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流言終局
字數:4308 加入書籤
“凡被王孫金光之法所照,所見之景,天河崩塌、日月傾倒、星宿移位,眼中景不可視之,隻覺天地萬物皆在王孫手中。若多看一眼,則被蒼茫之主籠罩,凡人不得玄妙隻能化作燼土...”
王孫昱看著城裏人寫的書簡十分震撼,怪不得人家是城裏人,單是這後麵的“日月托輝,天之聖主,天地為之歌頌,日月引以為皓霞”就讓他感覺到了自身的渺小。
要是寫故事的人放在明清時期,高低也得是一個蒲鬆齡一般的人物。
“這確定寫的是我?”
昱也想不到,謠言會有一天不攻自破,不是因為依靠晉國的關係,而是有人又在背後吹噓。
他偷摸地找上了閱夫子。
閱夫子在偏房,案桌上擺著不少的竹簡。
整個偏屋原本是蠻大的,隻是閱將很多不必要的東西都舍棄掉了,讓溪和樗做了一些書架放置在左右,能夠容納人的地方很小,隻有大概十來平米的樣子。
偏屋還有著一個房間,裏麵就是臥室,不過昱瞄了一眼,大概裏麵也都堆滿了竹簡。
真不知道夫子是什麽在短短時間又搞出這麽多竹簡的。
堆積的竹簡,在竹席上鋪成一層,略微泛黃的陽光照射進來就能隱隱約約的看出這些竹簡的成色還很嶄新,被光照過的竹簡還散發著一種墨香和竹香。
有些是剛寫不久的,夫子把這些竹簡鋪在竹席上晾幹。
墨水當然不是沾上去就能馬上幹透,還需要晾一會陰幹。
昱在敲門進去之後也沒有坐的地方,站著向夫子說明了外界那些新的流言。
“夫子,這確定不是您做的嗎?我怎麽感覺有些離譜?”
“王孫,這確實不是臣做的,不過此法也算可行,就是計劃可能又要延遲。”
“這樣不會影響到郭偃嗎?”
“不會,這位太卜言出必行,竟然提出了想收您為徒,就不會輕易放棄。
隻是現在他要尋求一些更好的理由,王孫您也可以旁敲側擊,這樣您的話語權也會更多一些。
真想結交一下在這背後幫助王孫的人啊,此人想來也有大才,隻可惜不願意露麵。”
在昱走後,閱開始翻閱起了那些堆積的竹簡。
這裏有些是他要寫給分布在晉國的暗衛的書簡,有些是暗衛上報的書簡,還有一些是他從晉國陶來的史料。
各國的史料大多掌管在本國的太史手中,沒有借調的命令的話也不能查看,更別說給外人了。
閱的暗衛和有些他的細作在民間不停的收集各地的情報,這才還原了這裏部分的史料。
想要了解一個國家首先要了解他的曆史和文化,雖然洛邑也有不少的傳記,可是年代有些久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所以閱在收集晉國各地的人文和消息也不是在玩鬧,而是要通過他的整理參考各地的價值,從而製定相應的計劃。
作為一個幕後工作者,閱的工作向來是辛苦的,哪怕很多章沒有出現,也都是在細心的調查各地和安插情報人員。
許久之後,他開始看到了今日來絳城的情報。
閱難以置信看著手中書簡,有些不敢相信那是由暗衛和他明麵所派出去調查出的結果。
他已經知道了“真相”,這一切也就是一個少年的戲言,騙住了農人,農人又利用這樣的戲言去假借王孫之名糊弄城裏人,才又有了這樣的謠言。
閱向來是了解自家人的,可是他也沒有想到,自家竟然會出現這樣一個鳳雛。
該說他運氣好呢還是命運偏向王孫呢?
閱不知道,這樣的情況也占卜不出來結果。
計劃總趕不上變化,哪怕事先準備得再好也可能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生變化。
可是,現在看來終究是往好的方向發展。
昱也在此時有了給郭偃寫信的興致。
“見字如麵,太卜現之。
近日以來,有刺客暗伏,所幸無礙,可現想來還隱隱後怕,好在刺客是個忠義之士不願加害於我,不然我就不能再與您寫書信了。
我在晉國受到了這樣的威脅,請您一定要稟告晉侯,我現在怕得都不敢入睡,生怕又有刺客上門,請求您庇護我吧。”
這份書簡的目的不僅是拉近關係請求幫助,更是將害怕和無能展現給他看。
寫完這封書信昱又開始寫起寄到洛邑給父親母親報平安的消息。
他在晉國受到的流言和刺殺沒有並沒有和父母說過,就像在外的打工人不肯將委屈告訴父母一樣。
怕他們擔心。
“這世道啊!”
在晉國的勾心鬥角很累,可是他必須要這樣做。
對比百姓的貧困,他實在是好得太多太多了。
這些被貴族們烙刻下思想鋼印的庶民們不是後世那樣有人權的百姓。
這個時代有權力有地位的隻是能是貴族,除非有著王公貴族的扶持,庶民還是庶民。
透過書房的木窗,昱看到高升的太陽,和在外叫喊的閔。
那是閔又在試藥。
閔這個隨從天分不高,可是她主動提出要記錄和明確各種藥草的藥性和作用,所以時常讓一些有病沒病的兵士和隨從為她試藥,她自己也嚐了不少。
因為昱想做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光是憑借他一個人的能力和智慧是不足做到的,昱隻能讓那些有天賦的人去探索,去追尋這些智慧,想來也能為後世積攢一些底蘊。
“不過...幾個人的話會不會不太夠用,要是這個時候有諸子百家在就好了,可惜我的名義還不足以駕馭百家,也沒有網羅那麽多人才。”
這個世界是現實的,有誌之士和有能力的人不在少數,可惜有些身在世家,有些落在郊野,要想尋找人才何其不易,隻能是讓人才自己送上門來,又或在茫茫人海中哭哭尋找。
這世間不可能隨手可見的都是郭嘉、諸葛亮這樣的人才。
這裏沒有招聘的廣告,想要招賢納士還得需要名聲,和他人願意追隨的品質。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主更要自身強。
打開門的昱看著院落內巡邏的兵士和門外那些形形色色隻為看一眼槐樹的人。
“明天會好起來的,對吧。”
外麵的陽光依舊,下麵的人還是在原地踏步,大槐樹旁有些人在讚歎,有些人還是沉浸在以前被欺壓的日子,貴族老爺們在院裏鞭打下屬,讀書人正唱著歌。
當你在想著未來會好起來的時候,現狀向來是不好的。
人生亦是如此,就像那奔流不息的黃河,雖然有著東去大海的誌向,卻流程緩慢,征程多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