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在超神,抬頭看見雲霄天庭
字數:3177 加入書籤
大唐貞觀四年,萊州城外的官道上,一行五人冒著大雨疾馳而過。
“駕……”
為首的少年一抖韁繩,伴隨著胯下駿馬嘶鳴一聲,一人一馬如同離弦的箭疾馳而過。
盡管少年身披蓑衣,但雨下的實在是太大了,密集的雨凝成水流順著蓑衣的縫隙便鑽了進去。但少年一點兒都不在乎,雙手死死地抓著韁繩,目光緊盯前方的道路。
大雨衝毀了官道,使得原本平坦的官道變得坑坑窪窪的,快馬之下需要特別注意,稍有不慎就有驚馬的風險。
“殿下……”一道粗重的喘息聲從身後傳來,幾個挎刀的侍衛在風裏麵吼道:“殿下,慢些,慢些!吾等追不上!”
侍衛長李知恩心急如焚,想要追上自家王爺。可是沒辦法,陛下禦賜的騰嶽乃是萬裏挑一的良駒,遠不是他和同伴的尋常軍馬能比的。
兩個月前,登萊二州天降暴雨,水情嚴重,當地官府應對失策,導致大量災民流離失所。奏報傳到長安,陛下為之震怒,特派遣第三子蜀王李恪親赴登萊二州,代天巡狩,統協當地官員,以賑災撫民。
蜀王年方十四,還是個半大小子。可蜀王素有賢名,今上曾稱其曰:英果類我。
正因如此,蜀王才在如此年紀被陛下委以重任。
不知這萊州是不是捅了龍王爺腚眼子了,今晨突降暴雨,給本就災情嚴重的萊州再澆了一盆冷水。殿下擔心城外的災民臨時安置點,連侍衛都沒帶齊便冒雨出城。
知殿下心急,李知恩不敢阻攔,隻能吩咐其他人跟上,自己先帶上幾個侍衛跟隨保護。
雨下這麽大,殿下又如此著急,隻希望不要出什麽意外才好。李知恩用馬鞭抽打著身下的馬匹,希望能快點兒趕上。
可怕什麽來什麽!
隻聽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戰馬淒厲的嘶鳴,馱著殿下擔心騰嶽人立而起,竟直接將馬背上但蜀王給掀翻在了地上。
親眼目睹這一幕但李知恩亡魂大冒,嘶吼著咆哮道:“殿下當心!”
……
蜀王在前往城外的途中驚了馬,以致摔下馬來昏迷的消息傳開,隨行的官員以及萊州上下皆是驚恐不已。這萬一要蜀王有個什麽三長兩短,他們怕是要流放嶺南呀。
聽說侍衛統領李知恩已經跪在蜀王屋外兩天兩夜了,愣是水米未進。
好在因為災情的因素,此行隨同蜀王一道前來萊州的還有大量醫師,其中領頭的更是藥王孫思邈的徒弟,一番救治之後已經讓蜀王脫離了生命危險。
隻是,這位藥王高徒也搞不懂,蜀王明明看起來脈象沉穩有力,按理來說早就該醒了,為何昏迷不醒呢?
……
萊州城外的一座莊園之中,蜀王正在這裏修養。後院臥房之中,一個年方十四的少年正躺在床上,時不時的皺一下眉頭。
這就是蜀王,當今陛下第三子。蜀王母親乃前隋煬帝之女,父親乃當今聖上,容貌皆是上等之資。
蜀王雖年幼,卻已經幾分遺傳自父母的氣質,端的是英武俊朗。隻是這略顯蒼白的小臉和時不時擰成疙瘩的臉龐,讓人看起來頗為心疼。
蜀王府女官凝露一邊頗為心疼的給自家殿下擦拭著身子,一邊小聲的抱怨李知恩蠢笨如豬,連自家殿下都照顧不好,緊跟著又吐槽兩句夏太醫學藝不精。
可她不知道的是,蜀王此時腦海中卻正在進行著一場天人交戰,兩段截然不同的記憶在他腦海中激烈的碰撞交織。
一段是他從小到大的記憶,一段卻是來自千年之後。兩段記憶不分主次,蓋因這並非所謂穿越者奪舍,而是前世記憶蘇醒。而蜀王李恪之所以一直沒有蘇醒,正是因為這兩段記憶混淆在了一起,大腦需要重新梳理一遍。
一直到蜀王墜馬得第三天中午,凝露照常端著銅盆進來給自家殿下擦拭身體。
可還未走到跟前,便聽到一陣微弱的呢喃。
凝露心中一驚,還以為自家殿下做噩夢的毛病又犯了。連忙近前查看,卻發現床上的人眼皮在顫動,這才明白是自家殿下快醒來了,轉身便讓人去叫夏太醫。
……
花了將近一個時辰,李恪才搞清楚自己的處境。
前世的他隻是一枚普通社畜,其經曆也沒什麽好回憶的。當日墜馬,本是後腦勺著地,按說早就該一命嗚呼了。
但是他卻活了下來,身上並沒有多嚴重的傷,既沒有缺胳膊短腿兒,也沒摔個腦震蕩。隻是,本應該隨著成長逐漸複蘇的前世記憶,這一下受到了刺激,一股腦的全想起來了。
就在李恪神遊天外的時候,夏太醫收回了搭在他手腕上的手:“殿下身子恢複的很好,已無大礙。待臣回頭開一副清心養神的方子,按時服下便可痊愈。”
李恪回了回神,道:“有勞太醫。”
“殿下言重了,此乃臣分內之事。”
夏太醫寫好方子,又叮囑了凝露幾句,便要告退。
“凝露,替本王送送夏太醫,切不可怠慢了。”
“喏。”
送走夏太醫,李恪活動了一下身子,便從床上下來了。披了件外衣,便向著房外走去。
“殿下!”剛送走人回來的凝露見狀,連忙過來攙扶著他:“殿下剛剛醒來,身子骨還弱,正該臥床休息,怎的起來了。”
李恪淡淡一笑:“這身子是自個兒的,什麽樣我心裏有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