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平亂

字數:4581   加入書籤

A+A-




    “鍾大人,飯可以亂吃,這話,可不能亂說。”陸征皮笑肉不笑道。
    “你口中的潛龍營百夫長欒經天,現在何處?”
    “已然畏罪自殺。”鍾獄坦坦蕩蕩道。
    “畏罪自殺?”陸征眉頭微皺,怒道:“那他的說法可有取證?”
    “沒有。”鍾獄依舊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
    “嗬嗬,沒有。那你是哪來的膽子,汙蔑一位朝廷命官,六部尚書!”陸征怒斥道。
    誰承想,鍾獄也絲毫不露怯,道:“陸大人一口一個誣陷,我是不知道,我怎麽誣陷你了?”
    “我隻知道,這嫌犯在我刑部出了狀況,招供了些許有用的信息,我將之提供給陛下而已。”
    “如此行徑,再正常不過,怎麽到你嘴裏,就成了誣陷?”
    “難不成陸大人真有什麽事?”
    鍾獄這一番話下來,陸征被氣得麵紅耳赤,卻又毫無辦法。
    鍾獄說得不錯,他總不能阻止對方向陛下匯報情況吧!
    隻好跪伏在地,向著景行帝道:“望陛下明察。”
    一旁的劉景也跟著跪下身來,道:“父皇,僅憑一個嫌犯死前的證詞就對一位六部尚書妄下定論,未免不妥。”
    劉裕聞言,同樣急忙跪下,道:“父皇,六部尚書位高權重,理應更加小心,任人唯清才是。”
    “兒臣覺得,至少在此事查明真相之前,陸大人不適合再擔任禮部尚書之職。”
    轟!
    此言一出,劉景徹底炸了,轉過頭狠狠瞪了劉裕一眼。
    被瞪了的劉裕也絲毫不慫,直接道:“皇弟瞪我作甚,難不成有不同的看法?”
    “若是有,不妨說出來,大家共同探討一二。”
    “兒臣隻是覺得,陸大人畢竟已在禮部做了多年,論經驗,論資曆,怕是都無可取代。”劉景道。
    “啟稟陛下,若有需要,臣可兼容禮部尚書之職。”鍾獄站出身來,沉聲道。
    陸征一聽,險些被氣昏過去。
    自己還沒怎麽著的,就想著兼任自己的職位了!
    “請陛下明察秋毫,臣對大乾,對朝廷之忠心,日月可昭!”陸征以頭搶地道。
    “夠了!”景行帝似是有了些不耐煩,小聲嗬斥道。
    群臣頓時噤聲,靜候其言。
    “太子所言不錯,六部尚書之職,位高權重,於朝廷而言,乃是數一數二的要職,容不得有絲毫的馬虎。”
    “不過陸卿家這些年確實不曾有過差錯,更是經驗豐富。”
    “如此好了,陸卿家你先配合刑部調查,若是一月之內查明真相,證明你是清白的,屆時再官複原職。”
    “在此期間,禮部尚書之職,就暫時由禮部尚書周卿家擔任。”
    聞言,周秉正從人群中走出,沉聲道:“諾。”
    劉景和陸征的臉色,卻是早已黑如鍋底。
    皇上這是鐵了心想捧太子,踩他劉景。
    否則,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何至於把堂堂六部尚書之一拉下馬來。
    說是配合調查,查明之後官複原職。
    但...刑部尚書是劉裕的人,誰知道要差多久?
    要是查上個一年半年呢?他這禮部尚書還做不做了?
    陛下是要剪除景王殿下的所有黨羽啊!
    陸征痛苦地閉上雙眼,跪伏在地,擠出一個字來:“諾。”
    他後悔了!
    當初為何要站隊景王。
    有時候選擇,當真是比政績還要重要。
    如果自己是太子的人,今日這等事,何至於落到如此下場?
    “嗯,有事啟奏,無事退朝。”景行帝臉色古井無波,擺了擺手,如是說道。
    片刻之後,見無人應答,此次朝會徹底結束。
    ……
    散朝之後,李長空和劉裕走在一起。
    “老李,父皇這次怎麽這麽好說話,簡直是有求必應啊!”
    “還能有什麽原因,自然是覺得虧欠了殿下的。”
    “再加上巫蠱之禍雖說沒有查出跟景王有關,但陛下想必是心知肚明。”
    “這一點,從今日朝會上便能看得出來,陛下在有意無意地針對劉景。”
    “鍾獄查出來的案子,本來無關緊要,對陸征的指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嫁禍。”
    “可即便如此,陛下也願意暫時停掉陸征的官職。”
    “其中緣由,可見一斑了。”
    劉裕點了點頭,問道:“那咱們下一步該怎麽做?”
    “自然是選人,然後搶在劉景前頭,把夷州叛亂順順利利地給平了。”
    “至此之後,劉景將再無和殿下抗衡的能力。”
    劉裕聞言點了點頭,道:“那我們現在便去禦林軍選人!”
    李長空點了點頭,道:“從我統禦的三大營中選就行,其餘營,不見得靠譜。”
    “其實三大營也不見得靠譜,但排除掉一些小統領外,普通士卒總歸是要安全許多的。”
    “劉景就是再有錢,也不可能把整個禦林軍都收買了。”
    “所言甚是!”
    隨後,李長空和太子在禦林軍一直忙活到華燈初上,月色漸亮。
    兩人才堪堪回府,可即便如此,也才堪堪選了三千人。
    畢竟除了要挑選身體素質好,戰鬥力強的士卒,還要挑選和劉景無關的小統領。
    這件事的工作量不小,估摸著還得兩三天,這一萬人才能徹底湊齊。
    ……
    三日後,東宮。
    李長空、張邯、朱犇和賈太歲都來了,劉裕更是早已備好了酒席。
    “這次喊大家來,主要是想和大家說一下此次平叛的安排。”劉裕道。
    “本宮和老李拿過章程之後,此事已經比較完善,老李,你來給大家說一下。”
    李長空點了點頭,站出身來,道:“此次平亂,我們不僅僅是要平亂,更要把劉景徹底拿下!”
    此言一出,剩餘三人皆是心頭一震。
    朱犇耐不住性子,率先發問道:“如何拿下?”
    “可還記得假幣案陳識。”
    “自然記得,但他不是被劉景圈禁起來了,我們找不到嗎?”
    李長空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
    “景王府守備森嚴,若是平時,自然難以找出陳識。”
    “但今時不同往日,劉景也要出征!”
    “他一出征,景王府守備的森嚴程度勢必要下降不少。”
    “我們隻要趁機找到陳識,並告訴他是劉景殺死的胭脂,讓他幫我們作證,到時候不愁拿不下劉景。”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