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姚廣雲出場,三黨百官急了!

字數:5244   加入書籤

A+A-


    大魏京都。
    朝堂之上。
    百官站立。
    此刻為首的位置多了一個人,正是姚廣雲。
    “……,新設一部為財政部,命姚廣雲為財政尚書,負責寶鈔一事,組建……”
    太監的聲音,在朝堂之響起。
    “謝陛下。”
    姚廣雲拜謝一聲,這才站起身來。
    朝堂百官,注視著這一切。
    見證著一個草民之身直接晉升到尚書一職,心中也是感歎不已。
    但偏偏卻沒有一個人心中有嫉妒之心。
    若是換做其他人,百官別說嫉妒了,恐怕立馬會有人直接當場參一本,有違大體,不合體製。
    但這人卻是姚廣雲,先帝當年多次邀請當宰相,人家都拒絕。
    這一次,若不是因為寶鈔之事,恐怕人家也不會入朝為官。
    有的時候,這人比人就氣死人。
    自己兢兢業業,想要往上爬,求之不得的官位,在人家那裏,唾手可得。
    “姚先生,寶鈔之事百官爭議多日,你作為財政尚書,可有什麽好的建議?”
    薑靈出聲了。
    這本就是計劃之中的事。
    早在數日前晚上,就已經秘密會見了要廣雲。
    兩人商議了許些事情。
    而且這一次見麵,是東廠之人安排的。
    做到了真正的秘密。
    東廠的能耐,開始彰顯出來了。
    薑靈的心中也是滿意萬分。
    果然手中有著一股自己的勢力,辦任何事情,都要事半功倍。
    “回陛下,微臣剛接手財政尚書一職,尚未理清頭緒,還請陛下給微臣數日,到時給陛下一個答複。”
    姚廣雲輕聲說著,不急不緩,一點都不著急。
    表現的十分淡定,仿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般。
    和這幾日朝堂上劍拔囂張格格不入。
    果然,隨著姚廣雲這話一說出口。
    朝堂上就有官員坐不住了。
    當即就有一官員開口道:“陛下,微臣認為,寶鈔之事,事關重大,浙寧府知府王先鴻大人,有著多年經驗,而浙寧府商會繁華,有經驗處理各種事宜,可負責商會一則之事。”
    好家夥,朝堂上的人被幹的差不多了,開始舉薦各方大員了。
    開口說話的是柳黨一派的官員,這王先鴻也是柳黨的人。
    現在朝堂爭鬥可以說是白熱化,壓根不在意那麽多。
    管他是什麽人,適不適合。
    隻要是自己人,總會找個強大的借口和理由,舉薦上去。
    就比如這個浙寧府知府王先鴻。
    在百官中的風評,差的一塌糊塗。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說的就是他。
    有過之而不及。
    而柳黨官員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姚廣雲的話。
    沒錯,不僅僅是柳黨,楊黨,李黨都急了。
    姚廣雲可是被先帝稱之為帝師之才的大能。
    他說數日那就是數日。
    那個時候如果姚廣雲真的拿出一個可行策略的時候,寶鈔之事可還有他們的份?
    所以,不得不急。
    畢竟姚廣雲的名聲太厲害了。
    他們是真相信姚廣雲,有這個本事。
    “陛下,臣不同意,浙寧府知府王先鴻大人,多次被人狀告貪汙受賄,搜刮民脂民膏,吏部多次收到他人舉報。就連大理寺都有王先鴻大人的卷宗。”
    “臣懇請陛下調查此事。”
    朝堂之上,當即就有楊黨官員站出來出聲。
    然而還沒有等薑靈反應。
    朝中的大理寺丞也開口道:“陛下,最近大理寺接收的官員案卷實在是太多了,我們根本忙不過來。就算是督察院全員配合,也還有諸多的案卷沒有人手調查。”
    大理寺丞一臉的無辜,叫苦。
    也確實如此,這陣子,朝中這麽多的官員,被牽扯其中。
    而且還特麽的不允許用刑,不允許下獄,隻能去調查。
    你要說一兩個還好,這特麽的幾十個,這怎麽玩?這怎麽弄?
    三黨派的人都有,寶鈔之事的爭鬥,誰也不知道最後是誰贏。
    這要是把勝利的那一方人馬給幹掉了。
    那最後,不就是秋後算賬嗎?
    寶鈔之事怎麽著也跟自己無關,利潤再大自己大理寺也搭不上邊。
    好事自己沒有,壞事自己全背鍋。
    大理寺丞此刻就是如此心情。
    “周大人別急,事關諸多大人的清白,這事還得麻煩你親自把控。”
    薑靈開口說著。
    表麵上一臉的為伱好,實則心中樂開了花。
    契機來了。
    終於來了。
    “陛下,不是微臣不願意,是真的人手不足啊!微臣也怕耽擱了這麽多大人的清白。”
    大理寺丞周陽一臉委屈。
    在朝堂上哭喊著。
    一切都是為了大人們的清白,真不是我不願背鍋。
    當然,後麵這句話,肯定不敢說。
    但在場的官員,心中都清楚明白的很。
    這大理寺周陽,就是個老油條。
    門清的很。
    原本三派在大理寺中還有幾個暗線,五大大理寺司徒中,柳黨有兩個,楊黨有一個,李黨也有一個。
    但問題是,這周陽太狠了。
    直接鎮壓。
    說是調查,還朝中大臣的清白。
    實則是全程躺平。
    壓著所有的案卷,一個也不調查。
    你說調查難?
    特麽的,我都把對方的所有證據,人證物證,狀告,全都給你了,這還調查難?
    沒錯,雖然有一部分是冤枉的。
    但其實被卷入其中的官員,就沒幾個清白的,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存在。
    甚至有幾個官員,那是罪行累累。
    放在平時,那是直接斬立決的罪行。
    可偏偏,朝中幾十個官員被調查了。
    愣是一個結果都沒有。
    三黨官員,對周陽那是又愛又恨。
    其感情糾結的比三角戀還糾結。
    “周大人,朕允許你指揮督察院,刑部,南北鎮府司所有五品以下官員配合你的調查。”
    “如此就能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薑靈開口說著。
    這正是她想要的結果。
    東廠之人,深入六部,以及朝堂各個部門衙門。
    其中,在最開始之初,以六部為主,進去的人數最多。
    但伴隨著改稻為桑之後,愈多的太監從宮中被派遣出來。
    那個時候,朝中百官的注意力都在改稻為桑和寶鈔之爭上麵。
    根本就沒有人去在意東廠官員的派遣。
    所以,現在,督察院,南北鎮司府中,有著大量的太監。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