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日銷五千兩

字數:4657   加入書籤

A+A-




    宋澈負手站於二樓,憑欄俯瞰哄搶綢緞的客人,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照眼下的熱度,倉裏的綢緞很快便會清空。
    然倉中除綢緞外,另有五千匹綾羅,六千匹錦布,總價少說也有四萬兩;
    錦布實在太昂貴,且必須與刺繡搭配,才能賣出高價,若再走零售,推出任何活動,都無法確保回本。
    因此,錦布的銷路,可以往後稍一稍,接下來麵臨的難題是,六千匹綾羅該如何賣出去?
    綾羅與綢緞錦不同,它並非“布匹”,而是“絹絲”,質地輕盈,通風透亮,用於富家裱圖裱畫,或是夏季著裝。
    此間,江南正逢春,乍暖還寒,綾羅絲織不是旺季,更莫說價格不菲,銷路難通。
    “宋澈。”
    沈文君上樓,嬌容含三分憂愁。
    宋澈挑眉,“咋?”
    “你送這般多東西,做如此多活動,優惠得是否太大了些萬一真的虧損了該怎辦
    還有你發出去的那些折券,萬一有人冒用了該如何
    還有,還有,坊間綢緞賣得如此廉價,大有萬一其它布行絲坊的老板聯合起來告咱們擾亂市價,可是要吃官司的!”
    沈文君越說越愁。
    宋澈笑得雲淡風輕:“夫人不急,聽我分析——
    先抬價,再降價,即使各類活動下來,利潤也低不到哪兒去,且薄利多銷,隻要數量夠大,量變引發質變,咱們絕對不會虧損;
    夫人可還記得前幾日我叫人熬製的明礬
    用明礬作蘸水,蓋以商行印章,日下雖與白紙無異,可一旦高溫加熱,印跡便會顯現,這個叫做‘防偽標記’;
    至於擾亂市價麽,完全是無稽之談,咱綢緞的標價要比市價高多了,所有活動皆由咱自家店鋪補貼;
    老子就是錢多,喜歡自掏腰包給客人發福利,誰要敢說閑話,先告他個汙蔑之罪!”
    聽君一席話,沈文君愁容頓消,豁然開朗。
    “對了,關於綾羅,除用於裱畫裝飾,製成夏裝外,可還有其它廣泛用途”宋澈突然問道。
    沈文君想了想,說道:“綾羅輕盈柔軟,用作貼身衣物再合適不過,購買綾羅的客人,有的會將之製成內衣,特別是富貴人家的女人,還會內衣上繡花刺字,求子的繡石榴,求財的繡牡丹,辟邪繡瑞獸……”
    聽到“內衣”二字,宋澈眼睛突然一亮——
    俗話說得好,女人因感性而生,因性感而美。若能將現代內衣款式引進,再結合上好綾羅縝密設計,別說在古代售賣,即便是放到現代,也能成為爆款潮流。
    “夫人好生照料生意,我回書房去了,無事切勿打擾,有事得先敲門。”
    宋澈撂下一句話,匆忙跑上三樓。
    即便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麽?
    維多利亞的秘密,宋澈每期會仔細觀摩。
    內衣這東西,對於男人而言,無礙乎是條褲衩兒,因此這內衣的銷路,還得以婦女為主。
    女式內衣,多了顯得太保守,少了顯得太輕浮,可以適當的情趣,更重要的還是舒適。
    想要設計出一款舒適的私房,真人體驗、實踐考究必不可少,而最直接的辦法便是找些內衣模特兒。
    可模特兒去哪裏去找呢?
    在古代,女子視貞操如命,稍有春光外泄,都能羞得死去活來,私房內衣可是很暴露的。
    不如讓沈文君犧牲一下色相?
    這想法剛上心間,便被宋澈本能搖頭否決,若是夫妻生活和諧,倒還可以考慮,可成親至今,她連根頭發絲兒都沒讓碰過,更莫說讓她脫衣服。
    思來想去,想來思去,宋澈腦中靈光一閃:“我怎麽把男人的天堂給忘了?”
    江南出名妓,紅顏在青樓。
    青樓裏的頭牌花魁,身段兒容貌必定不差,隻要銀子給得足,試試衣服,問題不大。
    所謂“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隻要我心堅如磐石,走一遭青樓,又有何妨?
    宋澈扶著下巴,望著房梁想入非非,“嗬嗬嗬……”一雙桃花眼,多多少少有些蕩漾。
    ……
    宋澈耗時大半天,費了大半遝的草稿,終於簡繪出了一幅內衣設計圖。
    他舉著圖畫,大為滿意:“幾塊礙事的破布,能難得到我”
    “噠噠噠——”
    “姑爺,店鋪要打烊了,小姐叫你櫃台一敘。”門外傳來一聲招呼。
    宋澈回首窗外,才發現夕陽已下了半程,他起身伸了個懶腰,應了聲“就來”,將設計圖揣進胸懷,走下樓去。
    原本堆滿貨物的平價區,如今已空蕩蕩,就連議價區的繡品也售出去了許多。
    沈文君抱著厚厚賬本,臉上帶著淺淺紅暈。
    宋澈背著手,慢慢走下樓梯,高聲說道:“用我先前教你們統計法,匯報匯報。”
    沈文君深吸一口氣,沉重地翻開賬本,每一句都鏗鏘有力:“今日進店約有一千三百組客人,約有一千兩百來組付款購買,成交率高達九成!
    每人至少購得兩匹以上,綢緞約售出四千匹,另還有七十三組客人加購了議價區的繡品;
    除開活動所贈送的各類禮品,今日雲水坊總收入為……為……為五千兩!真金白銀五千兩!”
    “五千兩!”幾個管事無不震驚。
    “我沒聽錯麽五千兩!都快抵上平日裏大半個月的流水了,這才僅僅一天!”李田掰著手指盤算:“一天五千兩,十天五萬兩,一百天便是——”
    “哎,李管事可不敢這麽算,即便一天能賣得出這麽多,你們也染不出這麽多,”宋澈擺手說道:“尋常人家,買一匹布可製兩到三件衣裳,大半年都不會再購買布匹了,往後的銷量肯定會有所飽和;
    正因如此,我才發出了折券,今後客人若是想買布,便肯定會來消費這折扣,折券有效期為一年,那麽咱坊間的生意,最少也能穩定一年。”
    說到這兒,他又問向眾管事:“今日店鋪開張,定有些問題,各位不妨暢所欲言,咱們對症下藥,也好解決。”
    沈文君先說道:“關於活動的問題,今日所送的車、房、成衣、雞蛋,雜七雜八加起來足有千兩,若天天都如此,我擔心會入不敷出。”
    宋澈笑道:“活動,講究‘天時,地利,人和’,若天天搞的話,肯定會失去吸引力——
    滿減,團購,可原封不動地保留,至於抽獎則可設在某些特殊日子,譬如下個月的清明,七月的中元,八月的中秋,特別是在下半年,大家豐收之後,手裏餘錢頗多,購買力必然會有所增加。”
    琴若再道:“如此巨大的出貨量,咱們人手實在不足,染坊倒還好,織坊僅有二十來名織女,每人每日出布兩匹,一日也才四十匹;再者,繡坊這邊,算上小姐也才四個人,今日購買繡品的那七十三組客人中,有八人定製了繡品,還好隻是些小圖樣,我一人便可對付,可萬一定製數量增加,圖樣複雜,僅憑咱們這幾日,肯定忙不過來。”
    宋澈說道:“城外那麽多流民,還擔心缺人力麽?”
    沈文君微微搖頭:“你不懂女紅,你哪裏會知,這染布與紡織一教便會,可刺繡工藝繁瑣,針法多變,不是一時半會兒便能精通的。”
    琴若輕歎:“其實隻要姑娘心靈手巧,花些時間培養也不是不可,但怕就怕在,有些人學了本事,會像上一批繡娘那般,說走就走,唉……在銀子麵前,哪有什麽舊情可言”
    宋澈抿著嘴唇,思索了片刻,說道:“關於招新之事,你們可放心大膽去做,我自有辦法能約束新員工;
    再者,若實在出貨不足,也不用太著急,蘇州小作坊多得是,咱們把利潤壓低些,外包給他們加工即可;
    記住了,對於做零售生意而言,隻要有穩定的客流,隻要客人肯掏銀子,其它事兒都不算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