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章 盾構機的設想,塌方 ,有人被埋了
字數:12492 加入書籤
隨後的幾天時間裏,李愛國把從係統購買的五項跟盾構機有關的技術仔仔細細的研究了一遍。
發現要想在這年月生產出完整版的盾構機,基本是不可能了。
不過盾構機的核心功能是掘進、排土和支護。
在現在的技術條件下,可能無法實現全自動化的液壓或電氣係統,但可以設計手動或半機械化的結構。
比如使用蒸汽車作為動力源。
咱李愛國是改裝蒸汽機的老手了。
隻要把火車上的蒸汽機弄下來,跟履帶坦克相結合,就能鼓搗出一台專門的履帶蒸汽車。
履帶蒸汽車可以推動齒輪和連杆機構將旋轉運動轉換為往複運動,推動刀盤旋轉或前進。
刀盤可以采用手動操作的旋轉刀盤,外加利用杠杆原理的衝擊式鑽頭,也能湊合。
排土係統可能采用螺旋輸送機或簡單的傳送帶,再由人力三輪或毛驢車把土運出去。
深夜,李愛國把這些圖紙搞定,拿起鋼筆,就著昏黃的燈光,在白皙的草稿紙上寫到。
“盾構機的主體配置包括:掘進係統、排土係統、支護結構.動力來源”
一直忙活到半夜,才算是把所有的材料搞定。
李愛國打著哈欠把材料裝進帆布袋裏麵,推開了裏屋的門,鑽進了被窩裏。
剛躺下,陳雪茹就貼了上來。
耳邊響起一道近乎呢喃的聲音:“愛國哥,小明徽也大了,咱們是不是再給她鼓搗個弟弟。”
借助昏黃的燈光看去,陳雪茹的小臉潮紅。
這哪個受得了啊!
李愛國猛地來了精神。
耳邊響起了一陣激情四射的旋律。
【給我鬧!給我鬧!給我鬧!
……糞力踩!
給我鬧!給我鬧!給我鬧!
……糞裏踩!給我鬧!
一邊加檔一邊踩。
一邊加檔一邊踩……踩!!
給我鬧!給我鬧!給我鬧!……
一起開火車吧】
隔壁屋內,許大茂在工地上勞累了一整天,混身疲憊,此時剛剛入睡,就被這動靜驚醒了。
“這才休息了兩個月,又開始了,這日子好讓不讓人過了!”許大茂打了個哈欠,想用被子遮住耳朵。
“啪!”
他臉上挨了一巴掌。
“咋地了?”
劉嵐從被窩裏坐起來,一把將他揪了起來:“給我鬧!”
許大茂:“.”
翌日一大早,李愛國打著哈欠起了床。
陳雪茹精氣神十足,早就做好了早飯,喊他的聲音也比以前柔和了許多。
“愛國哥,吃飯了。”
桌子上擺著棒子麵粥,一盤小鹹菜,兩個白麵饅頭,外加五個雞蛋。
吃飽喝足,李愛國抖擻精神,挎上帆布包出門。
剛走兩步,就看到許大茂扛著鋤頭從屋裏出來。
他臉色蠟黃,黑眼圈濃重,一看就知道昨晚上沒休息好。
“大茂哥,咋地了,晚上偷人家去了。”李愛國笑著打了聲招呼。
許大茂衝他翻了個白眼:“我是被人偷了。”
這是意思?不管了,還是趕緊去鐵道技術所,要不然等會劉國璋主任該去開會了。
李愛國無視許大茂一臉幽怨的樣子,騎著自行車一路狂奔,來到了鐵道技術研究所。
劉國璋這陣子好像很忙,眼睛裏布滿了血絲,應該也參與到了地鐵的建設中。
“老師。”李愛國在門口敲了下門,這才走進去。
“愛國,你來了,趕緊坐,你這陣子可是大忙人,好久沒過來了。”劉國璋知道李愛國肯定有事情,放下材料站起身,把他讓到了沙發上。
李愛國從帆布包中取出了一份資料:“老師,昨天我參加了挖掘地鐵實驗隧道的工作。在勞動中,我有點新想法,想跟老師匯報一下。”
“是嗎?”劉國璋也沒在意。
畢竟挖隧道,還能挖出花來?
“老師,我設計了一種專門用來挖隧道的機器。嗯,名字叫做盾構機。”
此話一出,劉國璋的臉色就變了:“盾構機?你趕緊說說。”
李愛國打開資料,把幾張圖紙遞了過去。
“老師,這種機器其實在1825年已經出現了,曾用於泰晤士河下方修建隧道,後來,經過改進還用於了紐約迪特隧道的開挖,它的原理很簡單,跟船蛆在木頭裏鑽洞差不多”
李愛國簡單的把盾構機的原理解釋了一遍。
劉國璋雖是政工幹部出身,這些年也沒少研究技術,瞬間意識到盾構機的可行性。
“這盾構機效率高,節省人力,確實是個好東西.不過,看上去技術挺複雜的,成本應該不低。”
劉國璋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
盾構機作為大型工程機械,在後世的價格一度高達3.5億人民幣。
雖然李愛國考慮到這年月的技術條件,做了不少簡化,但是盾體結構、刀具與刀盤等必要的結構卻不能節省。
就算是自己製造,成本也遠超過一台蒸汽機。
“老師,盾構機的成本確實很高,不過它特別安全,隻要配合注漿法,可以將事故率降低至百分之三一下。”
聽到這話,劉國璋有些動心。
這年月使用炸藥來開鑿隧道,除了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外,還特別的不安全。
每次開鑿隧道,都會發生一些事故。
“愛國,你盡管放手去幹,鐵道技術所這邊全力支持你。”劉國璋當場拍了板。
不過該如何幹,還是有講究的。
李愛國考慮到盾構機的圖紙已經搞出來了,建議把研製工作放在前門機務段。
一來,前門機務段整備車間有優秀的工人師傅,在他們的配合下,能夠更快研製出盾構機。
二來,前門機務段是基層單位,沒有那麽顯眼,很多事情操作起來更方便。
隻是就算是要研製出盾構機,也是幾個月後的事情了。
李愛國提出應該緩一緩郊區的實驗隧道挖掘工作,免得發生什麽意外。
畢竟一旦盾構機研製成功,將會大大降低施工難度和施工成本,介時,深挖將沒有任何技術難度。
“你先等等。”劉國璋沒有回答李愛國,而是突然站起身,走過去關上了辦公室門。
再回到位子上的時候,他的臉色嚴肅了起來。
李愛國意識到這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講了,連忙坐好,雙手放在膝蓋上。
劉國璋提出了一個問題,“愛國,你真的以為深埋還是淺埋,是技術難度和成本問題?”
麵對這個問題,李愛國愣住了。
他仔細一想,就覺察出了事情有點不對勁。
這是個戰天鬥地的年代,無數看似困難無比的工程,都能夠順利完成,更何況是一條地鐵?
劉國璋點上根煙,抽一口後,伴隨著煙霧又吐出了一個問題。
“現在世界上實行淺埋的主要是小美家和小歐家,老毛子的莫斯科則采用了深埋,最大深度高達100米。”
“咱們的地鐵學習對象是老毛子家的地鐵,建工局曾經派人前往莫斯科做了長達數學的考察。按說咱們應該像老毛子那樣采取深埋的辦法,建工局卻建議選擇淺埋。”
“老毛子派來專家組幫咱們規劃,老毛子專家組卻摒棄了自己的優勢技術,依然堅持讓咱們選擇淺埋”
“這是為什麽?”
空氣中煙霧繚繞,劉國璋講到這裏,戛然而止。
李愛國感覺到渾身發冷。
地鐵在這年月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地下防護工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莫斯科地鐵的確發揮了避彈所的重要作用,為取得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現在老大哥卻要求小兄弟修一個淺地鐵再聯係到兩家最近的關係變化,這背後的心思已經不言而喻了。
上麵正是看出了這一點,於是屢次駁回建工局和老毛子專家的請求,為主張深埋的工程局創造機會。
(其實在後世,京城地鐵雖然因為各種原因,看似采用了淺埋的辦法,深度卻高達40米,遠超了淺埋的概念。
並且後期在地鐵的上方,還構築了厚度高達1米的混凝土蓋子)
一根煙抽完,劉國璋將煙頭按滅在煙灰缸裏,看著李愛國說道:“愛國,有些事情你知道就行了,不要摻和進去。”
李愛國明白老師的維護之意,點頭道:“老師,您放心,我知道該怎麽做,隻討論技術,不涉及整治。”
這正是劉國璋滿意李愛國的一點。
這位學生曾數次有機會涉足到“整治”中,但是每次卻及時抽身,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搞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上。
兩人閑聊幾句,確定了盾構機的研究計劃。
“就這麽決定了,我現在通知邢段長。”劉國璋恨不得馬上就看到盾構機,他準備拿起電話。
這時候,電話突然響了。
劉國璋嚇了一跳,猶豫了片刻,接起了電話。
“喂”
劉國璋的臉色難看起來,失聲道:“什麽?工地出事了?”
李愛國也嚇了一跳,站起身問道:“老師,怎麽了?”
“是董工打來的,工地發生塌方事故,現在具體情況還不清楚。”
劉國璋放下電話,整個人迅速冷靜下來。
“鐵道兵那邊已經派遣了救援人員,愛國,走,咱們到現場去看一看。”
坐在轎車上,劉國璋簡單的把事故發生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
這事兒還得從今天早晨說起。
劉海中一大早帶著住戶們趕到了工地上,在陳隊長的指揮下,挖掘工作迅速展開。
隻是跟昨天相比較,今天那些住戶們的力氣明顯有些不足。
特別是那些運送加固鋼管的同誌,本身就是體質比較弱的,現在更是邁不動步了,導致加固工作沒能跟上挖掘進度。
董工發現了這個情況,想起了李愛國的叮囑,立刻建議周總指揮暫停挖掘工作,卻被駁回了。
周總工把劉海中喊了過去,狠狠的批了他一頓。
劉海中好不容易當上班長,這要是管不好住戶們,以後豈不是再也沒有機會了。
他進到隧道內,把那些臨時工們收拾了一頓。
董工擔心劉海中過火了,也帶著陳隊長跟了進去,剛進去他就覺察到了不對勁。
那一堆石頭擋住了旁邊的洞壁,看不清洞壁上的情況,這已經違反了安全規定。
董工趕緊喊人清理,有個小年輕還不情願,被訓了兩句,這才不清不願的跟陳隊長他們一塊拿起了鐵鍬。
等洞壁清理出來,陳隊長在上麵看到了一道裂痕,立刻扯著嗓子喊了一聲:“大家夥快逃啊,要塌了。”
那些鐵道兵們,臨時工見到情況不妙,轉身就跑。
陳隊長本來已經跑出隧道了,看到一個搬運鋼管的小媳婦兒嚇得竟然癱坐在了地上,又拐過了過去。
“根據董工匯報,因為陳隊長及時發現了險情,所以大部分人跑出來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陳隊長和那個小媳婦兒還被壓在洞裏,生死未知。”
聽完劉國璋的介紹,李愛國的心髒也提到了喉嚨眼裏。
陳隊長自打戰場上下來後,就在崇山峻嶺之間負責挖掘隧道的工程,去年好不容易結了婚,現在老婆剛懷了孩子。
要是真出了事,那可就是一場悲劇了。
小轎車風馳電掣般來到郊區的小西山工地上。
此時鐵道兵方麵展開了救援工作。
那些鐵道兵們得知隊長被埋在下麵,眼一下子就紅了,抄起鐵鍬就開始挖掘坍塌的洞穴。
李愛國跟著劉國璋下了車的時候,隧道口口已經被清理出來了。
“主任,您來了。”董工見到劉國璋,連忙跑了過來。
這位老技術人員此時臉色已經嚇得鐵青起來,連聲音都顫抖了。
“別管那麽多,咱們先把人救出來。”劉國璋明白董工是擔心事故的事兒,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了一句。
“現場總指揮呢?”劉國璋看到現場亂糟糟的,板著臉問。
“我,我就是!”此時的周總工站在那裏,已經嚇得魂分魄散了,雙腿發抖。
劉國璋看到他的樣子,當時就想發火,隻是周總工畢竟是工程局的人,不歸鐵道技術所管,所以隻能壓下火氣。
“周總指揮,現場的救援工作該怎麽開展?”
周總指揮定了定神,指著那些正在挖掘坍塌隧道的鐵道兵們說道:“挖挖開”
劉國璋差點氣得麵前一個黑,此人是搞工程的,竟然一點常識都沒有嗎?
他這次確實是誤會了,周總指揮對搞工程確實是行家裏手,但是他搞的是蓋房子,建工廠的工程,確實不了解挖隧道。
“這樣下去不行.肯定還得出事。”劉國璋看到幾個臨時工在推石頭的時候,竟然摔了跟頭,皺起了眉頭。
“老師,我曾經參與過洞穴內的救險工作,跟鐵道兵們也合作過,我去幫忙吧?”李愛國主動提了出來。
“好,現在就由愛國同誌擔任現場指揮。”劉國璋看看周總指揮:“周同誌,你有意見嗎?”
“沒沒有”周總指揮此時已經六神無主了,巴不得有人前來接過這個爛攤子。
劉國璋也清楚,此時讓李愛國指揮,等於是自找麻煩,給李愛國背了一口鍋。
但是,在生命麵前,就算是背鍋也是值得的。
他想了一下,補充道:“愛國,你盡管幹,我是這裏的最高領導,出了事,我擔著!”
“您放心吧,老師,不會有問題的。”
李愛國成為現場總指揮後,見現場亂糟糟的,立刻把鐵道兵的副隊長喊了過來,跟董工還有街道上的負責人開了一個短會。
“王副隊長,那兩人大概埋藏在什麽地方?”
“大概在三十五米的地方。”王副隊長此時著急得額頭冒出了汗水。
“三十五米.”
李愛國站起身目測了一下距離,立刻叫停了鐵道兵和那些住戶們的救援工作。
“都給我住手!”
“現在坡崖上方並不堅固,如果繼續深挖的話,隨時可能發生二次坍塌。”
話音剛落,一塊石頭從坡崖上滾落下來,差點砸中了許大茂。
還好許大茂常年下鄉放電影,反應速度足夠快,才堪堪躲了過去。
許大茂嚇得捂著胸口窩子,扭頭看向不遠處,小聲嘀咕:“怎麽愛國兄弟,變成現場總指揮了?”
劉海中眯眯眼,衝著劉國璋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沒看到愛國稱呼那位大領導為老師嘛。”
看到李愛國現在竟然成了現場總指揮,在那裏籌劃如何救人,易中海就心中憋得慌,他扭過頭去左右看看。
這一看不打緊,發現少了一個人。
“秦淮茹呢?你們誰看到秦淮茹了?”
閻解成和梁拉娣、南易幾人也嚇了一跳,站起身環顧四周。
梁拉娣也沒找到秦淮茹,忍不住說道:“秦淮茹不會是在裏麵沒出來吧?”
“好像是,我是最後跑出來的,看到陳隊長去救秦淮茹了。”閻解成湊過來。
一時間眾人的臉色都有些難看了。
易中海在意識到秦淮茹可能被壓在隧道裏麵後,最開始的時候有些慌張。
畢竟秦淮茹是賈東旭的媳婦兒,跟一大媽和他的關係都不錯。
但是,易中海老奸巨猾,很快就冷靜了下來,意識到這是個好機會。
他佯裝慌了手腳,抓住劉海中的胳膊說道:“海中,快,你快把秦淮茹救出來啊。”
“老易,我倒是想救人,隻是,現在這情況你也看到了,愛國喊停了救援。”劉海中滿頭是包,要是秦淮茹出了事,賈東旭不得跟他拚命?
“好你個劉海中,你是班長,是你把秦淮茹帶過來的,現在秦淮茹出了問題,你卻什麽都辦不到!”易中海對著劉海中就是一頓猛噴。
劉海中被噴得抬不起頭,卻沒有辦法。
還是張鋼柱看不過去了,出來說了句話:“易師傅,您是急著救人呢,還是想借機罵人呢?”
“救人,當然是救人了。”
易中海聽到這個,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他又踉踉蹌蹌的跑到正在跟董工和副隊長商量的李愛國跟前,大聲喊道:“愛國,秦淮茹被埋在裏麵,你趕緊找人把他救出來。”
秦淮茹?那個扛鋼管的女同誌是秦淮茹.李愛國皺起了眉頭。
“易中海,現在救援有二次坍塌的可能性,我們正在規劃救援工作,你不要著急。”
易中海聽到這話,頓時惱怒了,跳著腳說道:“李愛國,我知道你跟賈家有仇,他們確實是對不起你,但是,你也不能袖手旁觀啊!”
“你誤會了.”
“誤會什麽,你就是想要害了秦淮茹!你還以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
李愛國本來還想著跟易中海解釋幾句,現在看到易中海已經上頭了,壓根不聽。
他看了一眼副隊長:“老張,這人影響救援,你帶幾個人把他先押起來。”
張副隊長喊來幾個鐵道兵,就要把易中海給按住。
易中海惱怒了:“李愛國,秦淮茹可是咱們大院裏的住戶,你見死不救,還有一點鄰裏之間的情誼嗎?”
李愛國本來一直以為易中海是擔心秦淮茹,聽到這話,頓時感到不對勁。
這是借機發難啊。
隻是李愛國記掛著救援工作,沒有時間跟易中海掰扯。
李愛國沒理會易中海,那幾個鐵道兵可不慣著他。
張副隊長一把揪住易中海的衣領子,大吼道:“你胡咧咧啥,我們隊長就是為了救秦淮茹,現在也被壓在下麵,怎麽著,你以為我們不著急?”
易中海一時間無言以對,隻能耷拉下腦袋。
“老張,你現在把人手組織一下,按照咱們確定的方案開始展開救援。”李愛國喊住張副隊長。
“要不是急著救人,今天我非讓你知道什麽叫做鐵道兵的鐵拳。”張副隊長甩開易中海,轉身忙活去了。
李愛國看向董工:“老董,為了防止坍塌,為了盡快把人救出來,還需要前門機務段火車救援隊的幫忙,他們那裏有專業的救援工具,你立刻去通知救援隊的劉隊長。”
“我馬上去。”
董工騎著自行車離開後,李愛國又把劉海中喊了過來。
“二大爺,別著急,陳隊長和秦淮茹肯定沒問題。”
看到劉海中嚇得瑟瑟發抖,李愛國安慰了一句。
雖隻是簡單的一句話,劉海中卻感覺有了主心骨。
“愛國,你說怎麽辦,我全聽你的。”
“你馬上帶著臨時工們清理外圍的碎石塊。”
“好好好”
劉海中帶人忙碌了起來。
李愛國喊來了許大茂:“大茂,你趕緊前往街道辦,請街道辦王主任動員街區住戶,前去幫忙。”
事情發生的72小時,被稱為黃金時間。
每多挖一塊土,多掘一分地,都可以給一分透氣和生命的機會。
在缺乏機械的情況下,隻有采取人多力量大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