李長空以後蹉跎了大半輩子,真沒立什麽功。
    他也有個武陵侯的爵位可以繼承!
    畢竟李逐峰的爵位,可是正兒八經,貨真價實的世襲罔替。
    可李長空已經是安北伯了,如何能再加一個武陵侯的爵位?
    所以朝廷到時候肯定是要收回來其中一個,那肯定不是白收,是有補償的!
    正常來說,最為常見的補償,就是提升爵位檔次!
    侯爵肯定是提升不到公爵,但封地麵積能加大啊!
    侯爵之中也分檔次,封地越大,檔次越高!
    李長空到時候若是用安北伯爵之位換來一片新的封地,其在侯爵之中,隻怕已經是獨一檔的了。
    真要論地位,在所有大乾勳貴之中,應當是隻在中山王和張勳這些個國公之下的。
    而且這些還是建立在李長空以後不再立功,安北伯的檔次不再上升的基礎上,他就已經有這樣的成就了。
    簡直超過大部分勳貴一輩子的追求啊!
    這人今後的前途簡直…已經不能用一片光明來形容了,簡直就是登峰造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