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難啃的硬骨頭

字數:4455   加入書籤

A+A-




    城南社區衛生服務站有著近二十位醫生,名義上有40張床位,實際使用率估計不會超過一半。
    它的規模在衛生服務站裏麵已經算是老大哥級別了。
    有些規模小一點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比它強不到哪去。
    據李敬生了解,城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外科業務並不差,它有著一位高年資外科主治醫師。據說以前在大醫院的肛門結直腸外科手術室混過。
    這裏必須介紹一下很多人都分不清的兩個科室。
    肛門外科與肛門結直腸外科都是普外科下麵的亞科室。
    肛門外科主要治療肛門、直腸的良性病變。比如最常見的痔瘡、直腸脫垂、肛裂等等。
    肛門結直腸外科則主攻腸道與肛門領域的重疾與惡性病變。
    最常見的結腸癌,直腸癌、克羅恩病等等。
    從這裏就能看出,肛門結直腸外科是一個非常牛b的科室,治的基本都是大病。
    這位高年資外科主治醫師能進大院的手術室,並且在一個很牛b的科室工作,實力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他在城南社區衛生服務站完全就是王牌級別的存在。
    金醫生是城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一名‘年輕’外科醫生。
    三十七八歲的樣子。
    他已經連續多年被評選為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優秀外科醫生,聽說還準備讓他擔任普外科的學科帶頭人。
    論手術實力,他在城南社區衛生服務站應該能排進前三。
    這樣一位資深外科‘高手’治療多次都沒能治好的膿瘡,肯定不簡單。
    而且任何一家有著兩名醫生以上的醫療機構,遇到難治的疾病時都會通過會診來提升安全係數。
    金醫生給這位老漢治了三次都不見好,肯定已經找其他醫生一起看過了。
    包括那位資深的肛門結直腸外科主治醫師。
    這麽多位醫生都沒能看好,頓時讓李敬生感受到沉重壓力。
    他仔細檢查著膿包,試圖找出難以治愈的原因。
    隻要輕輕按住膿包周圍一擠,便有粉紅色血水排出,伴隨膿水獨有的腥臭味道。
    “您最後一次治療是什麽時候?”
    “就在昨天。”
    原來昨天剛處理過。
    怪不得擠出來的是粉紅色血水,而不是黃白色膿水。
    對付淺表膿包的手段無非就是切開排膿,抗菌消炎或者脈衝激光照射等等。
    遇到比較頑固的膿包,大醫院也會考慮將整個病灶切除。
    這需要很高明的清創術與切開術、縫合術。
    任何手術都有嚴格的適應症,不能隨便亂切。
    膿包太大的話,不適合切除。
    否則會形成一個極大的缺損創口,這絕不是植塊皮就能搞定。
    患者的這個膿包直徑達到了10以上,已經屬於大型膿包了,別說是李敬生的小診所,就算是三甲大院也不可能把這個膿包給切了。
    背部的靜脈叢、神經都是十分豐富。
    做手術存在著巨大潛在風險。
    “在那邊治療的病曆本帶了嗎?”
    “沒給我們呀!”
    老太太搶著回答道。
    “可能那邊需要存檔,你們有需要的話,可以申請自行複印。您給我說說,那邊三次都是怎麽處理的?“
    李敬生這家小診所可不敢得罪龐然大物般的社區衛生服務站。
    人家吃的是皇糧。
    而且當前的口號是: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療養回社區、健康進家庭。
    社區服務中心大力推行六位一體製度,社區服務站也是跟著水漲船高,在方方麵麵均可碾死李敬生的陽光診所。
    他的診所今天狠狠的揚了一次名,隨著消息擴散,盯著陽光診所的人多著呢。
    競爭對手們看著他出名,很容易生出嫉妒心。
    這時候,保持低調,悶聲發大財是王道。
    否則連怎麽死都不知道。
    光是快康診所的趙老板就夠他頭疼了,要是把這條街上的扛霸子給得罪了,那妥妥的作死。
    這個患者本來就是社區衛生服務站沒治好的病人,李敬生接手,並且讓患者去找社區衛生服務站索要病曆進行複印。服務站的醫護們會怎麽想?
    第一想法就是那個陽光診所的李敬生想幹嘛?
    是不是想搞事?
    安撫完家屬與患者,他靜靜的聽著患者描述三次的治療經過。
    第一次,切開膿包後把裏麵的膿液抽淨,做了清創。並且打了四天吊針。
    患者回家一個星期後發現膿包再次紅腫,並且沒多久再次流出膿水。
    創口也一直沒有愈合。
    第二次去衛生服務站仍然是金醫生給他做的清創。當時還請了一位年紀大的上級醫生過來看了看。
    “那位年紀大的醫生長什麽模樣,有印象嗎?”
    “皮膚黑黑的,個子不高,說話喜歡從鼻子裏時不時的哼兩聲。”
    老太太在旁邊倒是看得清楚。
    此刻描述時,有模有樣,把重要特征全描繪出來了。
    “沒錯了,那位是服務站的丁醫生,水平很高。”李敬生倒也沒有與此人打過交道。
    但是在這條街上開了九個多月的診所,另兩家診所、衛生服務站有哪些醫術厲害的醫生,他基本摸得門清。
    丁望守就是那位在大院手術室混過的高年資外科主治醫師。
    聽說衝擊副高職稱失敗,不是敗在評審上,而是敗在了逃不脫的背景關係。
    名額給了另一位資曆比他淺,醫術水平不如他的醫生,因為那人的舅舅是醫院領導。
    這位丁醫生氣不過,找醫院領導大吵了一架,然後辭職不幹了。
    回到家裏後,社區的工作人員知道了,第一時間把消息告訴了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站長。聽說站長親自去丁望守的家裏拜訪,足足拜訪了三次,這才成功說服丁望守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
    也算是現代版的三顧茅廬了。
    通常情況下,有點傲骨的人都有真本事。
    丁望守進了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後,很快挑起重擔,把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外科業務發展起來了。特別是割痔瘡,治療肛門閉鎖、直腸脫垂等病,極為擅長,口碑也是相當不錯。
    金醫生稱之為外科高手得打引號,這位丁望守絕對有著真才實學,手術能力應該是相當出眾。
    這位患者第二次複診時,金醫生請了丁望守看過,可是仍然沒能治好,這讓李敬生的壓力又增加了幾分。
    好不容易來了一個外科患者,卻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李敬生咬咬後牙根,決定全力以赴試試看。
    “第二次怎麽給你處理的?”
    喜歡苟在診所練醫術請大家收藏:(.)苟在診所練醫術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