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前往221廠,援建的技術員們

字數:12797   加入書籤

A+A-


    夕陽西落,天邊的火燒雲燒得正美。
    李愛國騎著自行車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四合院。
    剛一邁進四合院的大門,劈裏啪啦的炮仗聲便傳入耳中。
    隻見劉光天和張鋼柱幾個孩子正滿臉興奮地在院子裏玩著炮仗
    他這才想起再有個把月就要過年了。
    “看來戈壁灘的工作要盡快完成,爭取在過年前回來。”
    回到家,陳雪茹已經準備好了晚飯。
    “愛國哥,今天孩子在肚子裏踢我了,她可真調皮。”
    “年底了,街區的消防任務更重了,昨天晚上,街區的一個老大娘燒煤不小心,把被子點了。幸好大院裏的住戶發現了。要不然非出大事不可。”
    “爹的身體已經完全好了.”
    陳雪茹坐在飯桌前,嘰嘰喳喳跟一隻快樂的小喜鵲。
    這時候,李愛國說道:“我要出差了,明天走。”
    “啊”陳雪茹先是一愣,隨即臉上又綻放出笑容,強裝歡顏道:“真的呀,那我趕緊幫你收拾行李。”
    說著,她匆匆離開飯桌,走進屋裏,拿起箱子,開始往裏麵裝衣服。
    此刻,她的淚水再也忍不住,如斷了線的珠子般,“嘩啦啦”地流淌下來。
    李愛國拿起筷子夾起一根二合麵麵條,放進嘴巴裏。
    這麵條的味道可真是好啊。
    夜漸漸深了。
    屋內燈光朦朧。
    已經中斷了一個多月的旗袍秀再次上演。
    “媳婦兒,你大著肚子”李愛國看到陳雪茹做了幾個動作,嚇得連忙站起身。
    陳雪茹小臉羞紅:“大嫂說了,我現在已經過了危險期,不耽誤夫妻生活隻要女人在上”
    “大嫂可真是個好人啊。”
    李愛國感慨一句,斜躺在枕頭上,眯起眼,看向屋頂。
    三個小時後,李愛國悶哼一聲,大腦像是被抽空一般,整個人陷入一種極致的放鬆。
    夜靜悄悄。
    次日清晨,天色剛蒙蒙亮,李愛國便拎著那隻略顯陳舊的竹編行李箱,步伐匆匆地走出家門。
    南易和梁拉娣正帶著幾個孩子蹲在家門口吃飯,看到李愛國,跟他打了聲招呼。
    “愛國,要出差了?”
    “西北那邊有點行車任務。”
    李愛國想了想停下腳步,看向梁拉娣:“梁姐,雪茹懷孕了,這陣子我不在家,麻煩您多招呼點。”
    梁拉娣一聽,佯裝嗔怒,衝他翻了個白眼,大大咧咧地說道:“害,都是自家人,我早把雪茹當成自家親妹子了。還用得著你特意交待?”
    在那個年代,鄰裏之間的關係淳樸又深厚,真到了要緊關頭,那是絕對能扛得住事兒的。
    大院裏有劉大娘,何雨水,黃森,還有張鋼柱一家,南易一家,李愛國倒也不用太擔心。
    邁出四合院的門檻,一輛吉普車穩穩地停在門外。
    老貓坐在駕駛座上,看到李愛國扭頭望向院內,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時間,輕聲催促道:“愛國,走吧!”
    “走!”
    李愛國上了吉普車,吉普車冒著一陣黑煙,奔馳而去。
    賈東旭悄悄從大樹後走出來,興奮得直拍手:“李愛國這孫賊總算是出差了。”
    ****
    在這個百廢待興的年代,蘭州鐵路(蘭州—西寧)才剛剛破土動工,距離實現臨時通車還遙遙無期。
    所以,若要將計算器運往戈壁灘,就得先借道隴海鐵路,而後輾轉繞道包蘭鐵路(1958年通車)。
    抵達蘭州後,再通過汽車轉運至戈壁灘,最後借助基地那隱秘的鐵軌線路,才能送達最終目的地。
    李愛國乘坐著吉普車,風馳電掣般來到前門機務段。
    此時,負責駕駛火車的張師傅,早已帶領著司機組,整整齊齊地在站場上等候多時。
    他們顯然已經提前得到了機務段的通知,一看到李愛國的身影,立刻精神抖擻地衝他敬了個標準的軍禮:“李司機,蒸汽機已經全麵檢修完畢,隨時可以出發!”
    跟以往不同,他們的目光中除了兄弟間的親昵外,更多了幾分震驚和敬重。
    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望向李愛國的目光中,除了兄弟之間那份熟稔的親昵,更多了幾分難以掩飾的震驚與由衷的敬重。
    這也難怪,任誰得知平日裏總一起談天說地、吹牛打屁的同事,如今竟能替特殊部門承擔特殊的任務,都會有這般反應。
    “張師傅,現在設備已經裝在了車廂裏,麻煩您先把車廂掛上。”
    李愛國看了看老貓那邊完成了工作,給張師傅和副司機還有司爐工都遞上了煙。
    “您太客氣了。”張師傅帶著司機組登上火車,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感慨道:“咱們的李司機,如今可真是不得了啦!”
    副司機小聲說道:“張哥,你覺得李司機是個啥職位?啥官?”
    “官?你啊,一心當官,都迷糊了。”
    張師傅小心翼翼的點上大前門,抽了一口,壓低聲音說道:“李司機可是全國先進火車司機,這次能執行秘密任務,那是上級瞧中了他思想覺悟高。
    這可是無上的光榮啊,要是我老張能有機會執行一次這樣的任務,就算拿個縣長來跟我換,我都不樂意!”
    “對對對,張哥,你這麽一說,我就明白了。要不然,李司機一個火車司機,卻跟這些特殊部門的同誌混在一起,總讓人覺得怪怪的。”副司機滿臉羨慕,不住地點頭。
    “行了,別瞎琢磨了。李司機能有今天的成就,那都是他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咱們也得向李司機學習,認真執行好每一次行車任務。”
    張師傅收斂心神,伸手拉響了汽笛。
    隨後,火車頭掛載了兩節車廂,一節運輸設備,一節是乘客車廂,老貓帶著李愛國登上了乘客車廂。
    剛一上車,一道身影突然從旁邊閃現出來,厲聲喝道:“口令!”
    “春天!”老貓回了句,“是我,老貓。”
    他趕忙指了指李愛國,介紹道:“這位是司機同誌,把家夥什收起來吧。”
    李愛國這才驚覺,自己此刻竟然被黑暗中黑洞洞的槍口對準著。
    一個中年人上上下下仔細打量了李愛國一番,確認無誤後,才緩緩收起手槍。
    他大步走上前,衝著李愛國敬了個莊重的軍禮,說道:“司機同誌,九局專項保衛科科長張嚴,向您報到!”
    李愛國回了禮:“這一路,可就辛苦你們了。””
    這時,又有七八個身穿灰色製服的年輕人,從車廂的陰暗角落裏魚貫而出。
    他們便是負責此次運輸任務的專員,均來自九局。
    李愛國此前已經從農夫那裏詳細了解過九局的情況。
    1958年,為了成功種出大蘑菇,二機部成立了核武器研究所,也就是二機部九局。
    九局這個稱呼,不過是個掩護。
    核武器研究所同時還有其他多個名字,比如京城第九研究所、國防科委九所、0二單位九所等等。
    九局、221廠和馬蘭基地這三個單位,在後世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他們的關係。
    簡單來說,九局是種蘑菇的領導機構,同時也是主力科研機構,主要負責理論研究。
    221廠是種蘑菇的研製、生產基地,負責生產大蘑菇。
    馬蘭基地位於戈壁灘腹地,是試驗基地,專門用來試驗大蘑菇。
    當然了,九局和 221廠還有馬蘭基地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日常工作中經常會發生交叉管轄的情況。
    隻是……這專項保衛科究竟是什麽意思呢?
    此時,火車緩緩啟動。
    按照九局的規定,這種負責向戈壁灘運輸物資的火車,可以不經由京城站,而是直接駛向西直門火車站,在那裏掛載其他車廂。
    火車抵達西直門火車站時,兩節乘客車廂早已靜靜地停在站內。
    李愛國透過車窗望去,隻見車廂內有不少身穿灰色中山裝的年輕人,看樣子應該是即將被運往戈壁灘基地的技術人員。
    李愛國曾經參與過戈壁灘保密規定的編纂工作,深知像這種大規模的人員調動,極易引發泄密風險。
    所以,氣象站采用了“盲掛”策略。
    這些技術人員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目的地,他們被保密人員帶到車廂內,安排在火車站等待。
    不久後,一列火車頭緩緩駛來,掛上幾節車廂後便疾馳而去。
    隨後,車廂又被遺棄在一個陌生的小站。
    接著,又會有另一輛火車頭趕來掛上車廂,繼續沿著鐵軌風馳電掣般奔馳。
    沿途車廂除了吃飯時間,一律緊閉不開。
    如此反複多次,更換了數次火車頭之後,即便是有心之人,想要搞清楚所處的位置,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次的運輸任務也不例外。在張嚴的指揮下,兩輛車廂很快就被掛在了火車後麵。
    隻是,讓李愛國感到十分驚訝的是,這個張嚴似乎對西直門火車站以及沿途的情況了如指掌。
    比如,當火車經過花園路後,停靠在城外的扳道站時,張嚴通過與氣象站取得聯係,詢問花園路少了一根電線杆是怎麽回事。
    氣象站與地方緊急溝通後,得知是因為修路,電線杆被移除了。
    張嚴這才鬆了一口氣,命令火車司機繼續前行。
    車廂內,李愛國給張嚴遞了根煙,忍不住問道:“張科長,你怎麽知道少了根電線杆?”
    “我記下來了。”張嚴用手指指了指腦袋。
    李愛國:“.”
    老貓笑道:“司機同誌,看到了嗎,這就是我們的專項保密員。
    實際上,張科長不但把鐵路沿線的電線杆記下來了,就連路麵情況怎麽樣?
    有幾處轉彎?有多少個居民點?有多少棟建築?有幾個公交車停車站?都了解得清清楚楚。”
    李愛國還真不相信。
    要知道鐵路沿線那麽多建築,就連李愛國這位老司機都不可能百分百記得清楚。
    “從前門機務段到西直門火車站有幾個拐彎?”
    “八個,其中有兩個彎度超過十五度。”張嚴不假思索。
    “有多少棵樹?”
    “五百三十一顆,其中大樹一百二十棵,大樹中適合當做伏擊點的有二十八棵。”
    “有多少間房子?”
    “鐵道沿線一共有五萬八千二百三十一間屋子,其中能夠居高臨下伏擊列車,並且不被路人察覺的屋子有一千三百零五間。”
    聽著張嚴流利的回答,李愛國徹底懵了。
    最關鍵的是,李愛國雖然不清楚具體的數目,但以往他也留意過這些情況,他猜測的數據與張嚴的答案竟相差無幾。
    李愛國瞪大眼,上下打量這位皮膚白皙,看上去像個知識分子的特殊戰線工作人員。
    “誒,老張,你是個天才啊,是個寶貝蛋子啊。”
    “什麽天才.隻不過是背下來的罷了。”
    張嚴點上根煙,歎口氣說道:“為了搞清楚這些數據,我們專項保科,全體幹事,一共五十六人,整整忙活了半年時間.”
    說著話,他的嘴角勾起一絲苦澀:“結果,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李愛國還從未見過一個人如此失落。
    那種感覺。
    就好像是準備好了豐厚的彩禮,滿心歡喜地準備迎娶心愛的女神,卻突然得知女神早已懷了別人的孩子,而且還是第三胎。
    就像深夜前往賓館給女神送避孕器具,女神卻嫌棄你買的避孕器具太厚了,不是超薄的,上麵沒有顆粒。
    當然了,李愛國沒有經曆過這些事兒。
    一時間,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勸慰他才好。
    “這裏太悶了,愛國,散散煙。”
    老貓這位老古板,也有點忍不住了。
    李愛國跟著老貓來到車廂連接處。
    車輪碰撞鐵軌的噪雜聲音中,老貓把張嚴的事情講了一遍。
    李愛國聽完後,忍不住揚天長歎:“這孩子太慘了。”
    張嚴是真正的名牌大學生——畢業於魔都俄語專科學校。
    畢業後,直接分配到公安部擔任翻譯,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隨後,老毛子答應幫著咱們種蘑菇,九局缺少既懂得俄語,又懂得保衛工作的人員。
    “我是組織成員,服從組織安排!”
    張嚴毫不猶豫放棄晉升機會,來到九局保衛處,擔任了專項保衛保衛科的科長,同時加入了氣象站。
    張嚴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負責接收老毛子大蘑菇教學模型的運輸保衛工作。
    為了圓滿完成這個任務,張嚴帶著幾十人沒黑沒明,沿途的路線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勘察,隻是鞋底子就磨破了十幾雙。
    當然了,成果也是非常可喜的,張嚴製定出了一整套完美的保衛方案。
    據說那份方案遞交到農夫的案頭上,農夫當時就拍板了。
    萬事具備,隻等東風。
    東風卻遲遲沒來。
    一年後,部裏麵傳達了老毛子撕毀協議,拒絕轉交模型和技術材料的的報告。
    張嚴的所有付出瞬間化為泡影,成了一場令人心酸的笑話。
    他當時就病倒了。
    鑒於他的特殊狀況,老貓把張嚴帶到了戈壁灘。
    從那以後,他便負責起了保密物資運輸工作。
    “這孩子,命苦啊。”老貓歎口氣。
    李愛國看著窗外不斷倒退的風景,對“獨立自主”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
    火車沿著蜿蜒的鐵軌,一路走走停停,時而停靠站台掛載新的車廂,時而又在某個小站卸下部分車廂。
    經過漫長的五天旅程,終於抵達了蘭州郊外的一個扳道站。
    四輛偽裝成幹草運輸車的嘎斯大卡車早就等在鐵軌旁邊。
    前來迎接的,是 221廠接待處和保衛處的同誌們。
    領頭的是個三十多歲的精壯漢子,他皮膚被西北的風沙磨礪得黝黑發亮,身上裹著厚實的羊皮襖,頭戴一頂毛茸茸的氈帽。
    乍一看,活脫脫就是當地的牧民。
    若不是他操著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李愛國差點就信了。
    “這位是老馬,馬冬學,你可以稱呼他為馬老師。”張嚴跟馬冬學很熟悉,幫著李愛國做了介紹。
    “貓專員也來了啊。”馬冬學似乎對老貓格外敬畏,沒顧得上回應張嚴,反倒滿臉堆笑,主動跟老貓打起了招呼。
    “嗯呐。”老貓板著臉,神色冷峻,隻是簡單擺擺手,說道:“你們接待處趕緊把自己的工作搞定,別耽誤了行程。”
    “是!”馬冬學有些心虛的應了聲。
    原本按照九局的規劃,此次運輸絕密設備,理應單獨進行,不得有絲毫差池。
    可巧的是,南方有一批技術工人正要調到 221廠,為了節省資源和時間,便將他們的車廂一同掛載上了。
    但裝備運輸是絕密任務,馬冬學沒有資格參與其中,甚至連靠近都被嚴令禁止。
    他快步跑向車廂處,衝著那些剛下車廂的年輕人們,熱情的笑道:“各位同誌,歡迎來到國營綜合廠。”
    此時張嚴正在指揮幹事們搬運大箱子,老貓給李愛國遞了根煙,兩人蹲在旁邊扯閑話,邊抽煙。
    “221廠是內部稱呼,國營綜合廠是221廠對外的稱呼。”
    “本來我們可以日夜兼程前往221廠,不過現在捎帶了乘客,至少要多耽誤四天時間。”
    “乘客?貓組長,為什麽稱呼這些年輕人為乘客?他們應該是各地支援221廠的技術員吧?”
    李愛國扭頭看向那些年輕人。
    隻見他們身著單薄衣衫,顯然是第一次來到這廣袤的大西北,還沒適應這裏惡劣的氣候。
    好在馬冬學早有準備,讓人給他們每人發了一身棉大衣、毛氈、大頭鞋和棉帽這“四大件”。
    即便如此,在這寒風凜冽、風沙四起的環境裏,年輕人們穿上厚衣服,還是被凍得瑟瑟發抖。
    “你以後會知道的。”老貓抬起手腕看看時間,隨後站起身,也走過去幫著張嚴裝箱子。
    因為受限於材料,並且李愛國還對計算器做了改造,所以這些計算器每個都有櫃子那麽大。
    卡車下麵鋪了被褥,五個櫃子裝了滿滿一車廂。
    張嚴帶著幾個保衛幹事親自押送計算器,李愛國則跟著老貓,還有氣象站的同誌一塊登上了另外一輛卡車。
    這次運送的技術員有三十多人,卡車上還裝了帳篷、物資,剩下的兩輛卡車沒辦法載那麽多人。
    馬冬學厚著臉皮來到李愛國所在的卡車後:“貓專員,能不能打個商量,我這邊還有七個技術員,能不能在你這裏湊湊,您也知道,這些孩子沒吃過沙子.”
    “行了,讓他們趕緊上來吧,別耽誤了時間。”老貓給李愛國使了個眼色,那意思再明顯不過:等會注意保密。
    “謝謝哈。”馬冬學連聲致謝,轉身匆匆離開。
    不一會兒,便帶著七個年輕人來到了卡車旁。
    “這位是貓同誌,是廠裏麵的老人了,等會有什麽不懂的,你們可以請教貓同誌。”馬冬學叮囑一聲迫不待的離開了。
    “貓?這是什麽鳥名字啊。”
    七個年輕人有四男三女,皮膚白皙,看上去應該是從南方來的。
    說話的是個小夥子,頭發上打了頭油,雖然披上棉襖,卻故意敞開,露出胸前上衣袋子裏別著的一根鋼筆。
    “陳文才,閉嘴!”一個紮著頭發辮的女孩子攔住陳文才,衝著老貓歉意的笑笑:“貓同誌,您別介意,陳文才就喜歡開玩笑。”
    老貓看了一眼陳文才,閉上了眼睛,雙手攏在袖子裏,斜靠在車幫上。
    他是來執行任務的,不是來當保姆,照顧這幫小屁孩的。
    那幾個氣象局的同誌看到組長如此態度,也個個都冷下了臉,坐在那裏一言不發。
    卡車內的氣氛一時間有些清冷。
    “這就是國營綜合廠的待客之道?筱夢,我早提醒過你,這裏不是什麽好地方,在咱們魔都”
    陳文才還要囉裏吧嗦,被女同誌斜了一眼,頓時不吭聲了。
    女同誌目光在車內環視一圈,看到正在抽煙的李愛國臉色最為和善。
    眼睛頓時一亮,主動打招呼道:“這位同誌,你也是剛來的吧?我叫周筱夢,來自魔都。”
    李愛國伸出手跟她握了握:“我姓李,你可以稱呼我為李同誌,來自京城。”
    周筱夢暗暗鬆口氣,父親的觀人之術果然沒錯,這位同誌確實是個隨和的人。
    她以後還要在 221廠工作,可不能剛來就跟廠裏的老人鬧僵。
    李愛國常年跑火車,也喜歡扯閑話。
    有時候,人在無意間泄露出來的消息,往往能起到關鍵作用。
    一個有心,一個有意,兩人閑聊了起來。
    那些年輕人也都愛熱鬧,很快就加入到了聊天的隊伍中。
    等卡車緩緩駛離扳道站時,李愛國已經大致了解了這些人的情況。
    原來,這些技術員來自南方各個工廠,其中周筱夢和陳文才兩人來自魔都。
    一個畢業於北大,一個畢業於青華,都是魔都某廠的工程師。
    此次他們是主動報名,參加 221廠的援建工作。
    “周筱夢同誌,你不怕吃苦嗎?”李愛國聽完之後,上下打量這位嬌弱的姑娘問道。
    “沒有苦。我們已把生命都交給國家了,還怕什麽苦?”周筱夢毫不猶豫的回答。
    剩下的那幾個技術員也紛紛點頭。
    唯有陳文才暗暗的撇了撇嘴巴,小聲嘀咕:“假積極”
    李愛國心裏有些納悶。
    這個陳文才既然對支援221廠有意見,為何要報名參加呢?
    不過他目前的首要任務是押送計算器前往 221廠,和這些人交集不多,便也沒再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