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道分真偽,神通自然分大小

字數:4330   加入書籤

A+A-


    楚國和魏國之間肯定要打一仗。

    許守雲對此一直都有著清醒的認識。

    目前的大魏就好比唐朝晚期,楚國相當於吐蕃王朝,景國則是回鶻汗國。

    南方的蠻族王庭,北方的韃靼部落,包括東部的東倭王國,對大魏王朝都隻是癬疥之疾。

    有時候痛,有時候癢,但並不足以致命。

    大楚和大景這兩大王朝才是真正具備吞並大魏王朝實力的強敵。

    以大魏王朝現有國力和戰爭潛力,肯定不是楚國的對手。

    因此大魏的有識之士一直在采取聯景抗楚的外交策略。

    大景王朝也知道楚國正值武運昌隆的強盛巔峰,跟楚國硬頂肯定會吃虧。剛好大魏王朝涎著臉跑過來當舐狗,大景朝廷自然也就半推半就,跟大魏王朝結成聯盟。

    憑心而論,如果大魏國力強大的話,大魏在這片大陸上所處的地緣位置其實是最好的。

    大魏背靠大陸,東部有著漫長的海岸線。若是能開海運打開貿易通路,商路要比大景和大楚都便利多了。

    不論是儒道、武道,還是其它諸道,都不是這片天地的根本。

    用現代社會來理解,道,就是科技。離開人類,科技就會回歸自然。

    因此,蒼生萬民,才是這片天地的根本。

    對於如何盡快加強大魏王朝的經濟增長速度,提升民生幸福指數,許守雲心中早就有了一攬子解決計劃和實施方案。

    隻要大魏不主動去挑戰大楚王朝的底線,有天下儒門這塊金字招牌在那拄著,楚帝是不太可能輕易發動對大魏的全麵戰爭的。

    “姚先生,大楚儒門應該也不會是鐵板一塊吧?”

    許守雲像是胸有成竹地輕鬆笑道:

    “我就不信,大楚的儒修會全跟楚敬賢是一條心。長生大道,才是我輩修行者篤誌力行的永恒大道。這也是修行界的大勢所趨。”

    “那些不想我許守雲補全儒道的人,我估計他們是擔心儒門天下獨尊的格局被打破,有損他們現有的既得切身利益。”

    “既然他們想當井底之蛙,那就讓他們當好了。儒門之所以能淩駕其它各門之上,諸道不顯是一個原因。”

    “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玄門、佛門、魔門、邪宗、妖鬼左道等諸宗諸派各行其事,各自為政,各有打算,一直就是一盤散沙。”

    “而現在,為了讓諸道顯聖,我可以把玄門、佛門、魔門、邪宗、乃至妖鬼左道都聯合起來,並擰成一根繩。

    姚先生,你覺得這麽一股巨大無匹的力量,儒門真能抗衡嗎?如果我不是儒道的代言人,憑借這股力量,滅了儒門都有可能!”

    焚書坑儒,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雖然不在這片天地,但發生生焚書坑儒的那個世界,百家齊鳴,諸道之爭遠比這個世界更複雜,更難搞。

    始皇大帝能做到,沒準我許守雲也行。

    儒道隻是文道的一部分,而文道也隻是人道的一個組成部分。

    人皇大道,各大王朝現在連邊都沒摸到。

    儒門輔佐各大王朝凝氣運,聚國勢,連凝聚誕生氣運金龍都不得其法,隻搞出了幾塊所謂的氣運祥雲。

    嗬嗬!

    小道爾。

    隻不過,這個秘密,本督現在誰都不告訴。

    現在的儒修,凝氣入體,進入凝氣境,也就能稍微強身健體。

    進入修身境,隻能領悟一個“三省吾身”的被動技能;

    到了養性境,同樣隻有一個“仁者無懼”被動技能。

    隻有修成知意境,才會從各種聖言恒言中領悟出一到兩個主動攻擊技能。

    明悟境後,主動技能和被動技能二選一,可以增加兩個技能。

    行聖境,才可以掌握主動技能和被動技能各四個。

    大儒境,所有技能凝合成一個“言出法隨”小神通。

    大儒的悟性越高,從聖言恒言中領悟出來的“言出法隨”小神通術法凝聚度越厚實,覆蓋的範圍也越廣。

    半聖境,則是領悟出“言出法隨”小神通的意境,形成不同形態的領域。比如劍意、刀意、拳意等等。

    到了這個層麵,諸道萬法基本上就萬流歸一了。

    亞聖境,指意境的領悟掌握達到六成以上。

    文聖境,則是某一個意境修成大圓滿。

    這是這片天地的儒修自古以來形成的一個修行體係。

    他們不知道的是,如果儒道補全,凝氣境的儒修就能領悟一個主動或被動技能!

    隨著修為境界的突破,對儒道的理解和領悟越深,各種技能、小神通、大神通都能領悟性或者創造出來。

    數量上,隻有你的浩然正氣積累足夠充沛,理論上可以不受限製。

    許守雲可以肯定,隻要他把儒道補全後給儒修帶來的諸多小神通和大神通公布出來,跟著楚敬賢、魏崇德之流一條道走到黑的人,絕對會是極少數。

    姚廣雲見許守雲兩個眼珠子滴溜溜轉個不停,便知道這家夥手中肯定握有底牌。

    “許督公,老夫心中一直有個疑問。”

    姚廣雲決定摸下許守雲的底,試探著問道:

    “你今晚明明隻是剛剛突破大儒境,為何你能在楚敬賢全力施為的‘一劍光寒四十洲’七成劍意籠罩下,毫發無損,全身而退?”

    就連老夫也做不到。

    這小子到底是領悟了一種怎樣的神通?

    難道這就是偽道與真道的差異?

    “嗬嗬,本督是天道的親兒子,所以本督領悟的神通,是大神通。而你們領悟到的,全是小神通,小道爾。”

    許守雲洋洋得意地笑道:

    “道分真偽,神通自然分大小。而且,本督今晚領悟出來的大神通,可不是隻有一種兩種哦!本督有辦法,可以讓一名儒修從剛進入凝氣境,就領悟出技能。”

    知道你老姚的求知欲強。

    本督先跟你透露一點點。

    借你老姚之嘴,把這個消息傳給天下儒門。

    “道分真偽,神通分大小。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姚廣雲嘴裏喃喃自語,眼熱忽然變得格外熱切起來,緊緊抓著許守雲的雙手,急切地問道:

    “你的意思是說,你可以改變全天下儒修傳承了幾千年的現有修行體係?”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