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結識張遼

字數:5237   加入書籤

A+A-


                      匈奴人一連騷擾了三天。雖然後麵幾次城牆的守卒都有了防備,但是對士氣打擊很大。
    匈奴人來無影去無蹤。又不敢出關迎戰,每次都靠箭矢反擊,效果很差。
    更何況漢軍隻有幾個弓箭手,再加上箭矢也所剩無幾。
    匈奴人用的是短弓,所射出的箭矢比大漢用的弓箭短上一截,不能撿來用。縣令一籌莫展,隱隱有了退意。
    找來部下商議
    “如今匈奴狡詐,又不攻城,隻往城牆上麵放箭,士氣低落。兵無戰心,將無戰意,該如何是好。”
    部下聽到這,就知道縣令不想在這耗著了。
    一個個出言相勸,退回馬邑縣城。
    “大人,雁門關乃是戰略要塞,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若雁門關有失,馬邑危矣”一個聲音響起。
    眾人看去,見是白袍小將,也都不敢說話。
    “張將軍所言不錯,隻是馬縣尉戰死,本官又領兵在外,著實放心不下。”縣令言詞懇切。
    白袍小將想要反駁,張了張嘴也沒說出來,畢竟縣令說的不錯。
    現在馬邑縣城無兵無卒。縣令在位,時間長了確實不行。
    “我決定引兵回城駐防,你們誰願意領兵留守雁門關”縣令問道
    一群人相互看了一眼,都低頭不語。
    “大人,遼,願領兵駐守雁門關”白袍小將站出來躬身行了一禮。
    “張司馬,你本是許太守部下將領,若在此有何閃失,我該如何向太守大人交代,此事萬萬不可。”縣令連忙搖頭反對。
    “府君哪裏遼自會上書講明事情經過,還望縣令大人成全。”
    縣令沉思一會點頭同意了。
    縣令帶走三百縣兵,和一些受傷的民夫。那些家丁護衛也一並回了馬邑。
    關上隻留下幾十個雁門關的守軍,還有一百個左右的民夫。
    白袍小將領把剩下的人集合在一起,站上台子看向著眾人。
    台下的人們齊刷刷的看向他。
    “將士們,馬邑的各位鄉親。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縣令大人帶兵駐守縣城。
    我等在此守衛雁門關,想必現在留下的都是敢和匈奴一戰的,都是馬邑縣城的好兒郎。
    各位想必對我也不陌生。”
    將目光掃視一圈,又接著說道。
    “我張遼願意與各位一起死守雁門關,決不讓匈奴人得逞。”
    張遼說完,台下士卒的士氣稍微回升了一點。
    民夫卻沒有太多的感覺,畢竟他們不是願意留下來的,隻是普通百姓,縣令讓留下來,就留下來了。
    隻有一個民夫不同。
    他此刻有些激動。這是張遼啊,曆史名將。
    以前王剛也問其他的民夫,這個白袍小將是誰,可得到的答案都是張家二公子。這讓王剛也頗為無奈。
    張遼說完看了一眼眾人,揮手讓眾人散去,他現在也一籌莫展。
    雖然匈奴人沒有攻城,隻在城下放箭騷擾,時間久了,軍心崩潰,匈奴人突然奪關,雁門關必丟。
    他要想個辦法,最好能小勝一場,振奮一下士氣。
    王剛知道自己機會來了。
    趁現在張遼年輕,去接觸一下,打好關係,日後肯定用的著。
    而且這幾天他在雁門關到處找遍,也沒有能啟動平衡宇宙兌換裝置的地方。
    隻有一個地方沒有去,那就是關內的附房。現在張遼就在那裏。
    王剛走到門口,一個士兵攔住王剛,王剛說有要事要見張將軍,士兵便帶著王剛走了進去。
    士兵看到張遼抱拳行禮。
    “張司馬,這位兄弟說有重要的事情要向司馬稟報”
    張遼看向王剛一眼。
    “何事?”
    王剛一陣的慌亂,定了定神。
    “張將軍,小人看將軍愁眉不展,想必還在為匈奴的騷擾而煩心,我有一計或許能殺死幾個匈奴人”
    “哦,快快講來”張遼確實為此事發愁。
    “張將軍,匈奴隻在城下射箭,不敢攻城,看來他們人也不多,經不起傷亡,我們何不裝作大軍全部撤出雁門關的樣子
    ,匈奴人必定懷疑,派一隊人上城察看,我們再突然殺出,殺他們個措手不及”
    張遼眼睛一亮,瞬間領悟過來。
    轉頭對身後看向那個士卒“通知下去,從現在起,所有人隱蔽起來,派一個激靈點的兄弟躲在暗處觀看,不要生火做飯。”
    張遼又轉頭看向王剛“你叫什麽名字”
    “小人王剛”
    張遼默念了一遍王剛的名字
    “若計策有效,必定重賞”
    等張遼安排下去,整個雁門關靜悄悄的。
    而匈奴人也來了兩次,胡亂的朝關上射了幾輪箭雨,隻是再沒聽到謾罵和慘叫。
    便把情況告訴匈奴的頭領阿古朵。
    阿古朵是匈奴一個小部落的頭領,手下的族人本來有一千多人,可是被一個大部落的攻打,差點被全殲。牛羊馬匹也損失大半。
    隻好帶著族人和剩下的兩百匈奴士卒來到了雁門關外,看能不能劫掠一些糧食過冬。
    眼看天氣漸涼,雁門關外的商隊也不見了蹤跡,才打起了雁門關的主意,想著拿下雁門關,逼馬邑縣令就範,交出些糧食。
    聽手下匯報,說雁門關沒有動靜,估計是人全跑了。便決定帶著手下親自來查看。
    阿古朵遠遠的看著雁門關,正如手下匯報的那樣,靜悄悄的,沒一點聲音。
    阿古朵示意一下,一小隊匈奴騎兵慢慢接近雁門關,照例先放一輪箭雨,果然城牆上沒有發出任何慘叫,隻有箭雨落在城牆上的當當聲。
    小隊長回頭看向阿古朵,詢問阿古朵怎麽辦。
    阿古朵知道漢人詭計多端,不敢貿然前去,就讓這個小隊先登上城牆查看究竟。
    等這個小隊二十多人剛剛登上城牆,城牆內側頓時射來一片箭雨,接著一隊人衝了過來,領頭的小將手持斬馬刀大殺四方,所到之處無一合之敵。
    二十多人的匈奴小隊一個照麵被砍翻在地。
    匈奴人根本來不及救援,等到匈奴人跑到城下放箭的時候,張遼早帶人遠遠的躲了起來。
    頓時,整個雁門關又陷入了寂靜,仿佛剛才的事情不曾發生。
    關下的阿古朵目眥欲裂,卻又無可奈何。
    他現在不知道關上是什麽情況,盲目放箭也沒有意義,他們的弓箭也所剩無幾。隻好悻悻的離去。
    張遼殺了幾個匈奴士卒,出了一口惡氣,士卒們士氣高漲。
    張遼沒有食言,賞了王剛兩萬銅錢,提拔王剛做個小隊長並讓他率領一百個民夫。
    王剛把得到的兩萬銅錢拿出來和一百多個民夫平分,所有的民夫對王剛變的敬重。匈奴人陸續來騷擾了幾次,也沒占到便宜。
    後來王剛建議張遼出城偷襲匈奴人的營地。
    就是那次,王剛第一次殺了人,那種感覺很不好。鮮血噴到臉上,濕濕的,黏黏的。
    那一夜,匈奴人大敗。
    天氣已經入冬,一場北風刮過,天空中飄下片片雪花。
    匈奴人退走了。
    張遼也要回雁門郡了。臨走的時候找到王剛,問王剛要不要隨他一起去雁門郡治代縣。
    王剛拒絕了張遼的好意。隻說自己想留在雁門關。
    張遼留下二十個士卒交給王剛統率,還有願意留下的二十多個民夫,駐紮在雁門關。
    王剛讓回去的民夫給張伯報個平安。看著漸漸遠去的眾人,王剛有些激動。
    王剛回到雁門關的輔房,讓一個親信守在門口,叮囑任何人不能進來。
    說完拿著鐵盒子,走進房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