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殺良冒功真名將
字數:3474 加入書籤
放完煙花,陳海率第一艦隊進入深海裏,然而中途左滿舵,兜個圈又回到陸地帶些人上岸,循著明軍足跡追下去,就像沈一石所說,怕俞大猷玩陰
循著走,來到一座鎮子外圍停下,陳海上樹,遠遠看見魚湯兩部官軍已把鎮子圍
“大姐,湊近些嗎?”瞭望手陳花跟
“你能看清嗎?”陳海問
“有樹葉擋著,馬馬虎”
“那你留在這裏盯著,我下”
“是,大姐小”
剛說完,陳海哐嘰跳下去,屁股著地,腫得發
下麵姐妹七手八腳把人扶起,陳海沉默的青筋暴起,前拔出一條細長的石頭,後再拔出根細長的小樹枝,都沾了
“我沒事,找個地兒讓我緩”
清幹淨一塊石頭,頂著小腹趴在上麵,陳海唇角輕
一萬點暴擊傷害!
................
一座叫王家鎮的鎮子外,一千俞大猷部跟一千湯克寬部,兩千官軍圍地密不透魚湯二將立在鎮外,目光幾乎平視眼前圍牆上的老
鎮子土牆能有多高?三米出頭不到五米,當地鄉紳上到牆上,看見虎視眈眈的大頭兵與滿臉殺氣的將校,文化人沒嚇尿褲子已屬膽子大
“爾等丘八,哪部分的?來我們王家鎮外做什麽?!”
俞大猷想廢幾句話,但資曆老的湯克寬是丁點不要麵
“呔!爾等草賊叛寇,巡撫老爺已然查明,倭寇之所以屢入內地,具是爾等為彼帶路,為彼張目!俺們前來就是捉拿犯人,速速把路障搬開,讓我們進到鎮裏,否則治爾等通倭!”
牆上為首老者須發皆白,聽到這種鬼話,怒極發
“老朽當朝舉人,豈會為倭寇張目?倭寇來犯,鎮上哪次不聚鄉勇相抗?爾等丘八分明是來劫掠村鎮!”
湯克寬不廢話:“老匹夫!我等進鎮,讓是不讓?!”
“速速滾開!否則老朽上奏都察院,彈劾爾等!”
湯克寬彎弓一箭射去,箭若流星,正中老舉人咽喉,一頭栽倒從牆上摔
“弟兄們!殺光這群通倭賊寇!為朝廷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湯克寬激昂起,身後士卒早已按耐不住釋放心底各種欲聽得號令下來,瞬間萬箭齊發,牆頭劈裏啪啦掉下屍體,數百披甲兵亮出鋼刀,輕易砍翻堵門鄉勇,搬開路障,眾軍齊上,一哄而
尋常的東南明軍,打海盜打倭寇剿匪除寇拉稀的不行,但對上本國袍澤,亦或鄉勇良民,一個個勇猛的不行,個個楚霸王再更別說俞大猷和湯克寬兩部,不單是浙江明軍裏的精銳,也是浙江明軍裏唯二能戰的,打倭寇非常有底氣,打鄉勇自然非常非常之有底打倭寇拚了老命最多討個老婆,而且近些時候不知怎滴,倭寇船上沒有婦女,完全幹拚命;但打鄉勇劫地方,小到金銀財富,大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家小姐,應有盡有是上下一齊吃
故而一殺入鎮內,雖然鄉勇拚死抵抗,但弓箭掩護,披甲兵前衝,手段嫻熟的收割一條條人很快全鎮成年男丁被殺光,鎮上家家戶戶除了滅門就是滅饒是俞大猷部軍紀好,搶劫財物、搶掠婦女一樣沒少幹,甚至見著長相清秀的少年,亦當做婦女擄
鎮內少年百餘人拿起武器,聚集在私塾裏血戰官軍,最大的戰果擊殺湯部把總一員,卻無力回天,被官軍絞殺一
屠了鎮子,明軍就地生活做飯,掠奪來的雞鴨鵝豬現場宰殺,用沾著人血的刀子殺,少時肉香的味道中和了血腥,在死域裏縱情吃喝享還有酒水,一壇壇擺出來喝,全然不怕裏麵進去
讓士卒發財是次要目的,正經事兒魚湯可沒落砍下兩三千顆男人的腦袋,全部剃成地中海的月代頭模樣,再畫些妝容,都做倭寇模樣,對明軍來說輕車熟路
到這裏,最後一步計劃完成,可以發文給王忬王巡撫,眾將士英勇奮戰,於近海血戰大破倭寇萬餘,斬首兩千餘級,大勝!明軍又贏了!我大明天下無敵啊!
在角落裏完整看完犯罪過程的陳海,心中五味雜倒不是說有什麽東西破掉或者碎掉,畢竟她接觸的兵都是爛兵,比如米兵和天竺兵,好兵與她是敵對狀態,見得多隻是感歎沈一石話說得對呀,這幫殺才!
陳海穩得住,隨行跟著的陳花她們可忍不住,尤其是眼睜睜看著鎮裏姐妹被糟蹋........總之陳海硬是靠積攢的威望,把訴求壓下
“我們太弱小了,就算幫助了她們,我們能幫的上所有姐妹嗎?唯有發展自身,咱們自己強了,說出的話才會有人聽!”
回到船上,陳海岔著腿站在沈一石身
“伯父,辛苦你了,此間事已了,我該回絲綢還差六萬匹,年底是最後的期限,不要逾”
“六萬匹絲綢屬實困難,老朽盡力籌措,誰不喜歡錢”說罷,沈一石奉上一盒酥,“再過十幾日便是平安生辰,還請大侄女將此酥交給平安,老朽祝他生辰快”
陳海接過,沈一石上了海風號,陳冰會把他和手下夥計送到岸邊,並幫忙把銀箱子抬上
官軍方麵,捷報送進杭州衙門裏,但坐位置的已不是巡撫王因今年倭寇大舉進犯,乃至深入內地進攻鬆陽縣,嘉靖皇帝大事實證明出了事兒,甭管你是文是武,該背鍋都得背,他俞大猷作戰不利,扣本年工資,他湯克寬作戰不利,免職戴罪立功,那你王忬呢?
朝廷是公平的,念在你之前剿滅雙嶼、烈港的倭寇,斬首數萬級的功勞,升你右副都禦史,給你個顏麵,巡大同邊鎮去
至於浙江這邊,庭議東南沿海最近老出事,倭患愈演愈烈,嚴重威脅到了我大明半壁江故而嚴懲是一定要嚴懲的,但不能把責任全壓到巡撫頭上,巡撫配置太低,邊疆大吏豈能一個個送?幹脆配置拉滿,出了問題浙直總督帶頭一起
於是兵部尚書張經外派地方,總督江南、江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廣諸軍,專辦討倭,便宜行事,全權負責抗倭事
張經雖然也是白麵書生,但比王忬要強,畢竟後者是檢察長,前者好歹國防外加張經打過仗,嘉靖十六年1537年)鎮壓廣西大藤峽瑤民起義,後又平息思恩九土司及瓊州黎民起義,而恰恰是後者,讓他升到兵部尚
明庭把國防長都派到江南負責抗倭了,這回該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