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範雎與龍鋥
字數:4372 加入書籤
“何事?”項昆侖打了哈欠,顯得有些百無聊賴。
顯然,於他而言,這朝會還不如在演武場上揮灑汗水來的舒暢,盡是些瑣碎煩人的玩意兒。
“大乾與大晉兩國的使臣,大乾安北伯李長空不日前已經抵達楚都城,如今就在殿外,請求覲見。”範雎如是說道。
“大乾和大晉的使臣?他來做什麽?”項昆侖微微皺眉,一聽見四方諸國的名字,他就不由自主地惱怒。
在他看來,這些諸侯國與亂臣賊子無異。
遲早有一天,他得叫這些個諸侯國知道,什麽才是天子國的武力!
以光複四百年前的大楚榮光!
“應當是請陛下出手,馳援山海關,打退拓跋天汗。”
“亦或者是突襲北元王庭,迫使拓跋天汗回防。”範雎人雖然老了,但腦子卻出乎意料地靈光。
李長空和李寄北來到楚都城後沒有泄露出半點風聲,但他們的動向卻依舊被範雎猜了個七七八八。
“如此甚好!”項昆侖一聽,立即來了興致,顯然對此事並不排斥。
他雖然厭惡不再以大楚為尊的幾大諸侯國,但更厭惡的,無疑還是北元這個異族!
更何況,四方諸國的戰力如何能跟北元比?
能打仗,自然要和最強的打!
這樣隻要打勝一場,就可以將全天下的人都打服!
“龍鋥,速速點齊兵馬,隨朕出征北元!”項昆侖興奮大喊道。
龍鋥乃是大楚的大將軍,不論是兵法韜略,還是武道造詣,放眼四方諸國,都是叫的上號的人物。
乃是大楚僅次於項昆侖的將帥之才!
平日裏,龍鋥都是項昆侖的鐵杆支持者,甚至屢次代表項昆侖和範雎辯駁。
隻不過這一次,龍鋥卻是麵露猶豫之色,站出身來,道:“陛下,以如今的局勢,依臣之見,此戰還是不要打為好。”
項昆侖一聽,頓時麵露不悅之色,道:“為何?”
他著實是煩這幫子文武,尤其是範雎。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他堂堂大楚天子,究竟還能幹些什麽?
要是讓他上戰場,隻需三萬人,他就敢北上,直擊北元王庭!
不殺幾個部落可汗,都對不起他建武帝的名頭。
但以往的時候,說來說去,範雎都不同意,說是局勢複雜,風雲變幻,這種時候,即便是強如大楚,也不應當做出頭鳥。
對於這一套說辭,項昆侖忍了!
但這一次出兵北上的借口都送上門來了!
而且他為了以防萬一,沒讓範雎回答,而是讓最符合自己心意的龍鋥來回答。
誰承想,龍鋥竟然也給出了令自己不滿的答案!
這著實是,讓他有些惱火。
“陛下請息雷霆之怒,容老臣來給您解釋一二。”沒等龍鋥解釋,範雎便站出身來,如是說道。
“敢問陛下,依您之見,如今天下,最終能得大位者,能有幾人?”
項昆侖聞言,不由得冷哼一聲,怒道:“此言何意?我大楚占據中原,國力強盛,從古至今八百年歲月,都是漢族正統,最終能得天下者,除了朕,除了大楚,焉能有他人!”
範雎一聽,感覺自己所有話都被堵住了,有股子吐血的衝動。
不過他終究還是忍住了,深吸一口氣後,道:“陛下說的不錯,但除了我大楚之外,北元的拓跋天汗乃是不世出的帥才!”
“西秦同樣有兵仙人屠兩大軍神,此二者,怕是今後大楚一統天下的有力競爭者!”
“隻不過如今西秦國君剛剛從我大楚歸國,尚且年少。”
“西秦之地又向來苦寒,百姓窮苦,國庫空虛。”
“是故,縱然有兵仙人屠兩大軍神,對於我大楚的威脅,也依舊有限。”
“可陛下若是出兵北上,和拓跋天汗開戰,那勢必是一場苦戰!”
“不論勝負,屆時我大楚的國力都將下降不少,必然無力再壓製西秦。”
“這便給了西秦國君休養生息的時間,等他將內部安定好了,憑借人屠和兵仙兩大軍神,再加上西秦鐵騎之利,勢必會成為我大楚的一大勁敵!”
“如此看來,此次北上伐元,乃是弊大於利,故而,陛下去不得啊!”範雎誠懇道。
然而項昆侖聽了,卻是直搖頭。
“拓跋天汗正與大乾大晉酣戰,三軍上下,定是疲憊不堪。”
“而我大楚王騎,放眼天下,也是所向披靡。”
“兵強馬壯之下,由朕親自領兵,那拓跋天汗豈能抵擋得住?”
“隻要能在短時間內結束戰鬥,西秦便翻不起風浪!”項昆侖自信道。
“再者說了,若是放任不管,萬一拓跋天汗攻下大乾與大晉,豈不是實力大增?”
“到時候於我大楚的威脅,怕是比西秦還要大!”
“是故,必須北上!”項昆侖擲地有聲,霸道絕倫的聲音響徹全場。
群臣見狀,不由得紛紛低下頭顱,不敢言語。
範雎卻並不畏懼,再度上前一步,感慨道:“陛下,您太小看拓跋天汗了!”
“他既然敢向大乾動手,自然便考慮了我等會出兵的情況!不說有萬全之策,至少也是有應對之法的!”
“到時候若是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戰鬥,便陷入了臣先前所說的困境!”
“況且,您也小看了大晉和大乾。”
“大乾的中山王與大晉的長平公主皆是人傑,兩相聯手之下,就算不敵拓跋天汗,應當也能堅持良久才對,不至於被拓跋天汗攻破山海關。”
項昆侖一聽,眉頭頓時皺得更緊,愈發不悅。
這老東西莫不是誠心跟他作對不成!
眼見項昆侖發怒,就連龍鋥也不得不避其鋒芒。
隻有範雎,始終直視著項昆侖,寸步不退。
他知道,若是論武力值,自家陛下冠絕天下!
但打天下哪裏隻能靠武力?若是不審時度勢,怕是大楚便要白白給他人做了嫁衣!
這是萬萬要不得的!
過剛易折,容不得陛下胡來!
得需要他來中和一番,大楚才能有逐鹿中原的可能與勝算!
這便是他範雎存在的意義!
項昆侖見狀,也不由得無可奈何。
整個大楚,也就範雎敢跟他這樣。
因為範雎乃是他父王的托孤重臣,且是他的老師,位高權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甚至還有先帝禦賜的打王鞭,用來管教他。
所以,即便是項昆侖,麵對寸步不讓的範雎,也不得不作出妥協。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