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患者很滿意
字數:3591 加入書籤
有了這個神奇的屬性麵板後,李敬生不由琢磨開了,既然隻要有足夠的生命值,任何醫術都能夠快速升級,以後完全可以走博學多才的路線。
無論哪種醫術,隻要想辦法學會,達到入門級別就能夠快速提升了。
這簡直就是逆天。
別人練習一個方結可能需要五六年才能從入門到熟練,他隻需10點生命值就夠了。
目前已經查明的賺取生命值方法就是給患者治病。
拒絕過度醫療、診病治病都能賺取到生命值。
是否還有其它方法,這得慢慢摸索。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李敬生看了一眼牆上的掛鍾,接近上午十一點。
看來不出意外的話,今天上午就隻接診到了一個感冒病人。
有點慘,房租都賺不回來。
就這麽一個病人,還差點被他給推走。
也難怪唐萍會埋汰他這個老板。
閑著也是閑著,李敬生索性拿來一塊縫滿針線的布片、鉤針、攝子、持針器,開始練習縫合與打結。
如果手頭寬裕的話,練習縫合與打結可以用豬皮、香蕉皮、生豬腸、橡膠管、橘子皮等。不過這些都屬於高級道具,價格不便宜。
優點就是練習效果比較好,它們的手感與人體組織、皮膚較為相似。
更高級一點的可以買小白鼠、兔子、青蛙等活體動物來練習。這些都是實驗室培養出來,專供醫學實驗使用。對動物的體質、攜菌量、有無病毒等等都有嚴格要求。
所以它們的價格頗為昂貴。
一隻小白鼠200元,一隻小白兔65元左右,普通人根本用不起。
李敬生最近這段時間窮瘋了,隻能拿著一件從舊衣服上剪下來的布片練習縫合與打結。練習的效果自然也是大打折扣,效率低下。
要說效果最好,肯定是在人體身上實踐。
必須說一下,在大體老師身上縫合與在患者身上縫合區別非常大。不說別的,心態就截然不同。
在患者身上縫合時,會情不自禁的感到緊張,心理壓力特別大。
一針沒縫好,人家可能直接罵娘,甚至投訴。
如果是眼瞼、頸部、心包等部位的縫合,更是屬於刀尖上跳舞。
縫合時稍微偏一點,可能就是一場醫療事故。
幾乎所有的帶教老師與醫學前輩都認為醫生想要提升醫術水平,最好的辦法就是臨床實踐。
李敬生在醫院正式工作了六年,上台縫合的機會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絕大多數年輕醫生嚴重缺乏鍛煉機會,幹的基本上都是雜活。
送檢標本、拿化驗單、去醫務科或其它部門簽字、陪病人做檢查、管床……這是李敬生過去六年幹得最多的事情。
隻要風險稍大一點的實操,上級醫生要麽親自動手,要麽讓信得過的手下醫生操作。
其他醫生能獲得一個旁觀的機會就已經很不錯了。
李敬生現在算是另辟蹊徑,不必在患者身上操作就能快速提升外科手術水平。
這絕對是一個逆天的優勢。
隻要給他充足的時間,隻需窩在這個小診所發展十年八年,憑借金手指就能成為外科大佬。
此刻拿著布片,他在考慮該練習哪種縫合與打結。
已經有了金手指,再花費大量時間苦練方結、滑結、單純間斷縫合,顯然不是智者所為。
診所馬上就要倒閉了,眼下急需學習一些新的醫術,然後快速提升到熟練級以上,贏取客戶口碑,擴大業務量,這才有可能生存下來。
先圖存再謀發展,這是他給診所目前的定位。
根據他這九個月開診所的經驗,接診的患者主要有感冒發燒、外傷、骨折、買避孕藥……這幾大類。
骨折患者他沒能力處理,隻能往大醫院推。
其實這是一塊大蛋糕,可惜骨科疾病的治療難度大,技術含量極高,對各種條件都很嚴苛。李敬生就連最常見的關節脫臼都治不了。
有時候看著不小心摔斷手腳的兒童患者進來求診,李敬生盡管饞得流口水,仍然隻能推走。
聽說現在哪怕是小診所治療一個肩關節脫臼的患者,收費也是300元起步。
照x線收費100元,治療費200元,如果再開點鈣片啥的,還能再賺十幾二十元藥費。一天接診兩個這樣的患者就能收支平衡了。
而且這種關節脫臼複位的風險小,口碑更能賺滿分,著實誘人。
眼饞歸眼饞,沒這個正骨接骨的技術,就算來了這樣的患者也隻能往外推。
想要學習正骨接骨技術,恐怕還得從長計議。
眼下還是先把縫合與打結這兩項再拓展拓展,因為隨時都有可能用得著。
縫合僅掌握了單純間斷縫合與連續縫合肯定不夠,麵對一些稍微複雜點的外傷就有可能搞不定。
他急需學會的有皮內縫合與垂直褥式縫合。
皮內縫合的優點是:能使皮緣精準對合、減少疤痕的產生、加快傷口愈合速度。
垂直褥式縫合算是單純間斷縫合的一個補充。
有些傷口組織不能承受過大的張力,或者皮膚過於鬆馳,如果使用單純間斷縫合會導致縫合後的傷口因為張力過大而裂開,嚴重影響愈合。還會留下難看疤痕,加大傷口感染機率。
這時候如果使用垂直褥式縫合,效果就會很理想了。
它能夠顯著降低切口皮膚的張力。
膝蓋、肘部、脖子、麵部等部位的的傷口以及深層撕裂傷口,李敬生根本沒能力處理。隻要把這兩種縫合方式學會,他以後再遇到外傷患者,基本上都能搞掂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