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柳嚴明的等待,秦王的決定!(求訂閱,求月票!)

字數:4889   加入書籤

A+A-




    大魏京都的這一夜,注定是不平靜的。
    夜色已然降臨。
    原本應該宵禁的街道上,卻來來往往有著諸多拿著文書手諭的官員,在匆匆行走著。
    朝堂三黨派的官員,在傳遞著消息。
    巡邏的守衛,在檢查了數個官員之後,直接開啟擺爛,但凡看到急匆匆,身著華貴服飾的人,都不予理會,查都懶得查了。
    很明顯,三黨派人士,正在消化大楚王朝半聖即將到來的消息。
    柳府書房當中,數名核心成員,此刻點燈夜談。
    “我們必須要趕在半聖來之前,徹底掌控寶鈔一事。”
    一名官員開口說道。
    語氣凝重且嚴肅。
    書房中此刻無比的安靜,足足過去了數個呼吸的時間,才有人開口接話。
    “財政一部的尚書已經確定為姚廣雲,就算我們拿下了大部分的關鍵位置,想要徹底推行寶鈔一事,那也得最少半月的準備時間。”
    “半個月的時間可能不夠,最少也要二十天。”旁邊一人開口皺眉道。
    “也就是說,留給我們的時間,隻有十天了,十天之內,必須擊垮楊黨和李黨,讓陛下做出決定,推行大魏寶鈔。”
    “難度有點大,楊黨李黨這些日子在朝堂上可以說是寸土必爭,不留任何餘力。畢竟大家都清楚,誰掌握了大魏寶鈔,誰就掌握了朝堂的話語權。他們不會甘心將大魏寶鈔讓出來的。”
    柳嚴明端坐在首位,一言不發,聽著核心成員的商議。
    “商會那邊聯係的怎麽樣了?”柳黨二號人物嚴嵩開口詢問。
    當即就有官員開口回應道:“已經拿下四家商會,剩下的四家商會還在觀望,不過我覺得,八家商會都在觀望。寶鈔沒有定下結論,沒有確定花落誰家,他們隨時會反悔。”
    “很正常,一群唯利是圖的商人,見風使舵是他們最擅長的事情,朝堂上咱們的爭鬥早就天下皆知了,隻不過是大家都在觀望,看誰能贏罷了。”
    “這群該死的商人,看來到時候要好好敲打敲打。”
    眾人回應著,嚴嵩沉默了片刻,開口道:“商會暫且不急,回頭等寶鈔之事穩定下來,有的是辦法收拾他們。”
    “李黨那一派和朝中那些儒家關係很不錯,半聖的到來,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朝堂的局勢,到時候,哪怕使盡渾身解數,恐怕也無法把握局勢。”
    嚴嵩皺著眉頭開口分析著。
    李黨是中立派,在大魏朝堂上是最弱的一方。
    原因全在於他們大多數是為儒生。
    儒家雖分兩派,但兩派並非生死仇敵,隻是理念有所差異罷了。
    平日裏,李黨就和儒家走的很近,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不怎麽接觸權貴世家,所以在朝堂上才勢弱。
    現在大楚王朝的半聖要來,還是在這個關鍵點上,就由不得嚴嵩多想。
    “王爺那邊可有回複?”
    一直保持沉默的柳嚴明,開口說話了。
    話音落下,旁邊一名官員就立馬回複道:“還沒有!”
    這名官員回答後,忍不住的再次開口道:“柳老,王爺回複慢是應該的,畢竟南北鎮府司是王爺的根本,不會這麽輕易應承下來的。”
    “那就繼續等。等王爺回複。”
    “柳老,以王爺的性格,恐怕不會答應,要知道,王爺是最守規矩的人,也是……”
    “我們隻能等,現在是宵禁時間,外麵大街上除了巡邏士兵外,就隻有拿著手諭的同僚,我們任何一個人隻要出了門,踏上大街,楊黨和李黨就立刻會知道消息。”
    柳嚴明打斷了對方的話語,接著開口說道:“如果我們出現在秦王府,那南北鎮府司的任何舉動,都毫無意義。”
    “這麽點時間,足夠他們猜測到我們的目的,也足夠他們做出反應了。”
    這名官員說的意思,柳嚴明自然清楚,早在一個時辰之前,大楚王朝半聖到來的消息傳遍京都的時候,他就意識到事情出現變數了。
    當即就修書一封,讓人送去秦王府。
    書信中的內容也很簡單,那就是動用南北鎮府司的力量,直接下狠手,將楊黨李黨官員直接拿下。
    沒錯,一件事情爭鬥到矛盾最激烈的時候,絕對避不開武力解決這條路。
    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果的路。
    罪名,他們有,捏造就是。
    直接讓南北鎮府司越過刑部案卷,越過大理寺調查,直接緝拿楊黨李黨官員。
    等到明日朝會結束,一切都落下定奪。
    確定寶鈔之事落下帷幕,然後再去收尾這些事情,到那個時候大局已定,就算楊黨李黨,不,就算燕王和寧王想要發難,也不足為懼。
    但秦王卻一直沒有給回複。
    從柳府到楊府路程,不過半盞茶的時間。
    一個時辰足夠十二個來回了。
    很明顯,秦王在猶豫。
    對此,柳嚴明也沒有意外。
    為官這麽多年,他很清楚秦王的性格。
    秦王是最講規矩的人。
    這種時候,動武力,事成還好,但一旦事情失敗,那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燕王和寧王可不是吃幹飯的,一直在死死的盯著秦王,誰讓秦王勢大呢?
    然而哪怕知道這些,柳嚴明還是出了這麽個主意,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整個大魏京都,當下有執法權的隻有四個地方。
    第一個是刑部,但刑部並非柳黨完全掌控,裏麵還有楊黨,李黨的人。
    這個時候動用刑部,事情根本就辦不好,所以壓根就不考慮。
    第二個是大理寺,但大理寺丞周陽是典型的老油條,他柳嚴明根本沒有能耐指揮對方,別說他柳嚴明了,就算秦王親自出麵,也不好使。
    第三個是東廠,但東廠是陛下的勢力,避開還來不及,怎麽可能會讓東廠出手?
    所以,唯一的選擇就是第四個,南北鎮府司。
    南鎮府司的負責人是趙幽明,秦王的心腹,跟隨秦王多年,絕對可靠。
    北鎮府司的負責人是秦王世子秦斐,那就更不用多說。
    隻要南北鎮府司一起出手,絕對能成功。
    至於後果,那就是不符合程序,和破壞朝堂規矩。
    而秦王所顧忌的就是後者,破壞規矩。
    秦王作為攝政王,大魏十二營所掌兵權並沒有燕王和寧王多,但卻是三王之中勢力最為強大的地方,就是他守規矩。
    以規矩拉攏了大魏大部分的權貴世家。
    讓這些權貴世家聽從秦王的指揮,如今要他親自打破規矩,難免不猶豫。
    書房之中。
    陷入了短暫的安靜。
    柳嚴明端起桌上的茶杯。
    茶水早就已經涼了。
    但柳嚴明還是按照茶道,拿起茶蓋,輕輕撥動茶葉,然後輕輕抿一口。
    時間也在這其中一分一秒的過去。
    直到片刻後。
    一名官員,腳步匆忙的走進書房。
    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開口道:“柳老,王爺回信了。”
    雙手將書信遞給柳嚴明。
    這一刻,書房的安靜被打破,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這名官員雙手遞出的書信,神情肅然。
    兩更,求訂閱和月票!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