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震驚四座

字數:4002   加入書籤

A+A-




    時光如白駒過隙,又如指尖之沙,總在不經意間,悄然而逝。
    不知不覺間,朝會便已持續了一整個上午!
    別說是一些上了年紀的大臣了,就連劉裕這位年富力強的年輕帝王,都有些撐不住。
    不過不能撐也得撐,如今正是大戰過後,大乾百廢俱興的時期,事事都需要處理,萬不可懈怠。
    直到這時候,劉裕才能體會到父親景行帝的辛苦。
    皇上看起來風光無限,九五之尊,天下第一等的高貴。
    可真想做個好皇帝,卻是難之又難,至少勤政這一點,就已經難倒了近九成的人。
    當處理完所有事情後,劉裕不由得長出一口氣,道:“可還有人要奏?”
    “若是無事,便下朝吧。”劉裕等了片刻之後,見無人應答,便揮了揮手,如是說道。
    然而,就在此時,正德殿外卻突然傳來陣陣喧囂:“安北伯來信!”
    此言一出,原本還有些疲憊的劉裕頓時瞪大雙眸,唰地一聲站起身來,道:“何人在殿外喧嘩,速速放進來!”
    不多時,一氣喘唏噓的傳信兵步履蹣跚地走了進來。
    他是青州的士卒,本是沒機會來這乾都城的,更何況是覲見昭武帝劉裕。
    隻不過,當初李長空走的時候,劉裕曾經下令,但凡有關李長空的任何消息,都要第一時間傳到乾都城來!
    所以,當他們青州接收到那封信的時候,不敢怠慢,立刻選出了耐力最佳的士卒,也就是他,充當傳令兵,連續幾天幾夜,跑死好幾匹馬,星夜兼程,這才趕來了乾都城,趕來了這大殿之上!
    “你方才在殿外說,有安北伯的消息?”
    “你可知欺君是什麽下場?”劉裕雖說登基時日尚短,但一身氣勢已成,言談舉止間,龍威顯露無遺。
    那傳信兵哪裏經受過這等陣仗,當即雙膝跪下,恭敬無比道:“不敢欺瞞陛下,此信件乃是由雪雲雀傳來青州,且蓋著安北伯的印章,應當是安北伯本人所寫,但是否屬實,我等也不敢肯定。”
    劉裕聞言,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雪雲雀乃是當初昭陽郡主所養,總共也就那麽幾隻,除了昭陽自己之外,也就懷慶公主和李長空才有。
    這雪雲雀特意飛到青州傳遞消息,且信件上還蓋有李長空的印章,那這消息,九成九是真的!
    “速速呈上來!”劉裕如是說道。
    與此同時,文武群臣也紛紛豎起耳朵,瞪大眼睛,朝著那封信件看去。
    數月之前,李長空可謂大乾朝堂上前所未有的新星!
    冉冉升起,亮得嚇人。
    再加上他爹李逐峰也有重返巔峰的趨勢,所以但凡是個人都知道,老李家怕是要崛起了!
    然而,這種情況在最近這數月裏,卻是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最近這幾個月,可以稱得上是大乾近年來最為艱難的幾個月!
    北方拓跋天汗攜無可匹敵之勢南下,連大乾柱石中山王都敗於其手,鬧得乾都城一時人心惶惶!
    南方的南陳和西方的西晉同樣是虎視眈眈,無時無刻不在試探。
    大乾可謂四麵皆敵,外患已經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麵對這些困難,他們這一批的文武百官可謂焦頭爛額,絞盡腦汁到了極點,成宿成宿地睡不著覺。
    幫著皇上和兵部一起統籌糧草,兵馬,規劃運送路線,防止敵人突襲等等。
    幾個月下來,在場的諸位,哪個不是瘦了數斤?
    可李長空呢?當初說是為了大乾才去的西晉,可他給大乾帶來了什麽?
    十萬精兵?那確實是不假。
    可除了十萬精兵之外,還帶來了長平公主這個禍患!
    再者說了,大乾又不是沒給報酬,相當於這十萬精兵是他們雇傭而來的。
    所以李長空的作用何在?
    一開始這樣的勢態還不明顯,僅僅隻是幾個官員在說。
    可到了後來,隨著百官們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對李長空的怨氣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大。
    直到最後,這似乎已經演變為了一種趨勢。
    如今失聯許久的李長空終於來信,他們倒也想看看,這位究竟在西晉幹出了什麽名堂,別不是多了好幾斤幸福肥吧。
    大殿之內,劉裕手捧信件,一目十行地快速閱讀起來。
    然而當眼睛掃過“收服西晉”“糧食不足”等字眼後,卻不由自主地慢了下來,臉色也逐漸變得凝重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就連呼吸也在逐漸急促。
    到最後,已經是麵紅耳赤,激動得怒發衝冠。
    “好!”劉裕狠狠一握拳,道:“安北伯不愧是我大乾柱石!”
    “傳朕的命令,責令戶部李隆於三日內籌集三十萬石糧草,送往西晉都城,親自交於安北伯手中!”
    轟!
    這兩句話一出,可謂全場嘩然。
    尤其是那些原本等著看笑話的官員,此刻已經是瞠目結舌,呆愣在原地,仿佛是受不了這樣大的落差,竟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陛下,三思啊!”許久之後,才終於有人反應過來,立即高呼道。
    “如今我大乾剛剛經曆大戰,百廢待興,銀錢與糧食,正是最為緊缺的物資,如何能平白拿出三十萬來,贈予遠在西晉的安北伯?”
    “鄭大人所言極是!”又有人站出身來,聲援方才之人:“且西晉對我大乾,一直是虎視眈眈,那長平公主至今都不肯退出山海關,就是最好的佐證!”
    “將三十萬石糧草給他們,無異於資助敵人!實乃不智之舉,還請陛下三思!”
    有著這兩人的帶頭,越來越多的官員站出身來,反對劉裕的此番舉動。
    然而劉裕見狀,卻是沒有絲毫的動怒,隻是將手中書信遞了下去,道:“諸卿莫急,且先看一看安北伯的來信,再做決定。”
    此言一出,眾多官員不由得麵麵相覷。
    隻是看封信而已,難不成還能改變他們的想法不成?
    然而,當看完信件的時候,他們的臉色卻是一變再變。
    方才張大嘴巴,瞠目結舌之人,此時此刻,那張嘴卻是張得更大。
    也有人滿臉的不可置信之色,不斷喃喃自語道:“一人謀國,這還是人嗎?”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