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走一步,看三步

字數:4352   加入書籤

A+A-




                      四月初八。
    大魏京都。
    楊府。
    幾道人影出現在這裏,皆然是朝中大臣,楊閣老端坐在首位上,麵色平靜。
    其餘一些官員則在喋喋不休。
    “改稻為桑之事,如今已經定下來了,我等精心策劃的局勢,被陛下分力破之。”
    “沒有傷著柳黨也就算了,卻沒想到還間接性幫了柳黨一個大忙,楊閣老,接下來我們該怎麽辦啊?”
    有官員出聲,言語之間充滿著無奈。
    本來他們的想法就是借助改稻為桑,一舉殲滅柳黨,卻不曾想到,弄巧成拙了,沒有傷害到對方也就算了,還幫了人家。
    畢竟按照女帝的布置,改稻為桑基本上是成了,要是有任何地方出現問題,層層追責下來,誰都跑不掉。
    “是啊,而且浙寧府也不知道是誰在背後搞事,竟然直接造謠,說我等護糧過程,中飽私囊,已經引起了百姓憤怒。”
    “寧王殿下遠在千裏之外,都已經發出告示,會親自檢收糧食,若發現有絲毫不對,送糧之人,當斬不誤。”
    “寧王此舉,是為民意人心,可苦煞我等,朝中大臣無數,可卻沒一人敢護送糧食,這叫什麽事啊?”
    又有官員開口,實在是無言以對,你要說貪汙了沒話說,可沒有貪汙,就被直接栽贓。
    誰還敢護送糧食啊,萬一真出了問題,誰擔當的起?寧王的威名擺在那裏,本身他跟朝中大臣就不太熟,占據一方為王。
    在寧王眼中,民心大過於朝中權臣,畢竟寧王手下的幕僚就是權臣,以後登基了,朝中的臣子,在他眼中算什麽東西?
    “唉。”
    “這般故意栽贓,還需要去想是誰嗎?”
    “借助百姓對官員的矛盾存疑,形成廣泛輿論,送寧王一場民意,這種計謀,也隻有柳閣老能做到了。”
    有官員出聲,直接將矛頭指向柳嚴明。
    然而首位上的楊寧沒有回答這個話題,因為他知道,柳嚴明不會這樣做,這樣做對柳嚴明來說沒有任何好處。
    他們收購了大量土地,雖然這一次付出巨大代價,將選址權重新奪回,可損失擺在那裏,柳嚴明自然巴不得朝廷監管力度小點。
    如若自己願意貪糧草,柳嚴明絕對是拍手叫好,這樣一來他就可以放心去貪了。
    政治本身就是如此,互相換子,敵人取了利益,自己也要取利益,所以柳嚴明絕對不可能來找自己麻煩。
    所以答案隻有一個,這暗中造謠的人,就是女帝,這是要把他們的路全部堵死。
    這樣一來的話,柳嚴明就不敢輕舉妄動,所有人都必須要安分守己的去做事。
    手段之高明,讓楊寧心中震撼無比,他現在真的很好奇,女帝怎麽會有如此智慧與手段。
    “姚廣雲當真有如此厲害嗎?”
    楊寧心中感慨,本以為女帝登基,他麵前的敵人隻有柳嚴明一個,卻不曾想到,還有一個姚廣雲躲藏在暗中。
    “大人,您說幾句啊。”
    “是啊,大人,您在想什麽?”
    此時,幾名官員再度開口,好奇地看向楊寧。
    “改稻為桑已成定局,就不要再說了。”
    “眼下最為重要的事情,則是大魏寶鈔。”
    楊寧開口,他說出自己的想法。
    的確,當大魏寶鈔四個字說出後,幾名官員頓時沉默了,對比改稻為桑,大魏寶鈔更加重要,這涉及到的利益,是改稻為桑的幾百倍乃至於千倍。
    “大人,之前我等的計劃,是鏟除柳黨,再推行大魏寶鈔,如今柳黨勢力絲毫未動,推行大魏寶鈔是否有些不明智啊?”
    有人開口,提出疑惑。
    其餘幾人也紛紛點頭,朝堂上有柳嚴明在,大魏寶鈔的推行,估計有些難了。
    “不。”
    楊寧搖了搖頭,望著幾人緩緩開口。
    “眼下剛好是大魏寶鈔推行的最佳時機。”
    “諸位知道,為何老夫會說動燕王與寧王支持李尚書嗎?”
    楊寧望著幾人,問出這個問題。
    此言一出,幾人不由皺眉,燕王支持李傑,這點他們知道是楊寧在幕後做的,可沒想到寧王也是楊寧拉下場的。
    這還真有些驚人。
    “應當是為了讓李傑得到選址權,既讓柳黨元氣大傷,又能完成我們最後的計劃?”
    有人出聲,可他自己也沒有絕對的把握,隻是順著意識去說。
    “不。”
    楊寧搖了搖頭,旋即站起身來,滿是溝壑的麵容上,滿是平靜。
    “朝堂之上,沒有人可以獨占好處,改稻為桑上柳黨仗著獨大,想要得到全部利益,所以他們差點付出血的代價。”
    “而老夫雖然請兩位王爺入場,看似是要將柳黨置於死地,可實際上就是為了推行大魏寶鈔。”
    “自選址權爭鬥愈演愈烈,柳黨下麵的豪紳世家,以及大魏諸多商行已經對柳黨產生了疑慮。”
    “陛下手段通天,讓所有人入場,以不變應萬變的方式,落實改稻為桑。”
    “看似柳黨損失慘重,可真正損失的人是誰?絕不可能是這批朝中官員,就是下麵的豪紳世家。”
    “柳嚴明擔不起這麽大的損失,隻能讓下麵人承擔,可人心終究是貪婪的,尤其是這幫商人,沒有絲毫仁義道德。”
    “他們受到波及,便會痛恨柳嚴明,不會徹底相信柳黨,所以大魏寶鈔若在這個時候推行。”
    “必然需要下麵人支持,可剛剛上了一次當的各地豪紳,自然而然會謹慎起來,同時改稻為桑又是柳黨眼下需要做的事情。”
    “他們既難以分心,又與下麵人產生隔閡,所以這對我等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隻要運用的好,便可將寶鈔重任牢牢握在手中,一旦掌握,燕王與寧王將毫不猶豫支持我等,甚至就連秦王都有可能放棄柳黨。”
    “爾等明白嗎?”
    楊寧緩緩出聲,將自己的想法說出。
    是的,政治鬥爭就是這樣,楊寧格外明白,一個選址權搞不死柳嚴明,可在這種情況下,他如此賣力的去支持李傑,就是因為‘大魏寶鈔’。
    這就是提前埋子,走一步看三步。
    當下,幾名臣子紛紛驚訝,仔細一想,頓時明了。
    --
    --
    今天還有四更,不過具體時間不清楚~也不管什麽更新字數限製了,拉到吧,不然一天兩更,我自己寫的也難受。
    順帶著求推薦票,滿一千張加一更,加的都會在周五、周六、周日更新,累積到周日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