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日收入過萬

字數:3769   加入書籤

A+A-




    他看向最後一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生命值。
    本來升級普外科診斷醫術後,隻剩51點了。
    此刻他震驚的發現生命值居然漲到了83點.
    等於一共漲了32點。
    滿打滿算也隻接診了兩位患者啊!
    咋漲了這麽多生命值呢?
    平均下來,一位患者帶來16點生命值,這簡直多到超乎想像。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成功診治一位患者也才獲得1點生命值。如果收獲一位患者的好評,可以額外再獲得10生命值。
    是了,成功把老漢的病因找到,並且切除,然後又退回了老太太送的紅包,收獲了兩位老人的好感。
    想必這裏增加了10生命值。
    那剩下的22點生命值仍然遠超正常收獲啊!難道是因為成功拿掉了老漢的病灶,又給獎勵了10生命值?
    有這種可能。
    李敬生不由一陣腦殼痛,弄清楚生命值怎麽獲得的,比診治一個高難度的病例還要更費腦細胞。
    算了算了,以後慢慢的收獲次數多了,自然會清楚它的獲取規則。
    現在還是把心思花在診所經營、新醫術學習與升級、醫生等級提升上麵。
    首要任務就是提升醫生等級,不然各項醫術的升級上限被卡死在熟練級,實在叫人蛋疼。
    無論是藥方醫術還是診斷醫術,僅僅隻是熟練級還不足以形成絕對優勢。
    如果再升一級,別說是這條街,就算是這一整片居民區,他基本上也能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這片區域除了第二醫院這個超級巨無霸惹不起,他到時候甚至就連社區衛生服務站都能平分秋色,甚至擊敗。
    不過人家有著官家身份,明著叫板那是自尋死路。
    到時候他的小診所真做出了成績,恐怕還得找個靠山,或者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才行。
    ……
    下午又陸續接診了幾個感冒發燒、便秘、消化不良之類的普通患者,還賣出了一些益補類藥物與兩瓶安眠助眠藥物。
    總的來說,診所的業務與昨天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起色。
    傍晚,關好店門,李敬生清點了一下今日的營業額,總共18731.5元。這是他開診所以來,做夢都不敢奢望的營業額。
    欣喜之餘,他很快就冷靜下來,並沒有得意忘形。
    現在還遠沒到守得雲開見日出的那一刻。
    周圍依然強敵環伺,小診所的競爭力、軟硬件都不咋地。
    營業額看著很高,但是其中大部分是賣益補類藥物、保健食品、器材的毛收入。
    血糖儀總共賣了兩台,還剩一台。
    都是開診所的時候進的貨,一台都沒賣出過。沒想到今天一下就銷掉了兩台。
    網上報價400左右,他賣380,利潤其實並不大,也就50左右的淨利潤。
    真正暴利的還是外科手術與保健品。
    給老漢做那台竇道切除手術,預收費2000元。其中拍片子,不管x光片還是b超,他都是統一收費100元一次。
    大醫院拍x光片一般分部位收費。
    小診所卻不能這麽幹。
    要是給這個患者拍x光片收費100元,給另一個拍肢體正麵隻收費50元,人家就會認為你亂收費。
    不管怎麽解釋都沒用。
    因為小診所本來就給人一種收費不透明,坑錢的印象。
    所以統一收費100元更適合小診所。
    這也是李敬生開診所九個多月總結出來的經驗之一。
    給老漢拍了b超與x光片,共收費200元,刨去一點電費與儀器折損費,剩下的都是純賺。
    做檢查基本上一本萬利,隻要量足,一天拍十個片子就有1000的毛收入了。
    利潤至少七八百。
    然後剩下的1800元,包括手術費、藥費、簡單護理這幾項。
    其中手術費是大頭,1000元左右。
    手術用掉了不少耗材,還有各類器械使用後需要消毒才能重新使用。剩下的基本是人工成本與微不足道的一點電費。
    利潤應該超過八百元。
    一次性無菌防護服、橡膠手套、口罩、頭套這些並不貴。
    做手術賺的就是技術錢。
    剩下的800元需要給患者打三天吊針,200元一天。
    必須解釋一下,並不是每次打吊針都是80元一次。也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用藥情況來決定價格。
    三天輸液的總費用600元,成本至少在270元以上。
    所以這個並沒有想像的那麽暴利。
    剩下200元,會適當收取一些護理費用,包括術後拆線,每次來輸液的檢查費等等。
    最後可能象征性的退給患者三四十元。
    從這個病例就能看出,治一個這樣的外科病人,純利潤超過1200元。它還能同時帶動診所的用藥、拍片這兩項。
    怪不得稍具規模的醫院都會大力建設外科室。
    這塊蛋糕確實很誘人。
    李敬生給診所的定位很清晰,就是做一些小手術。
    有難度的高風險手術,診所沒有開展的條件,硬件建設費用高得嚇人。就算手術團隊湊齊了,光是找主管部門審批就不是他這種沒背景的普通小老板能搞定。
    所以,他給診所的定位就是隻開展一級小手術,以後水平提升了,團隊強大了,硬件設施齊備了,可以嚐試開展二級手術。
    二級手術就已經到頂了。
    再往上,那時候的陽光診所恐怕早就不是診所規模,而成為了當地有名的陽光醫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