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維持平衡,再打破平衡
字數:5319 加入書籤
“沒事,你細說。”
似乎是感覺自己有點較真,薑靈略微沉默,隨後讓許守雲細說一二。
“此計謀為攤丁入畝,操作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統計大魏良田,以田為單位納稅,不再以人口為納稅。”
“隻不過此計最大的弊端,就在於侵犯到了大魏所有官紳階級,那麽引來的阻力將無窮之大。”
“所以第一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其意便是,讓陛下表麵上推行大魏寶鈔,可私底下卻是在鋪展攤丁入畝,統計實際良田情況。”
許守雲說出第一步計劃。
“明白了,如同改稻為桑一般,迷惑群臣?”
薑靈點了點頭,詢問許守雲。
“對。”
許守雲直接回答。
“可派誰去呢?陛下手中沒有什麽值得信任之人,而且考察全國良田,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耗費人力,還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否則群臣百官發現,就麻煩了。”
薑靈提出疑惑,這個計謀還蠻簡單的,隻不過施行起來又是一個問題了。
“大人,您忘記了,陛下不是剛剛提拔了一群人嗎?”
許守雲出聲。
“宦官?”
薑靈頓時明白許守雲說的是那批人。
“對啊,這批宦官不剛好可以用嗎?”
“而且理由屬下已經想好了,隻需要陛下對大魏寶鈔產生一點質疑,認為民間貿易應當不需要寶鈔。”
“這樣一來,百官必然心急,因為民間貿易確實複雜,這是不爭的事實,可陛下這樣做也是情理之中,畢竟久居深宮,怎可能了解民間疾苦。”
“如此一來,百官獻策,陛下稍稍提出由戶部牽頭,讓宮內宦官出門跑一趟,看一看各地貿易,順帶著代帝巡視。”
“百官雖有些不情願,可麵對寶鈔之事,還是會選擇退步。”
許守雲開口,給出解答。
“明白了。”
薑靈若有所思,很快她似乎想到了什麽,不由看向許守雲道。
“也就是說,大魏寶鈔涉及到文武百官,按照改稻為桑的經驗,所有人都已經入局,他們都希望寶鈔推行,是不是這個道理?”
薑靈很快搞明白了關鍵點,根據改稻為桑的事情,做出總結。
“對,但也不是完全對。”
許守雲的回答讓薑靈充滿好奇。
“大人,所有人都希望大魏寶鈔推行成功,這點沒錯,但不意味著所有人都入局了。”
“什麽叫做入局?投入本錢才叫入局,不然的話,隻能說參與者。”
“改稻為桑為何能輕鬆拿捏眾人,其核心是因為柳黨提前購買良田,屬於投入了本錢,這才是真正的入局。”
許守雲給予解釋。
金融界有一句名言,懂得及時止損的人,永遠是贏家。
九成九的人都難以做到及時止損,就好比前世談戀愛一般,九成男女都不懂及時止損,最終的結果就是血本無歸。
朝中大臣,那個不是人精?
一個個都是老奸巨猾的狐狸,想要設局坑這幫人,不亞於登天之難。
千萬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所以正兒八經想要讓這群人上當受騙,那麽第一步就是要讓他們入局,隻有投了本錢,才舍不得走。
“明白了。”
薑靈若有所思。
“不過他們雖然沒有入局,但大魏寶鈔影響太大,百官都想要分一杯羹,故而提出一定的要求不算過分。”
許守雲認真分析,後者牢牢記下。
“那第二步呢?”
薑靈繼續問道。
“第二步,請君入甕,借力打力。”
“如若要施行攤丁入畝,必然會得罪所有官紳階級,所以必須要把他們拉到於我們一個陣營,這樣才能順利推廣。”
“大人,屬下的計劃很簡單,把大魏寶鈔的發行權,交給燕王即可,然後借助燕王的力量,去壓製柳黨。”
許守雲說出自己的計劃。
選擇攤丁入畝,就必然要與一切官紳階級對抗,沒有盟友肯定搞不定,所以必須要拉攏盟友。
而這個盟友,許守雲已經想到了最佳人選,就是燕王。
寶鈔發行權極其重要,秦王想要,燕王也想要,甚至遠在天邊的寧王肯定也想要。
把發行權交給燕王,這就是請君入甕了。
並且也拉來了一位強大的盟友,借助燕王的力量,去施行攤丁入畝。
“你的意思是說,發行權交給燕王,讓燕王成為眾矢之的,同時在宣布攤丁入畝,這個時候燕王必然會支持陛下,以此達成目的?”
薑靈開口,這是她的理解。
“不是。”許守雲搖了搖頭。
“將發行權給予燕王,讓他們爭鬥不是核心,最大的核心是,讓百官認為,陛下想要拉攏燕王。”
“以此打破朝堂的平衡。”
“大人知道為何改稻為桑,柳黨會被陛下牽著鼻子走嗎?”
“並非因為女帝之權,而是因為局勢平衡。”
“這樣說吧,朝堂一共有十票,秦王有兩票,燕王與寧王加起來三票,柳黨兩票,楊黨一票,李黨也是一票,皇帝天生就擁有一票,無法被替換,加起來一共十票。”
“可因為秦王支持柳黨,所以柳黨有四票,他就是朝中最大的黨派。”
“改稻為桑時,柳黨本身掌握絕對權力,可燕王與寧王加持之下,李黨擁有了四票。”
“楊黨按兵不動,這一票就作廢了,不會給李黨也不會給柳黨,如此一來,柳黨與李黨勢均力敵。”
“在這個情況下,唯一能動彈的人,就是大魏女帝,那麽她手中的一票就可以決定勝負。”
“這就是柳黨為何被女帝牽著鼻子的原因。”
“維持平衡,再打破平衡,以此掌握局勢。”
許守雲為薑靈講解局勢。
說實話這樣去解釋確確實實有點累,如果拿前世的按理,某幹媽就是這樣的。
大兒子給百分之五十的股份,小兒子給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當媽的隻拿百分之一的股份。
看起來是不是覺得當媽沒什麽權力,實際上抉擇權就在當媽的手上,當需要支持大兒子的時候,什麽都不做就行。
當需要支持小兒子的時候,將這百分之一給小兒子,事情就平衡了,目的達成。
至於為什麽不要百分之二,然後一人給百分之四十九,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一家人沒必要吃相這麽難看。
隻要讓兩個兒子知道誰才是當家做主的就行。
薑靈聽得津津有味,這些東西沒有人教自己,畢竟自己登基也比較意外。
“如今將發行權交給燕王,就是打破平衡。”
“明麵上來看,秦王有柳黨,兩者加起來四票。”
“燕王隻有一票半,在大魏寶鈔發行這件事情上麵,楊黨一定會選擇支持燕王。”
“這就是兩票半,如若加上陛下的一票,這就是三票半,擁有三票半的燕王,也勢必會拉寧王下水。”
“畢竟秦王掌握大魏寶鈔發行權,可不會在乎寧王死活。”
“這樣一來的話,燕王就擁有五票,而李黨這一票肯定不會再用了。”
“改稻為桑已經讓李傑嚐到了苦頭,而且縱然秦王手段滔天,拉到了李傑這一票,就達到了平衡局勢。”
“這個時候,主動權又到了陛下手中。”
許守雲開口。
“又回到陛下手中?十票不是已經分出去了嗎?怎麽又到了陛下手中?”
薑靈有點沒搞懂了。
“大人,當局勢最為平衡的時候,皇帝擁有額外的半票,這就是帝王之術,製衡之道。”
“朝堂當中,每個人都扮演自己的角色,皇帝要做的事情,其實隻有一件。”
“那就是竭盡全力的去製衡各方勢力,因為隻有勢力平衡的時候,他們才會依靠皇帝。”
“這是獨一無二的優勢。”
許守雲認真述說,聽的薑靈如癡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