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 被人瞧不起的村姑62
字數:3014 加入書籤
曹氏其實想的不錯,張側妃偏心琳琅家,其他兄弟姐妹,的確有不高興的,但他們沒辦法,畢竟張側妃的錢,她想給誰就給誰。
況且,除了曹姨娘生的一雙兒女,張側妃絕對不會給他們一文錢,免得他們將錢給曹姨娘,最後曹姨娘給了曹家人,其他人張側妃其實是有給過貼補的,這樣一來,他們就算不高興,也不敢說什麽,怕說了些什麽,傳到了張側妃耳裏,張側妃以後一文錢也不給他們了,那他們就要吃虧了。
畢竟這跟需要兒子養老的老人不一樣,張側妃可不需要他們養老,她是側妃,就算英王過世了,她也不需要離開王府,可以在王府一直活到老。
而她不需要晚輩養老,自然是想給誰錢就能給誰錢了。
當然了,她就算需要晚輩養老,有兒子養老就行了,也不會指望孫子,所以孫子怎麽著也沒法因她偏心琳琅一家,拿她怎麽著,因為他們手上沒牌。
當然了,想給誰錢就給誰錢這事,也就張側妃能做,普通人家長輩需要晚輩養老,不一碗水端平,那是肯定不行的,畢竟不能指望沒拿錢的人跟拿了錢的人一樣給他養老。
這些人不敢說張側妃偏心,免得張側妃以後一文錢也不給他們,但他們看琳琅和李聿得了不少錢,心裏還是不高興的,所以的確像曹氏說的那樣,其實其他人跟琳琅夫妻,關係有些一般,就連李聿的親兄弟李三郎都這樣,跟李聿之間的關係淡淡的,好在李聿一天到晚癡迷跟琳琅下棋,所以對李三郎不喜歡他之類,根本沒放在眼裏。
至於琳琅,就更不放在眼裏了,畢竟李三郎不喜歡他們夫妻,還能上天嗎?頂多就是平常關係淡,不來往,那就不來往唄,她可不怕這些,畢竟有錢人還怕沒錢的人不跟自己來往嗎?不怕啊,甚至,關係淡,不來往更好,也免得關係太好,對方看自己家有錢,哪天手頭緊,還要跑來借錢,現在關係這麽冷淡,對方借錢都張不開口。
琳琅可不是胡思亂想,看看李二郎家窮的叮當響,曹氏不要臉到甚至直接上門找琳琅分錢,就知道將來李三郎結婚了,沒錢的時候,指不定會找他們借錢的。
現在李三郎自己不跟他們來往,那不是正好,以後他結婚了,沒錢用,來找自己借錢,她就能直接拒絕,而不用有任何心理負擔了,畢竟李三郎跟他們的關係一般。
其實李聿的母親趙氏還是比較心疼小兒子沒錢用的,三五不時會補貼他,比給李聿這個大兒子多多了。
但就像曹氏說的那樣,趙氏出身清貴的翰林之家,沒什麽錢,所以就算想補貼李三郎,也沒多少錢補貼。
說起來,趙氏是英王妃這個嫡母給李二老爺說的,而李四老爺原配陳氏,是李四老爺的生母吳側妃自己相中的,從英王妃給李二老爺說了個清貴的翰林之女,吳側妃則知道給自己兒子找個有錢的商賈之女就能看的出來,英王妃其實是憋著壞的——她不想庶子將來過的好,所以給庶子找了門看上去光鮮,但毫無助力的親事。
對宗室這種沒法參加科舉考試的人家來說,翰林千金,對宗室是沒任何用處的,他們最應該娶的,就是吳側妃給兒子找的那種商賈之女。
商賈沒地位,但有錢,宗室有地位,但錢不多,隻有固定的俸祿,兩者結合,才是最好的。
事實上,不少宗室都找商賈之女,或有錢的富家翁,就是貪圖女方的嫁妝,能讓自家將來的日子能過的更好點。
所以英王妃給李二老爺娶趙氏,表麵上看是對李二老爺好,其實是蔫兒壞。
張側妃也不是不知道這個事,這也是當初英王妃要拿她當木倉,衝劉側妃的時候,張側妃不願意的原因之一。
畢竟暗搓搓地害她的兒子,還要她衝在前頭加害寵妃,想害死她,張側妃怎麽可能願意呢。
所以趙氏雖然偏心小兒子,但因她沒錢,就算偏心,也頂多就是嘴上疼兩句,拿不出東西的。
倒是李二老爺手上錢稍多一些,畢竟張側妃疼愛李聿,但李二老爺是她親生的兒子,她自然更疼,所以張側妃的錢,一部分給了李聿,一部分給了李二老爺,還有一部分自然是給了其他人並她自己用。
李二老爺人還行,給幾個孩子算是一碗水端平的,這就挺好的了。
至於英王,親王府最大的金主英王,李二老爺像張側妃不得寵一樣,在英王跟前,也同樣不得寵,所以是拿不到多少錢的。
所以,也虧了張側妃管家,能從中分潤一些錢,要不然英王活的時間長,對二房來說,也就是能生活在親王府,比較體麵,沒其他用處。
說起來,也多虧了英王妃撈錢帶的好頭,每個月後院公中需要的錢特別多,劃走了英王不少錢,要不然,後院開銷小,英王手上大把的錢,就會落到他的寵妃和寵妃之子手上,那顯然是當初的英王妃不想看到的,所以這也是當初的英王妃,會虛報很多後院開支的原因,當時就是不想英王手上大量的錢,給了劉側妃和劉側妃的兒子,還有其他寵妃和寵妃之子,導致自己的兒子明明是嫡子,卻攢不下多少財產。
通過虛報開支,她從王府撈了大量的錢,都是她兩個兒子的,這樣就算英王喜歡其他女人和她們的兒子,那些人也隻分到小部分錢了。
而英王妃留下的這個大好處,眼下就便宜了世子妃和張側妃幾家了。
雖然之前英王妃一個人賺,現在要分成五分,但能有就不錯了,總比讓英王給寵妃和寵妃之子好,大家也是想的開的。
說英王是府裏的大金主,可不是胡說的。
首先他有每年一萬兩的俸祿,另外,有代代積攢下來的大量莊子出息,每年大概有五萬兩,加一起就有六萬兩了。
這在這個時代,可不是小數目,全府所有人的俸祿加一起,也沒這麽多。
所以英王的錢會被英王妃盯上,也就很正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