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安忍如大地,靜慮如秘藏
字數:5336 加入書籤
是日,小沙彌如常地到破寺中去找雕佛老人。
跨過起初的心理關口後,他幾近無所顧忌。
為著感受不知會被傳送到哪處的刺激感。
時常主動伸手觸碰新雕成的木羅漢像。
雕佛老人見狀隻是搖頭,也不加禁止。
羅漢像每被觸發替身效果,就會自然崩碎。
小沙彌每回多手,便即毀去老人一整個上午的心血功夫。
關鍵是還全無愧疚,隻是覺得好玩而已。
木羅漢像的替換範圍,受到距離的限製。
因此小沙彌屢次傳送,均沒走出古寺所在深山的範圍。
憑他自幼長於山中對道路的了解,輕易便能找到路回寺。
是以日漸大膽,無所畏懼。
然而這日,雕佛老人並沒在原來的位置上等著他。
而放置於此的成品,也再非羅漢像。
而是雙手結不動根本印的地藏王菩薩。
小沙彌雖覺有異。
但連日來肆無忌憚地行事,已讓他早於想及後果前便伸出了手。
一眨眼後,他茫然望著周遭從未見過的湖光山色。
眼前大樹屹立,樹蔭遮掩著半身高的神龕。
小沙彌定睛一看。
隻見神龕裏頭供奉的,不就是荒寺裏的地藏王木像?
那我剛才所觸碰的,又是什麽?
這兒……是哪裏?
陸觀不知道小沙彌最後是何下場。
往事如走馬看花,霎眼已將他送回現實。
他的手裏,也多了一尊同樣的地藏王菩薩像。
不似遊方僧人所得木像般殘缺。
而是頭頂法冠,掌捏法印,麵目隱見慈悲之意。
大乘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曾發大願: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在民間信眾裏頭,享有諸菩薩中首屈一指的名望香火。
地字三品,地藏王菩薩像部份)。
假如集齊兩座,將其中一座埋於地麵。
另一座埋於方圓十裏內的某處。
再於菩薩像前結印默想,便可實現兩地間的瞬間傳送。
換句話說,就是點對點的任意門。
而且不像木羅漢般隻限一次,能夠重複使用。
但別看這玩意神異非凡,使用時要注意的其實很多。
兩尊木像埋進地底之後,便將自行消除形跡氣息。
縱是地階大修士亦難察覺。
隻有當初將木像埋起來之人。
才能“瞧見”並定位木像,並將其起出。
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
土遁妙法,正是地藏諸般神通妙術之一。
然而當菩薩像因著各式各樣的原因。
離開了原本位置,被埋像之人外的旁人觸碰到。
帶來的後果,將極其致命。
好比回憶所見的那尊木像。
落到了既非菩薩像主人,好奇心又旺盛得很的小沙彌手裏,不就悲劇了?
身處無人深山,不知離去道路。
獨麵山中飛禽走獸,多半是凶多吉少。
陸觀卻想起了地藏王菩薩像後頭括起來的兩字,思緒紛紜。
部份。
意思是不是指,除了手頭這尊木像外。
仍有其餘地薩王菩薩像埋藏於各地?
歲月洗禮之下,這些木像或許已殘缺不全,淪為凡物。
但經陸觀之手提取仙痕,刻進天仙鑒後。
說不定就能補全整套地藏王菩薩像。
到時隻要將菩薩像埋於各處,再遠之地亦是頃刻可達。
就連地階的大修士們,也沒幾個能企及這般形同無處不在的境界!
加上陸觀學得木羅漢替身法後,連帶掌握了一定的雕刻技藝。
閑暇時倒可試試,是否能刻一尊地藏王菩薩像出來。
他心中尚有不少疑竇未解。
比如這菩薩像是誰造出來的?
又是如何分布到了天下各地各處?
或許隻能等集齊木像殘骸,閱畢諸般前塵往事,方能了解事情的真相。
“昆侖山散修遇見開明獸而慘死之事,似乎在警醒著後人,不要為了欲望而送掉性命。”
“好奇心、求知欲,隨時會害人丟命。”
“小沙彌不也隻因手多才被送往異地,生死不知?”
陸觀自言自語道:
“可就算明白了道理,當誘惑到來之時,人還是很難保持無動於衷。”
“唯有盡快成長到不懼任何後患的程度嗎?”
感慨既畢,他迅速行動起來,測試地藏王菩薩像的另一功能。
提起鐵鏟,挖開槐樹前泥土。
將無古劍配合,暫無用處的誅邪劍陣圖起出,再埋進地藏王菩薩像。
封好地麵,雙掌結印。
下一刻,陸觀已出現在店麵櫃台後方。
地藏王菩薩乃守土神祇,轄境之內並無空間近遠之別。
隻要雙掌結成不動根本印,陸觀就能於古劍堂店鋪範圍內無限製地閃現。
換言之,就算是實力勝他甚多的對手,也極難在店內對他造成殺傷。
加上陸觀近日偷閑,雕好了早前在顧全義一戰中失卻的木羅漢像。
再遇到危險時,安身立命的能力可說大幅提升。
修行如泛舟大海,若無風浪,修的恐怕已不是大道。
陸觀身為修士能做的,乃是盡可能於風浪到來前,將自身這乘小舟築得堅實一點。
……
此時此刻,在遠離古劍堂數十丈的一處樹蔭裏。
一抹清氣將短暫凝結的形體打散,乘清風渡往城外一座竹林圍繞的宅第裏。
清氣化形,並不夾雜一絲妖邪氣息。
而是儒家浩然氣的純粹造物。
就算陸觀施展望氣術,察覺到其存在。
也隻會以為是某位儒家大修士路過平城坊而已,不會太過於防備。
但見那清氣將所見所聞隨風送入宅第,隨即自行崩散,
宅中幽深書室之內,一名書生似乎宿醉未醒,伏桌不起。
倒灑的墨水汙了桌上無數若放售於外,定必價值千金的新寫字帖,書生卻置諸不顧。
隻有在得知清氣見聞後,一雙眼微微睜開。
懶洋洋地將寄托訊息的清風彈指送往宅外。
“你家將軍之師當日對我有恩,如今我已還清。”
“日後校尉府再來擾我清靜,休怪無情。”
宅外恭謹跪坐等候的高大男子應道:
“先生放心。”
“隻怪那清微老道太過無能,連這等小事也要本府親自出麵。”
“將軍早有明策,略施小計就可將那新任古劍堂主的菜鳥拿捏。”
“一個連玄階也未躋身的黃口小兒,掀得起什麽風浪。”
書生似乎無意多聽,輕一拂袖,即把高大男子送至宅第門外。
門上牌匾刻有四字,筆力遒勁:
李微之居。
喜歡大漢古玩店,鑒寶成天仙請大家收藏:(.)大漢古玩店,鑒寶成天仙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