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帝師麻了,穩住別浪
字數:4776 加入書籤
子時五刻。
姚廣雲再一次被召入宮中。
雖然身居寺內,可朝堂上的事情,基本上逃不出他的法眼。
當聽聞女帝將改稻為桑的選址權交由工部尚書李傑時,姚廣雲忍不住驚歎一聲高招。
他幾乎是一瞬間便能知道,改稻為桑這件事情,辦不成了。
隻是他沒想到,女帝這個時候喊他入宮。
可不管如何,姚廣雲還是來了。
養心殿內。
姚廣雲的聲音打破了寧靜。
“草民姚廣雲,拜見陛下。”
姚廣雲出聲,朝著女帝作禮。
“先生莫行大禮。”
女帝開口,這一次她顯得很淡然,緩緩拿起一份策論,起身來到姚廣雲麵前。
“先生,你且看看這份策論。”
她出聲,後者立刻接過策論,字跡出自於薑靈,這點沒有錯,但裏麵的內容,卻讓姚廣雲瞬間愣住了。
新黨。
這是新黨之策。
眼前這位大魏女帝,要建立新黨,不止如此,策論當中竟是將這群太監扶持培養起來。
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自上次見麵結束之後,姚廣雲回去之後,一直在沉思,有什麽勢力可以被皇帝借助,同時又不會背叛皇帝,至少不會背叛的那麽快。
可想了許久,姚廣雲都沒有想出這個人選。
隻是此時此刻,看到這篇策論後,姚廣雲瞬間恍然大悟。
他忽略了一個極佳的人選。
那就是太監。
策論當中,將太監的各種情況全部寫了上去,包括替換之隱患,包括太監為非作歹的隱患,全部寫了上去。
而且還給出了解決方案。
這種策論,才是真正的完策啊。
姚廣雲真的沒有想到,自己這位學生,登基不足半年,竟成長的如此之快,其眼見比自己還要遠一些。
這下子,有些人要失望了。
“陛下高策。”
“草民佩服。”
這一次,姚廣雲深吸一口氣,他不在如以往一般禮拜薑靈了,而是深深一拜。
他有些服氣了。
感受到自己這位帝師不同尋常的態度,薑靈也是內心驚訝,她從未見過自己這位帝師如此表情。
這還真是破天荒頭一次。
“先生言重。”
“不知這計謀,可有漏洞。”
薑靈請姚廣雲來真不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實力,完全是希望對方能指點一二,看看有沒有什麽漏洞。
畢竟這主意不是自己想的,許守雲說的再如何天花亂墜,她也不敢完全相信。
所以才會詢問對方。
聽到這話,後者搖了搖頭,看向薑靈道。
“陛下,此策寫的極其之好,沒有一絲不妥。”
“草民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有什麽人選,可想來想去都沒想到,這股勢力竟在陛下身邊。”
“太監乃是天子家奴,是陛下的家奴,若是重用他們,確確實實是一支奇兵。”
“最主要的是,太監的罷免,完全可以憑借陛下一言,不像文武百官,關係錯綜複雜。”
“如此一來,這群太監不管做任何事情,他們都會知道,自己的權力全部來自於陛下您。”
“這樣,他們將會無條件支持陛下,擁護陛下。”
“甚至”
姚廣雲說到這裏的時候,突然停頓一下,他說的過於激動,導致說錯了點話。
薑靈沒有接話,而是看向對方,盡顯帝王氣概。
感受到薑靈的目光,姚廣雲也知道既然說出來了,就沒必要隱藏,當下繼續出聲。
“甚至,這股勢力,可以中和朝臣,讓陛下脫離朝堂鬥爭。”
“太監明麵上是一股自身的勢力,無非是陛下給予權力,所以明麵上不管太監做什麽事情,百官朝臣最多就是寫奏折彈劾。”
“而不會上升到陛下身上,相當於太監這股勢力,可以成為一道牆,將陛下與百官隔開的一道牆。”
“自大魏開國,設有宰相一職,雖被太祖廢除,設立內閣,可說到底朝堂之上,還是皇權與相權的鬥爭。”
“如今有了太監這股勢力,陛下可以穩坐高台,靜看百官相爭,若事態嚴重,隻需要責罰太監即可。”
“百官也不敢說什麽。”
“可若是沒有做錯,充耳不聞,太監繼續執行陛下政令,堪稱完美啊。”
姚廣雲對這股勢力大為讚歎,這簡直是神之一手。
當然這是對皇帝而言,對百官而言就不行了。
聽著姚廣雲如此讚歎,薑靈內心也是一片火熱,同時她愈發覺得許守雲當真是絕世大才。
如此棘手的問題,竟被他隨隨便便解決,萬幸楚帝瞎了眼,將如此大才送到大魏王朝來。
也萬幸自己當初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假裝身份,不然的話,直接殺了,簡直是損失大才。
不過這些事情,薑靈藏在心中,哪怕是麵對自己的老師,她也不可能說出來的,這是他最大的秘密。
“既然先生都覺得好,那朕就著手準備這件事情了。”
薑靈點了點頭,姚廣雲覺得沒問題,她也不多說什麽,就設立一個新的情報機構,讓太監來負責。
“恩,眼下正是三黨爭鬥之時,陛下突殺其手,確實妙也,隻不過陛下也不能太急。”
“要慢慢展開,先設機構部門,再一點點放權,若直接放權,滿朝文武也不愚蠢。”
姚廣雲提醒了一句。
這事是好事,但一定要潤物細無聲的去做,絕對不能莽莽撞撞,畢竟如今帝權微弱,著實不太好。
“先生怎說?”
薑靈好奇詢問。
“此計可分三步。”
“第一,設專屬機構,隻聽陛下調令,從接管禁軍開始,這屬於放權,可放的權力是宮內禁軍,也無人敢說什麽。”
“如今三黨為改稻為桑之事焦頭爛額,也確實無心在意,若換做平時,隻怕不行。”
“當然,若是穩妥一點,等到朝內徹底大亂之時,再推行是最好的。”
姚廣雲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等待時機,南北鎮府司,皆有秦王管製,兩大鎮府司縱然矜矜業業,可總有疏漏之時,陛下隻要抓準一個天賜良機。”
“以雷霆之怒,壓製對方,罷免兩大鎮府司指揮使之職,引燕王動心,到時坐觀兩虎爭鬥,陛下再讓太監們接管事務。”
“不過這一步會有些麻煩,就看秦王與燕王會不會察覺到不妥,從而拚命抵抗。”
“第三,待接管事務之後,開始鏟除一些亂臣賊子,讓這群太監,掌控局麵,如此一來,這股勢力將會是朝中百官最頭疼的敵人。”
“當然,不管如何,一定要穩妥控製,要在秦王燕王以及百官都沒有察覺之前,掌控局勢,若被他們察覺,就有麻煩。”
“那個時候陛下必須要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這是姚廣雲提出來的三步。
其實總結一句話就是四個字,穩住別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