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青鸞欲重振旗鼓

字數:5833   加入書籤

A+A-


    太皓離去的那日,匹播城的天空異常炙熱,仿佛連太陽都在用盡全力,想要將這位即將離去的英雄烙印在這片土地陽光無情地灑落在他的身上,仿佛要將他最後一絲溫暖也剝奪而
    太皓心中清楚,此次離開,或許將是他與吐蕃這片土地的永他回望這片曾經留下無數足跡的土地,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
    多年前,他離開匹播城時,路過了蒙頂在那裏,他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恩師——玖
    如今,他將再次路過蒙頂山,心中卻沒有了當初的豪情壯誌,隻有對師父無盡的思念和敬他要去祭拜師父的墳墓,向他述說自己的江湖經曆,也向他道
    離開吐蕃王國的道路是漫長的,當太皓到達蒙頂山下時,已是一個月之後他穿過一個古樸的小鎮,街邊的攤販們叫賣著各種物品,太皓在其中挑選了一些精美的祭品,準備獻給逝去的師
    隨著腳步的攀登,太陽逐漸西沉,蒙頂山被染上了一層金黃的餘太皓終於站在了師父的墓前,他恭敬地跪下,將祭品一一擺放在墓前,眼中閃爍著複雜的情他低聲訴說著心中的思念與感激,仿佛師父仍在身邊,靜靜聆聽著他的話
    祭拜完畢,太皓正準備下山,就在這時,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了一個陌生的聲音:“太皓大人!”他抬頭望去,隻見一位頭戴鬥笠的男子站在不遠處,目光中透露著幾分神秘與期
    太皓心中一凜,他從未見過此人,但對方的稱呼卻讓他感到一絲不他定了定神,沉聲問道:“閣下是何人?為何知道我的名字?”
    鬥笠之下,郭叡的雙眼閃爍著銳利的光芒,他步伐穩健,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緩緩逼近太皓,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在下郭叡,江湖中雖是小小名頭,但太皓大人的威名卻是如雷貫今日,我奉主上之命,特地前來邀請太皓大人前往神民山一”
    太皓眉頭緊鎖,目光如炬,他沉聲問道:“你家主上究竟是何方神聖?”
    郭叡微微一笑,卻未直接回答,隻是道:“太皓大人若肯隨我前去,自會知曉一”
    太皓心中警惕,他深知江湖險惡,不願輕易涉足未知之地,於是回應道:“若我執意不去呢?”
    郭叡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輕輕搖頭,聲音突然變得冷冽:“太皓大人,你可知你的娘子以及父老鄉親所遭受的苦難?若你肯前往神民山,或許能為他們報仇雪”
    此言一出,太皓心中頓時掀起滔天巨他緊握雙拳,眼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憤怒與悲他再次追問:“你主上究竟是誰?”
    郭叡卻隻是微微頷首,淡淡道:“太皓大人,請恕在下暫時無法透露更”
    太皓沉默片刻,心中的掙紮與決斷交織在一他知道,這個邀請背後必定隱藏著巨大的秘密和危險,但他也很想知道到底是誰在找他,難道和自己複仇有關?最終,他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好,我便隨你去一趟神民”
    於是,他們曆經了十多天的漫長跋涉,終於踏足了那座巍峨聳立的神民太皓在漫長的行路中,思緒如潮水般洶他回首過去的日子,仿佛每一刻都在不斷地奔波與追
    腳下的路,似乎永無止境,他的目的地總在不斷地變有時是為了江湖的恩怨情仇,有時是為了心中的那份執著與信然而,在這漫長的旅途中,他卻發現,大部分時間都被無情地消耗在了路
    太皓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抬頭望向那高聳入雲的神民山,心中不禁自問:“難道這就是一個遊俠的宿命嗎?永遠在路上,永遠在追尋,卻永遠無法停下腳”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微風吹過,帶走了他心中的些許惆太皓深吸一口氣,將心中的感慨壓他知道,自己作為一個遊俠,早已經習慣了這種奔波與追尋的生
    踏入神民山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塵世的喧囂,來到了一片神秘的淨郭叡領著太皓拾階而上,山路蜿蜒,沿途的景色越發古樸神當他們行至一幽深山洞前,太皓的目光不禁被一道獨特的背影吸
    那是一位衣著華麗的女子,她的背影婀娜多姿,卻又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太皓心中一動,隱隱感到這位女子非同一
    正當他沉思之際,那女子緩緩轉過身來,她的麵容清麗脫俗,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她看著太皓,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聲音清脆悅耳:“太皓愛卿,朕終於找到你”
    太皓一怔,隨即恍然大他恭敬地行了一禮,道:“陛下,您怎會在此?”
    那女子正是已經退位的青鸞女皇,她微微一笑,道:“太皓愛卿,朕一直在尋找你的下如今終於在這神民山上與你重逢,真乃天意”
    太皓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從未想過會在這裏見到青鸞女他們之間的淵源頗深,曾一同並肩作戰,共同守護東方帝國的安如今再次相見,卻是在這神秘的神民山
    青鸞女皇凝視著太皓,眼中流露出難以言喻的複雜情她微微頷首,似乎在追憶往昔,隨後輕聲歎道:“太皓愛卿,你定是對朕此刻的現身感到驚訝萬朕之所以選擇隱居於這神民山之巔,並非為了逃避,而是為了養精蓄銳,期待有朝一日能夠重返朝堂,重振旗”
    太皓的眼中閃過一絲驚愕,隨即他心中湧起一股難言的感他終於明白,青鸞女皇的野心並未因退位而消散,她依舊懷有重奪皇位的決然而,這條路又豈是輕易能走的?
    青鸞女皇繼續道:“世人皆稱朕為暴君,但又有誰知,朕所殺之人皆是朝中奸佞,他們禍亂朝綱,欺壓百即使朕下令滅九族,也是依律而行,從未濫殺無反觀那少靈,他自登基以來,屠戮城池,血染大地,其行徑之殘暴,簡直令人發”
    說到此處,青鸞女皇的聲音中充滿了憤怒與悲她緊握雙拳,似乎要將所有的不滿與憤怒都發泄出太皓也被她的情緒所感染,心中湧起一股對少靈的憤
    太皓眉頭緊鎖,目光如炬,沉聲問道:“陛下,您有何打算?”
    青鸞女皇並未立即回應,而是輕輕揮手,示意郭叡上郭叡點頭領命,轉身離去,不多時便領來一位身著道袍、氣質出塵的老
    “這位便是神民山的嚴為掌”青鸞女皇介紹道,語氣中透著一絲敬
    嚴為掌門微微頷首,目光在太皓身上停留了片刻,隨後轉向青鸞女皇,道:“陛下,您召喚老朽前來,有何要事相商?”
    青鸞女皇深吸了一口氣,目光堅定地說道:“太皓愛卿,嚴為掌門,朕今日請你們前來,是有一件大事相那少靈自登基以來,暴虐無道,屠戮無辜,朕不能坐視不因此,朕決定重振旗鼓,奪回皇位,還東方帝國一個朗朗乾”
    嚴為道長袖一揮,聲音堅定而有力:“陛下,神民山雖弟子三千,但個個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武林精英,他們忠誠於陛下,誓死效老朽願將他們全部交於陛下調遣,任憑差遣,絕無二”
    太皓沉吟片刻,臉上露出幾分憂慮:“陛下,弟子們雖勇,但朝廷的兵力卻如潮水般洶湧,更何況那少靈還勾結了不少江湖中的惡勢力,我們若隻是以人數相拚,恐怕難以取”
    青鸞女皇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她緩緩站起,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太皓愛卿,朕知道此行艱難,但朕心意已決,誓要奪回青鸞國的江山,還百姓一個安至於那些江湖惡勢力,朕早已有所準”
    她轉身看向嚴為道,繼續說道:“嚴為掌門,除了神民山的弟子外,朕確實還秘密訓練了兩萬民他們雖非武林中人,但個個英勇善戰,忠誠於朕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定能戰勝少靈一”
    盡管形勢嚴峻,太皓的眉頭緊鎖,眼中卻閃爍著不屈的光他深知朝廷的兵力之龐大,兩萬三千兵馬如同滄海一粟,要在正麵戰場上與其抗衡,無疑是癡人說
    太皓深吸一口氣,沉聲道:“少靈如今羽翼豐滿,不僅有昆吾山上的賊子助紂為虐,更有狂影門的弟子遍布東方帝國,他們擅長暗殺,神出鬼沒,實在難以防”
    嚴為道長歎一聲,聲音中滿是感慨:“狂影門,那個曾由我神民山叛徒笪奇創立的門派,他們的實力確實不可小那些弟子個個身懷絕技,狡猾難”
    青鸞女皇眼中閃過一絲憂色,她緊盯著太皓,急切地問道:“太皓愛卿,麵對如此強敵,你可有破敵之策?”
    太皓沉吟片刻,目光中閃過一絲堅定:“戰場上以少勝多,雖非易事,但也並非不可智謀、勇氣、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我們需要精心策劃,尋找他們的破綻,才能有一線生”
    青鸞女皇目光如炬,望向太皓,聲音中充滿了期待與堅定:“太皓愛卿,朕深知天下之大,良才難然朕決心重振東方帝國玄氏王朝,必須匯聚天下英朕正廣納賢士,隻要你願意,朕願封你為大將軍,統率三軍,共謀這千秋大”
    太皓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堅定:“陛下,如今天下已非昔日,少靈坐穩皇位,百姓視其為我若帶兵出征,便成了造反之人,與昔日平叛截然不這造反之路,艱險異常,我雖有決心,卻無十足把握能夠勝利歸”
    青鸞女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憂色,但隨即便堅定下來:“太皓愛卿,你之能力,朕深信不但萬事皆需謀劃,你若有任何要求,盡管提出,朕必全力滿”
    太皓沉聲道:“陛下,若要取勝,非一人之力可我需一位智者,為我出謀劃策,洞察敵情;還需在朝中安插暗線,以探知敵情,內外相應;更需尋得幾位俠士,加入我軍,以壯聲勢,共赴國”
    青鸞女皇眼中閃過一絲決絕,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是時候了,朕必須去請那位隱居的師伯出”
    太皓眉頭微挑,心中湧起一股好奇與期待:“陛下口中的師伯,是何等人物?”
    青鸞女皇深吸一口氣,娓娓道來:“朕的師伯,乃是一位世外高他常年隱居在天山北麓的庭川城內,過著與世無爭的生然而,他的智慧卻如同璀璨星辰,照耀著這片天他上知天文,能預測風雨雷電、星辰運轉;下知地理,能洞察山川河流、地勢走他的謀略之深,足以令敵人聞風喪膽,他的智慧之光,將為我軍照亮前行的道”
    太皓聞言,心中一震,眼中閃過一絲敬仰與期待:“若是有這樣一位高人相助,我軍定能如虎添翼,戰勝少靈指日可待!”
    青鸞女皇眉頭微蹙,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然而,朕的那位師伯,名叫嵐行,性情確實古怪難測,猶如天邊的孤雲,難以捉這般人物,究竟該派誰去請他出山呢?”
    太皓目光一閃,似有所思:“陛下,您方才提及,嵐行大俠隱居在天山北麓那片神秘之地?”
    青鸞女皇頷首道:“正是!天山之巔,雲霧繚繞,他便是那雲中的隱”
    太皓眼中閃過一絲堅定:“既是如此,我便去一趟也無”
    青鸞女皇疑惑道:“哦?太皓愛卿為何有此決定?”
    太皓微微一笑,解釋道:“我行走江湖多年,對天山一帶的地形了如指請陛下放心,我必將嵐行大俠請”
    青鸞女皇聞言,心中一動,道:“太皓愛卿,天山路途遙遠,艱險重重,你此行是否過於辛勞?”
    太皓搖頭,目光堅定:“陛下,為了青鸞國的未來,為了陛下的大業,些許辛勞又何足掛齒?”
    青鸞女皇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聲音中充滿了感激:“那就有勞太皓愛卿朕在此靜候佳音,願你此行順利,早日歸” <.bisa.,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