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縱橫四句!

字數:5048   加入書籤

A+A-




    楚國子以平待禮遇,把許守雲請上講壇。

    許守雲也不怯場,神情泰然自若地走到楚國子對麵的那張書案後,輕鬆坐下。

    “楚半聖大人,您覺得,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許守雲決定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他沒等楚國子開口,率先提出論點。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向,習相遠。”

    楚國子毫不猶豫地答道:

    “《三字經》裏早就定論,人生下來,當然是性本善!”

    這個小家夥為什麽會提出這樣的論點?

    難道他想闡述人性本惡?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許守雲正襟端坐,目光平視著楚國子,侃侃說道:

    “立什麽樣的誌,就是什麽樣的人。”

    “昨日衣蟒戴玉,眾人皆說榮光。可脫衣就寢,依然還是那身骨頭,何曾添得分毫?”

    “所以,榮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人一定要經曆一番不同平時的劫難,方能脫胎換骨,成為真正能解決問題的人。”

    “空想而不實踐,就是一場空。”

    “百善孝為先,孝不用學,它就是發自人良知的行為。”

    “這世間最真的孝,就是不讓父母擔心。知道了這一點,你就知道怎麽孝敬父母。”

    “良知,就是人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斷力。”

    “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

    “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

    “心如明鏡,物來則照。不要刻意去求索。”

    “隻要時刻拂拭自己的內心,讓良知不被人欲遮蔽,你就是賢達。”

    “所以,道不在經義典籍書體中,道就在我們的心中。”

    “心中有個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所以一切道理都在心上,此謂:心即道。”

    “天理也是在心中。但由於世俗的浸染和自己不注意修心,天理雖然沒有離開心,卻被蒙蔽了。”

    “一個意誌力不堅定的人,生活一個肮髒的環境中,天理就很難顯現。”

    “世人因為不知道‘達到至善’的關鍵在於我們自己的心,以為天下的萬事萬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蓋了評判是非善惡的標準,使‘心為統帥’的簡單道理變得支離破碎,四分五裂。”

    “知行合一,知是良知,也就是內心,行是實踐,知與行是體的。”

    “道就在心中,但必須去事上練。隻有去實踐了,才能更深刻地體會你所想的道。此兩者是不可分的,正如知行合一一樣。”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也就是伱的內心。”

    “你的內心告訴你什麽時候該做什麽事,那就去做,不必顧慮,不必計較。”

    “所以,我們內心的良知,就是應對萬事萬物的法寶,無須去外部尋求任何幫助。”

    “心即是道,道即是心,修道修的就是你自己的心!”

    “心不純粹,道就模糊。道模糊了,人的路就走歪了。”

    說到這,許守雲站起身,緩步走到講台前邊,環視了台下上萬學子,神情莊重肅穆地大聲說道:

    “無論任何時候,遇到任何事情,請先正視你們的內心!審視你們的良知!”

    “惡,並不可怕。知惡為惡,才可怕!”

    “我大魏是病了,是因為人的良知被蒙蔽了,天理無法彰顯。”

    “身為大魏年輕一代人,我們怎麽辦?”

    “隻有從我們自身做起,知行合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隻有這樣,我等方能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如此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本督就不信不能把你楚半聖思維搞混亂。

    學識積累越豐富的人,越容易鑽進死胡同。

    楚國子臉上的表情,原本隨著許守雲說出的一條條心學而不斷變幻。

    他的氣機也隨著心境的變化時而平和,時而淩厲。

    直到許守雲最後兩句入耳,楚國子長身而起。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楚國子踏一步,說一句: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最後一個“下”字落音,楚國子突然張嘴噴出一大口鮮血。

    “錯了!”

    “我之前尋的道,錯了!”

    隨著又是一大口鮮血吐出,楚國子身上的氣勢忽然一斂。

    “哈哈哈!”

    “我終於找到屬於我的道了!”

    楚國子顧不得嘴角還有血漬沿著下巴胡須往下滴落,雙手抱拳,對著許守雲深深一拜。

    “多謝小友今日賜教,為我破去心中賊,讓我證道!”

    許守雲當仁不讓地受了楚半聖這一拜。

    “恭喜楚大哥正心明道。”

    既然你稱我為小友,我叫你一聲大哥,沒毛病。

    “改日,楚某再來找小友論道!”

    楚國子說完,騰身而起,朝著大楚所在方向,踏空而去。

    楚國子突然閃人,並沒對一片平靜的廣場造成什麽影響。

    因為,現在所有人,包括姚廣雲、柳嚴明、柳守仁、楊寧、李傑等三黨大員在內,此刻全都內心激動地向著許守雲行注目禮。

    許公公真是大才啊!

    他們這些人被楚國半聖說得一個個全都啞口無言。

    但是,楚國半聖卻被許公公說得隻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最主要的是,楚國子的道,好像被許公公破了!

    楚國子準亞聖的修為,剛才明顯一連跌了好幾個小境界。

    先不管楚國子是不是真的聽了許公公的道,找到了真正屬於他的道。

    至少,現在楚國半聖心虛逃了!

    我大魏贏了!

    “為天地立心!”

    這時候廣場中的一個年輕儒生站起來,振臂高呼。

    “為生民立命!”

    一個接一個的科舉士子站起來,齊聲大喊。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上萬人不約而同的呐喊,仿佛匯聚成一道滾雷,在清山儒院的上空炸響。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