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身份位置不同,看問題的方式也不同!

字數:5587   加入書籤

A+A-




    京都燕王府。

    燕王巡查軍營結束,今日回到京都。

    剛一回來,屁股還沒有坐熱,王府就迎來幾位朝堂要臣。

    書房中。

    “寶鈔之事到底是怎麽回事,楊大人你仔細說說。”

    沒錯,來府衙的正是楊寧和李傑兩人。

    楊黨李黨的負責人。

    當得知燕王回來的第一時間,他們兩就默契的趕了過來。

    “姚廣雲不是寧王的人,他是假投誠,他和陛下設局,把大家都坑進去了。”

    楊寧停頓了一下,組織了下語言,緩緩的開口說道:“寶鈔之事隻不過是陛下遞出來的刀子,陛下真正的意圖是攤丁入畝,我們現在就被這把刀子給架在脖子上了。”

    楊寧心有不甘,但是眼前的局勢卻沒有任何的辦法。

    一旁的李傑,聽到這話,也是點了點頭。

    堂堂大魏朝堂三大黨首之一,結果卻被人耍的團團轉。

    可以說這是人生上的敗筆。

    也是為官幾十年的黑曆史。

    “姚先生是假投誠?”

    燕王聽聞,心中一驚。

    他並沒有去在意寶鈔之事,而是將注意力放在姚廣雲這個信息上。

    寶鈔之事雖說能聚天下之才,但站在他這個位置,他反而看的更加清楚。

    寶鈔之事對於大魏來說,並不算好事。

    但凡有點野心的人,都不會將此事做的過分。

    道理很簡單,誰也不想接手爛攤子。

    如果不是因為寶鈔之事能牽扯到那個位置的爭奪,為那個位置蓄勢,他絕對會選擇反對。

    這一點,秦王,乃至寧王,都是如此。

    這也是為什麽,寶鈔之事到了現在這個地步,秦王一句話都沒有說。

    能成最好,不能成,也無所謂。

    “肯定是假投誠,不然他怎麽會配合陛下布局?”

    旁邊的李傑,肯定的點頭說道。

    但燕王並沒有出聲。

    聽完之後,開始保持沉默。

    “王爺,接下來咱們怎麽辦?”

    開口詢問的是李傑。

    雖然李黨背後是寧王,但寧王遠在邊疆,此事寧王和燕王結盟,作為朝堂勢力最弱的黨派,李傑表示自己很累。

    真的很累。

    這一次,寶鈔之爭李黨可以說是損失慘重。

    柳黨出動南北鎮府司的時候,可以說是對著自己這一派的官員使勁造。

    造了一個造二個,接二連三,不停的造。

    當初第一天朝會的時候,自己這邊的官員,就直接下馬三個。

    連著來。

    而楊寧則穩重幾分。

    他並沒有開口詢問,雖然這一次來燕王府的目的是一樣的,但既然李傑已經開口詢問了,自己自然就不用開口了。

    畢竟這種掉份的事情,一個人開口就夠了。

    “目前的局勢,隻能先配合進行攤丁入畝。”

    燕王沉思了許久,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

    在他眼中,和朝堂官員看待問題的方式不一樣。

    攤丁入畝在他看來,這是好事。

    如果是平時推出,他自然會拒絕。

    但目前這種局勢,他會選擇支持。

    因為,他不相信姚廣雲假投誠。

    擁有帝師之才的人,怎麽可能會和朝堂官員那麽短視?

    既然選擇了輔佐寧王,那麽肯定不會讓寶鈔之事推行下去。

    當初他收到寧王的飛鷹傳書後,就已經猜到了這一點。

    姚廣雲很有可能,會在半途之中,掐斷大魏寶鈔。

    隻是沒有想到,會這麽快,還沒有開始就直接給掐斷了。

    換成了攤丁入畝。

    不過這樣也好。

    攤丁入畝這種千古良策,才能讓大魏健康的維持下去。

    甚至越來越好。

    畢竟誰也不想接手一個爛攤子。

    “配合陛下搞攤丁入畝?”

    李傑聽聞愣了一下。

    這不是得罪人嘛?

    真的要這樣做嗎?

    “不然還能怎麽辦?你要想想我們還有那麽多同僚在牢獄之中。”

    一旁的楊寧,看到了燕王的神色,已經大概猜測到了燕王的想法。

    所以才回應李傑。

    “你們按照姚先生的計劃進行吧!配合好姚先生,攤丁入畝實數千古良策,一旦貫徹下去,對大魏有利。”

    燕王想了想,開口補充道。

    “明白!”

    楊寧回應。

    果然和自己猜測的一樣。

    對大魏有利!

    僅僅這一點,就足夠了自己的猜測。

    隨後,書房中三人並沒有多聊。

    簡單的交流了幾句後,楊寧和李傑就告辭。

    走出燕王府,李傑終於忍不住心中的狐疑,開口詢問道:“楊大人,伱說王爺到底是怎麽想的?怎麽讓我們配合姚廣雲呢?”

    在他看來,攤丁入畝確實是良策,但策略再好,也得看手下官員配不配合。

    大魏這麽大,三十六省地廣遼闊。

    一道聖令下去,經過重重傳達,很有可能就變成另外一個意思。

    攤丁入畝這可是傷害到氏族權貴的利益。

    現在誰家不是良田千畝起步?

    原先是按人頭繳稅。

    現在按照良田數量繳稅。

    這兩者區別大了去了。

    這要是真的完全按照政策實行,得虧損多少錢。

    “李大人,攤丁入畝可是千古良策,對大魏比寶鈔發行有利多了。”

    楊寧認真的開口道。

    “我知道,但是……”

    李傑聽聞,還是沒有明白過來。

    楊寧看到這一幕,無奈的搖了搖頭,打斷了李傑的話:“李大人,我問你幾個問題。”

    “楊大人請問!”

    李傑出聲。

    “寶鈔之事後期,攤丁入畝之策時,秦王為何不出聲?”

    李傑聽聞,當場就愣住了。

    要知道,當時朝堂上,秦王可是參與的。

    但是卻一句話都沒有說,以至於諸多百官都忽略了他的存在。

    “柳黨一派,籌劃寶鈔之事二十餘年,可謂是苦尋良久,當日朝會,姚先生發難,柳嚴明卻壓根沒有朝秦王開口過一句話。”

    楊寧歎了口氣,停頓了一下,繼續開口詢問:“你再想想,剛剛我們說姚先生是假投誠,燕王為何直接否認?”

    聽著楊寧的話,李傑當場愣住了。

    他雖然沒有明白,但並不是說他是傻子。

    隻是一時間思維局限在了朝堂鬥爭上。

    此刻,經過楊寧這麽提點。

    要是還不明白,那就真的是傻子了。

    “楊大人,你是說……”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