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我楊寧有這個機會!
字數:5046 加入書籤
楚國半聖敗走,最開心的當然大魏朝堂吏部官員。
明天就是殿試舉行之日。
朝廷對今年的全國人才舉試大考,是寄予了很大希望的。
為此,陛下特意給吏部劃撥了三千萬兩銀子。
若非許督主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出其不意破了楚國半聖的道心,使得楚國半聖一行人不得不中止了他們針對大魏儒門的陰謀,大魏今年的科舉,絕對會成為全天下的笑料。
身為吏部尚書,李傑對許守雲的感謝之心,在大魏朝堂所有官員當中,算得上是最真誠的。
從清山儒院回府後,李傑什麽人都不想見,獨自一人把自己關在書房中。
望著牆上掛著的“經世致用”四個字,李傑不斷地反省。
良知!
我的心中還有良知嗎?
我李傑現在還關心過全天下衣不蔽體、吃不飽飯的窮苦人嗎?
從什麽時候開始,民心和民意,竟然成了我們這些朝堂大員玩弄權術的工具了!?
儒家胸懷天下,心係蒼生。
曾經的初心,早已蒙塵了。
書越讀越多,腦子卻是越來越糊塗!
官越做越大,心中的良知卻越來越模糊!
李傑啊李傑!
我看你這麽多年的書,全都讀進屁眼裏去了!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許公公真是儒學大才也!
李傑認真梳理了許公公今日在講壇上對楚國半聖說的所有話。
然後他發現,如果能把許公公關於心和良知的觀點歸納總結,再加以係統的論證,完全有可能在當今儒家各個學派另樹一幟,開宗立派!
開宗立派,那可是亞聖才有的資格!
李傑現在還不知道柳嚴明、楊寧之流有沒有發現此中的奧妙,但他能肯定一點,絕對不能讓柳嚴明、楊寧搶了這個先機!
想明白這一點,李傑不再猶豫,當即更衣出府,帶著重金重禮,前往東廠拜會許公公。
……
清山儒院。
內院一間議事房中,柳嚴明和族叔柳守仁正在密談。
在拆講壇的時候,柳守仁征得許公公的許可。
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縱橫四句,改成了清山儒院的新醒世恒言。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成了清山儒院新的教學指導方針。
作為回報,清山儒院除了給東廠捐贈白銀一千萬兩,特聘許公公為清山儒院榮譽教習,另外還給了許公公一個特權:
清山儒院珍藏的所有半聖、亞聖、文聖手紮標注,無償對許公公開放。
隻要許公公想讀書,隨時隨地可以來清山儒院一覽院中所有藏書。
“仁叔,我反複仔細地品讀了許公公說的‘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句話。”
柳嚴明眼放精光地低聲說道:
“我越品越覺這句話像是一個學術總綱!”
“這個觀點,在所有的儒家經義釋要典籍當中,從來沒有人提及過。”
“我覺得,許公公很有可能總結出來了一門新的儒家學說!”
這絕對是可以開宗立派的學術總綱!
柳家要是能創立一門儒家新學,無疑就能在當今天下儒門,奠定不可動搖的崇高地位。
一旦這個地位確立,我柳黨還跟楊黨、李黨爭個屁啊!
屆時,柳黨就不是柳黨了,而是柳派!
“嚴明,你一定要想辦法多跟許公公走動。”
柳守仁深以為然地點頭說道:
“儒院這邊,我也會派人常去東廠向許公公請教。”
“你說得非常對,‘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一門儒家新學的總綱!”
“而且這門新學,之前在儒門當中從來沒有人想過。”
“悟通了這門新學,絕對能誕生一名文聖!”
當年驅逐孫良這件事,已經在儒院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柳家必須抓住許公公新學這個機會,因勢利導,變不利為有利!
孫良的惡意誅心言論,很可能給大魏儒門換來一門新學。
等到我柳家儒門新學創立之日,大楚儒門想來一定會悔不當初。
……
李傑、柳嚴明都在謀劃。
楊寧這位當朝內閣大學士,當然也不會閑著。
回府後,楊寧在書房中把隨從在論戰現場記下的“許公公語錄”,親自動筆,重新書寫了一遍。
抄完後,楊寧又把“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為統帥”、“知行合一”摘錄下,再次屏心靜氣,換上宣紙,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
心,就是良知。
為天地立心,立的是良知。
許公公的話,基本上都是圍繞心和良知展開。
這是許公公獨家的心學啊!
這個結論一經得出,楊寧頓時一怔。
隨即,楊寧一雙老眼大放異彩。
心學!
許公公創立了一門儒家新學,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儒門學派!
我的老天爺啊!
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件。
許公公如此年輕,居然在想著要在儒門開宗立派。
難怪他能以小小年紀,說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宏願。
哈哈哈!
老夫懂了!
老夫悟了!
天下儒門當有新學,是謂心學!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就是這門心學的總綱!
這一刻,楊寧身上的儒家正氣陡然釋放出來,並迅速攀升到大儒大圓滿的境界。
隻差一步,楊寧就能成為大魏儒門新半聖。
楊寧很快收斂身上的氣勢,重新回歸平靜。
他知道,之所以沒能突破成為半聖,不是他的儒家正氣不夠純正,也不是積累不夠,而是他對剛剛領悟的“許公公心學”還差一點點火候。
解鈴還需係鈴人。
我楊寧此生能否成就半聖,甚至是亞聖,機緣就在許公公身上。
“來人!”
楊寧衝門口沉聲喝道:
“馬上備重禮厚禮,老夫要去東廠,親自拜會許公公!”
許公公身上殘缺,即算開創了一宗儒門新派新學,此生也無緣亞聖、文聖。
但是,我楊寧有這個機會!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