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大魏沸騰,三方態度

字數:4307   加入書籤

A+A-




    翌日。
    一則消息傳遍整個京都。
    工部尚書李傑親臨柳閣老府上,卻沒想到柳閣老直接拒見。
    眼下改稻為桑的事情,已經到了白熱化,柳閣老的拒見,徹底引爆了這件事情。
    本以為李傑登門拜訪,柳閣老一定會同意,兩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終抉擇權還是交給了柳閣老。
    可沒想到,柳閣老的拒見,成為了大部分人都沒想到的事情。
    養心殿內。
    薑靈看著一份份情報,臉上充滿著笑容。
    一切如同許守雲猜測的一般,沒有絲毫差別。
    這樣的結果,薑靈內心自然大喜,不過她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衝昏頭腦。
    反倒認真學習許守雲的手段。
    她要從這件事情,學到一些東西,這樣的話,才有利於自身對未來的統治。
    而經過半天的總結。
    薑靈也逐漸明白許守雲所說的‘二桃殺三士’這個陽謀了。
    “當真厲害。”
    看到了結局,薑靈代入朝堂當中每一個人的角色立場,然後再去看待這件事情。
    所以她有些後知後覺,一開始許守雲說的很有道理,她覺得很好,有震撼,但沒有那種無與倫比的震撼。
    可現在,薑靈是真正的頭皮發麻。
    朝堂三黨。
    勢力最大的柳黨,無人可動彈,想要借助改稻為桑賺取功績以及銀兩。
    勢力其次的楊黨,一開始的立場是不想要柳黨繼續建立功績,壯大聲勢,可發現可以通過其他方法,阻止改稻為桑,達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就轉變了立場。
    勢力最弱的李黨,完全就不想牽扯這件事情。
    可因為自己的一道旨意,李黨被迫卷入其中,而柳黨一派騎虎難下,其他勢力麵對如此利益之下,紛紛入場。
    徹底攪渾了這趟水。
    到最後燕王都出麵了,李傑即便再怎麽深思熟慮,也架不住手下官員的教唆,更架不住燕王。
    所以最終的結果,李傑一定會強行要下選址權,柳嚴明看穿了這一切,所以他拒絕與李傑相見。
    因為他的立場已經轉變了。
    手中大量土地,可以慢慢脫手,或許會虧,但終究虧不到哪裏去。
    可若是放任李傑去做,那麽將會有無數人得利,而這批得利之人,會和李傑建立良好的關係。
    相當於李傑既賺了銀子,又能增強底蘊,此消彼長之下,柳嚴明絕對不可能答應。
    柳黨一派也不可能同意。
    所以這件事情的最後,也一定是雙方爭的你死我活,最終擱置改稻為桑,誰都別想從中牟利為結局。
    高。
    實在是高。
    這就是陽謀嗎?
    龍椅上,薑靈閉上眼睛,她自認為自己出身皇家,自幼學識過人,父親也指點過不少朝堂之事。
    可對比許守雲而言,薑靈隻覺得自己如同稚童一般。
    “此人當真可怕。”
    “這是一把雙刃劍,若使得好,可為大魏橫掃一切敵,可若使得不好,很有可能會傷了自己。”
    “需謹慎啊。”
    薑靈心中告誡自己,可她自己心裏清楚的很,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自己不可能不用許守雲這把國之神劍。
    而同樣感慨的人,不止是薑靈一人。
    柳府當中。
    柳嚴明通過一封封情報,徹底將所有事情搞明白了。
    李傑等人這幾日被召入宮中,確確實實是在對弈。
    這就證明,自己的猜想一點都沒有錯,女帝施用的就是離間計。
    “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廣雲先生,當真是恐怖啊。”
    “此人竟有如此算計,不出則已,一出驚人,若早半年,或晚幾個月出手,改稻為桑都能落實下來。”
    “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僅僅隻是讓陛下將選址權丟出,便能化解此事。”
    “這離間計不是對老夫使用,也不是對六部尚書使用,而是對這些被利益蒙蔽雙眼的官員使用。”
    “若我執意與李傑合作,手下官員則會心生不滿,若李傑執意讓出選址權,李傑這個工部尚書也就到頭了。”
    “如此陽謀,看似簡單,可步步驚心,怪不得一直傳聞廣雲先生有輔國大才,這等人才,難以對付。”
    “往後要謹慎而行,絕對不可膨脹自大了。”
    對比薑靈的複盤研究,柳嚴明則是以此事為警鍾。
    他認為,改稻為桑這件事情鬧到這個程度,不僅僅是因為對方計謀無敵,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自己太膨脹了。
    認為自己權傾朝野,皇帝也要看自己臉色行事。
    可當這件事發生,柳嚴明瞬間就意識到,帝權就是帝權,隻要大魏王朝不滅,皇帝依舊擁有絕對的權力。
    無非就是看這個皇帝懂不懂得使用罷了。
    這是一件好事,至少讓自己意識到了自身狂妄,自身的更多不足。
    這個虧吃了好,總比吃一個大虧要好無數倍。
    朝堂當中,死在一件事情上的官員,數不勝數,也怪這十年來,自己太過於順風順水。
    再加上女帝登基,毫無權力,手段也一般,讓自己迷失自我。
    這就是權謀者的恐怖,每一件事情都會進行反思,遇到錯誤第一時間會修正。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畢竟大部分的人掌權之後,都會出現狂妄自大的現象,即便是知道自己可能錯了,下意識也會認為是別人的錯。
    同樣。
    長寧寺內。
    廣雲先生望著麵前的棋盤,過了良久後,他忍不住感慨一聲。
    “大魏當真要被續命了。”
    “先皇托靈,給陛下開了竅,如此陽謀,縱然是我,隻怕也想不出來。”
    “妙哉,妙哉。”
    隨著事件不斷發酵,姚廣雲也忍不住內心震撼了一把。
    雖然之前已經有所料到,可當結果出現後,姚廣雲還是忍不住感慨一聲。
    而此時此刻,整件事情的幕後策劃者許守雲,壓根就不清楚,他隨便的幾句話,已經讓大魏王朝發生了微妙變化。
    對許守雲來說,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快到傍晚的時候,一則消息在宮內傳出。
    陛下最喜歡的耳飾遺落宮中,陛下貼身侍女楚雲柔親自交代,誰若是能尋得這對耳飾,重重有賞。
    一下子,平靜的深宮內,也因此沸騰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