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風起
字數:3088 加入書籤
兩儀殿中,無論是李世民還是朝堂大佬們,皆是一副恍惚的表情。唯有李恪和雲燁倆人依然無比淡定,還有功夫啃宮女端上來的桂花糕。
現代熱武器帶給古人的衝擊是極其震撼的,剛才那一片血肉模糊的場景已經讓大唐君臣們三觀俱碎,到現在都久久不能平靜。
哪怕是軍神一般的李靖,此時盯著眾人中間擺放著的ak,臉上也是一臉悵然,有些不知所措。
這位老帥認為這樣的武器一旦大規模使用,所謂兵法恐怕很快就會毫無用武之地。就連穿著明光鎧都會被打成篩子,他實在想不出什麽樣的軍隊能正麵對抗這樣的武器。
那樣的時代,對普通士兵來說將是盛世,可對他們這群將領來說,將是末日。他們會被拋棄,一身所學將毫無用武之地。
相比起李靖,文臣們則考慮的更多:如果這種武器是真實存在的,那豈不是說那份計劃書……
想到這裏,文臣們相互對視一眼,心裏充滿了幹勁兒。
什麽?天方夜譚?
哪個混賬在胡言亂語!那可都是功業啊!
在知道計劃書可行之後,這群人充分的展現了什麽叫文人的嘴臉,唾麵自幹完全不叫事兒。
於是,就在這兩儀殿之內,決定大唐未來五年的計劃書悄無聲息的通過。
……
貞觀五年夏,六月初九,大唐發展小組正式成立,由唐皇李世民擔任組長,蜀王李恪以及藍田侯雲燁共同擔任副組長。
六月初十,皇帝動作頻頻,連發六道聖旨。
第一道,將玉山書院正式更名皇家長安書院,由天子李世民正式擔任書院祭酒,學院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教授後世小學,初中,高中的知識。
學院開放入學名額限製,凡有誌者通過入學考核之後,皆可入書院學習。
第二道,成立大唐研究院,由藍田侯雲燁任職院判,正三品,越王李泰為副院長,調集人手,負責將後世的知識變成實物。
第三道,成立皇家軍事學院,由天子擔任院長,衛國公李靖為副院長,於十六衛之中招收學生,傳授為將之道。
第四道,下旨成立新軍,並賜名天策軍。天策軍直屬天子,轄三萬人,非天子命而不得動。後又命衛國公李靖為主,鄂國公尉遲敬德,盧國公程知節,英國公李績,胡國公秦叔寶四人為輔,編練新軍。
第五道,以趙國公長孫無忌為首,召集重臣修訂貞觀律,以框天下。
第六道,蜀王李恪,改封秦王,假節鉞,開府儀同三司。
聖旨既下,中書省竟無不應允。一時間,整個天下都掀起了軒然大波。千年世家也好,周邊異族也罷,哪怕是朝堂文武百官,除了少數幾個人之外,都搞不清楚這位年輕的唐皇到底想要幹什麽。
一時間,整個天下暗流洶湧。
可唐皇以極其強硬的姿態獨斷乾坤,頻繁調動十六衛,大有一言不合便強行彈壓之勢。
在刀劍的威脅下,沒人敢明著和大唐作對。哪怕是平日裏自視甚高的世家豪族,此時也紛紛偃旗息鼓。
在這樣的氣氛下,大唐開始慢慢地改變了。
貞觀六年春,唐皇下旨於各地推廣土豆,番薯,玉米,新型水稻等新型作物。為此,唐皇甚至不惜做出承諾,凡種植新型糧食者,免一成農稅。
貞觀六年三月,長安郊外第一座高爐建設完畢。皇帝領群臣親自前往視察,結果甚為喜人。高爐日產上等精鋼三十噸,遠超之前水平。
皇帝大悅,大賞有功之人。
可朝堂中有些家裏以冶煉鋼鐵為主要收入的人心裏都快罵娘了,比如五姓七望等豪門望族,因為他們清楚,這一下,他們的鋼鐵就要砸手裏了。要不了多久,鋼鐵就會跌成麩子價。
當然,有些早就知道這個消息的,比如家裏以煉鐵為主要收入的某位趙國公。一早就從某位封底在藍田的侯爺那裏得到了指點,將煉鐵作坊給賣了,轉而在長安周邊買了些煤礦,做起了煤老板。
於是,被坑了的某些人回去之後火速出手,將原有的鋼鐵冶煉作坊給賣了出去。
據聞,唐皇在重修的甘露殿中大笑連連。趁此機會下旨將鋼鐵冶煉,礦產開采之權收歸國有,禁止私人經營。
鋼鐵產量暴漲還隻是個開始,整個貞觀六年是豐收的一年,大唐喜訊連連。
第一台水力衝壓機建成,第一台鋼木混合結構腳踏車床誕生,第一台蒸汽機誕生,第一台純金屬蒸汽機床誕生,第一把燧發槍製造完成,第一門滑膛炮問世……
一個一個第一,標誌著大唐再一次邁開步伐,逐步走向工業時代。
與此同時,朝堂的傾軋也沒停下來。
唐皇接連出手,在鋼產量爆發式增長之後,透漏出消息,煉鋼需要焦炭這種東西。然後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消息,太原王家附近有大量煤炭,其中含有儲量驚人的優質焦炭。
在驚人的利益麵前,太原王成為了眾矢之的。原本牢靠的五姓七望同盟,瞬間出現了裂痕。
李二抓住機會,朝堂發力,隴西李氏為主力,同時與幾家稍小一些的世家聯合,三下五除二沒費什麽功夫便肢解了太原王,並從中拿到了大頭。
等其他幾家發現不對,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剩下的幾家人人自危,紛紛聯合起來,以對抗來自李世民的壓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