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朝會

字數:4187   加入書籤

A+A-




    隨後,此次隨李長空出征的眾人也都被一一封賞。
    尤其是賈太歲和朱犇,這兩人,一個身先士卒,逢戰必先!
    一個在望仙穀大戰時,不僅召喚出了獸群,擾亂敵方軍陣,且生擒了皇甫燕雲和皇甫燕龍兩兄弟,稱之為居功至偉也不為過。
    所以這兩人的封賞尤其重,還要勝過李寄北和張邯一籌。
    一一封賞過後,劉裕高坐於龍椅之上,眼眸微眯,看向台階下方,站在文官首位的賈平生。
    賈平生感受到劉裕的視線,不由得微微抬頭,和劉裕對視一眼,心中頓時了然。
    隻怕,還得出使一次大楚。
    果不其然,接下來,劉裕便道:“諸位,此次鎮國將軍不但組建出了乾武卒,且在月餘時間內便徹底拿下南陳,令我大乾一統東陲三國!”
    “然而,此時我大乾看似風光,實則不然。和西秦,大楚,北元這等頂尖強國比起來,還是捉襟見肘,難以望其項背!”
    “故而,朕欲向大楚稱臣,為其臣國。”
    這番話一說出來,在場的文武百官無不眉頭緊皺,臉色難看。
    向大楚稱臣,為其臣國,在百年前壓根就不算什麽。
    畢竟大乾本身就是大楚天子當年分封出來的諸侯國,本身就是其臣國,大乾國君見了大楚國君,也要自然而然地矮上一頭!
    不隻如此,還需要每年進獻一定的歲幣。
    且在大楚處於危難之際時,需要發兵救援!
    但,這是在百年前!
    在百年後的今天,大楚早已沒了當年的威勢!
    四方諸國,大多都是表麵上尊其為天子國,實際上壓根就不搭理!
    更別說進獻歲幣了,甚至後來大楚國君也覺得進獻歲幣有些不切實際,反而讓大楚有些下不來台,故而廢除了此項規定。
    所以如今作為大楚的臣國,隻需要名義上對其稱臣即可。
    但...即便隻是一個名聲,在如此的亂世之中,又有誰願意呢?
    別說西秦明麵上和大楚對著幹的強國了,就算是向來佛係,與世無爭的南梁,也不肯承認自己是大楚的臣國!
    而如今,剛剛拿下西晉和南陳,一統東陲三國,國力空前絕後的大乾,竟然宣布要成為大楚的臣國!
    哪怕隻是名義上的,也叫他們著實接受不了!
    要知道,這和前麵幾次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前麵幾次賈平生出使大楚,隻是帶上些許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再在建武帝麵前多說些好話。
    實在不行,就把昔日的乾武帝拿出來說事兒。
    總而言之,前麵幾次屬於空手套白狼!
    但這一次卻不一樣,向大楚稱臣之後,大乾就算在物質上不用付出什麽,但至少在名義上,就是大楚的臣國!
    今後還如何群雄逐鹿,鯨吞天下?
    他們本以為一統東陲三國之後,劉裕的野心會進一步膨脹!
    誰承想,野心直接沒了。甚至還要把大乾的後路都給斷絕掉,這誰能答應?
    “陛下三思啊!”當即便有人站出身來,聲淚俱下:“我大乾男人,頭頂天,腳踩地,都是響當當的漢子。”
    “不輸於那大楚分毫,何至於向那大楚俯首稱臣!”
    “是啊,還望陛下三思!”
    “還望陛下三思!”
    見跪成一片的滿朝文武,劉裕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卻又隻能無奈地歎息一聲,在此之前他就預料到,此事不會順利。
    但以大乾現在的國力,確實難以和西秦、大楚、北元爭鋒,必須要認個大哥給大乾遮風擋雨才能爭取足夠的發育時間。
    而三個國家當中,唯一合適的大哥,且容易認的大哥,就隻有大楚!
    這個決定除了麵子上不好受,實際上對於大乾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劉裕又想到當年西秦的少年天子孤身入楚,做了足足十年的質子,飽經風霜,磨難重重,最終才撐到回國登基的那一天。
    相比之下,大乾如今的磨難又算得了什麽呢?
    不過些許風霜和閑言碎語罷了。
    如果連這些都承受不了,朕還如何與群雄爭鋒?
    心念電轉之間,劉裕的眼神徹底堅定下來,道:“此事朕意已決,毋須多言!”
    這話一出,文武百官頓時麵麵相覷。
    武勳們紛紛把目光投向李長空,現如今張勳不在,官職最高的李長空就是他們的領頭羊。
    而文臣們則紛紛將目光投向賈平生。
    李長空見狀,率先站出身來,高呼道:“陛下聖明!”
    這話一出,武勳們的心算是死了一半,另一半和文臣們一樣,都掛在賈平生身上了。
    然而賈平生見狀,卻並未出言反駁劉裕,而是追問道:“那敢問陛下,老臣此次出使大楚,可還有別的事?”
    賈平生說完之後,一雙眸子死死盯著劉裕,似乎他接下來說出的話至關重要。
    劉裕聞言,倒也沒有多想,點了點頭,道:“自然是有的!”
    “朕思來想去,覺得到頭來,不論是誰人鯨吞天下,都不能便宜了拓跋天汗這個異族!”
    “故而欲聯合四方諸國,一同抗擊北元!”
    “且為了不傷和氣,故而定下約定,先入北元王庭者當為天下共主!”
    “若有不服者,群雄共擊之!”
    “隻不過此事茲事體大,朕和大乾的分量還不夠,所以勞煩賈師傅替朕向建武帝諫言此事,希望能以他和大楚的名義,號召四方諸國,共同北伐!”
    這番話說出來,賈平生心念電轉之間,眸子中閃過一縷光芒,心中已有計較,點了點頭,道:“陛下聖明,老臣遵命!”
    “隻是茲事體大,老臣又年邁,唯恐能力不足!”
    “故而希望陛下能讓子房兄和老臣一同出使大楚,互相之間,也好有個照應!”
    此言一出,劉裕不由得眼眸微眯,看向賈平生。
    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張子房乃是內閣三老之中,口才最佳者!
    能言善辯,機巧能辯,年輕時更是號稱有三寸不爛之舌,辯得整個乾都城罕有敵手!
    賈平生非要帶張子房一起去,其中深意,可想而知。
    隻能說,老臣不愧是老臣,人老成精也!
    隻短短時間,竟已洞悉了朕心中想法。
    劉裕點了點頭,同意道:“善!”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