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九王出戰

字數:6152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調 !
    收劍入鞘,蕭紹瑜明眸遙望城外,神情肅穆。
    大敵當前,他隻有跨過這道坎,才有兌現誓言的可能。
    “舅舅,你先進駐軍營,本王去城頭看看。”
    說著,他便舉步出堂。
    範雍同樣放心不下城外的北軍,他感到太安靜了。
    多年征戰的經驗告訴他:
    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沉悶。
    越靜越久,便預示著將要到來的首輪攻城,越是猛烈。
    這種時候,他確需和追雲騎將士在一起,以應對突變。
    而且軍營更靠近城牆,得報戰況要更快。
    留給他應變的時間相對更多,作出反應也能更從容。
    “好。”
    範雍一邊回應,一邊相隨出堂。
    在堂外等候的四人,身為騎兵參軍的範仲勳,自然跟隨範雍回了軍營。
    直屬蕭紹瑜的三人,則跟隨他去城頭觀敵料陣。
    其中,身為中兵參軍的葉清玄,早已將麾下中兵集結。
    故全副武裝的一都中兵,隨行護駕。
    在三將百兵的護衛下,很快,心憂戰局的蕭紹瑜便登上了城頭。
    扶垛眺望,眸光凝重。
    隻見北軍先鋒正在渡河,兵臨城下的最多不過一曲人馬。
    當先一將,正以馬鞭指著睢陵城頭,在跟部下吹噓著什麽,神態極度張揚。
    觀其盔甲式樣,絕非軍侯。
    再觀其身後大纛,分明寫著:
    前將軍帳下先鋒,奮威將軍,楊!
    “此將何人?”
    蕭紹瑜問道。
    範伯勳與他一樣,久居京城,對於北將同樣罕有耳聞。
    李逸行走濟陰數年,主要精力用在了結交官員之上,對北將同樣陌生。
    惟有葉清玄,雖退伍十年,重新應召不久。
    然他向來留心軍事,尤其是彭城北軍將領的變動。
    由此可見,他渴望戎馬之心始終未改。
    “據標下所聞,他應是楊彥超次子,名為楊震,是北朝近年崛起的新生代勇將。”
    葉清玄虎目凝望,稍加分辨,沉聲回道。
    “楊震,挺囂張啊,你這是公然與本王對線啊。
    你爹沒告訴過你,穩住別浪麽?
    你的一血,本王拿定了!”
    蕭紹瑜明眸微眯,心中想起了某聯盟的專業術語,倒也適合此情此景。
    “此子小視我大梁軍威,誰願出城,斬之?”
    他轉頭看向濟陰諸將,冷聲喝問。
    當值校尉齊皓,麵含譏笑,像看傻子一樣看著蕭紹瑜,心想:
    “這位爺是在溫柔鄉裏待久了,不聞楊家父子的威名啊。
    再說,北軍渡河先鋒不下萬人,這你也看不見麽?
    你拿老子的命,當兒戲呢!”
    心中極度輕蔑的他,裝作沒聽見,根本不回應。
    “就知道你不敢,哼,你連當本王的綠葉都不配!”
    蕭紹瑜俊麵冷賽嚴冬,眸光猶如臘月寒風,心中更瞧不起眼前的懦夫。
    心有不忿的葉清玄三將,挺身上前,便要請戰。
    就在這時,蕭紹瑜朱唇輕啟,朗聲如箭,一往無前:
    “本王自去斬之!”
    豪言出口,他已轉身下城,出戰之意決然。
    “殿下!”
    葉清玄頓驚,他欲挽留蕭紹瑜。
    兵凶戰危,若是蕭紹瑜因此而歿於陣中,他無法向義兄範雍交代。
    他知道,在義兄範雍的心中,蕭紹瑜的分量甚至重於自己的生命。
    範伯勳和李逸,幾乎同時發聲,他們的心情與葉清玄是一樣的。
    “你們怕死麽?不怕死便整頓兵馬,隨本王出戰!”
    蕭紹瑜步伐堅定向前,頭亦不回,出言激將,亦明心誌。
    怕死?
    放在懦夫身上合適,然卻不適合葉清玄三將。
    “標下願隨殿下出戰!”
    葉清玄鏗鏘大呼。
    寧折不彎的他,最是受不得激將。
    他豁出去了!
    若是蕭紹瑜有所閃失,他大不了把自己的命賠上。
    三言兩語間,蕭紹瑜已下城跨坐戰馬。
    身著麒麟吞肩黃金甲、頭戴兜鍪鳳翅黃金盔、足蹬赤焰虎頭黃金靴、腰懸金鞘鑲玉英華劍。
    王威赫赫。
    其勢,已如箭在弦上。
    再想阻攔,已不可能,更不要說去軍營請範雍來勸。
    “出戰!”
    範伯勳雙眸血紅,大呼。
    他與蕭紹瑜最是親厚,就是死,他也要死在蕭紹瑜的前麵。
    他在一刻,蕭紹瑜就必須活著。
    習慣了刀頭舔血的李逸,無須再說什麽。
    他默默跨上戰馬,護衛蕭紹瑜身側。
    他的心裏,則對蕭紹瑜有了新的認識。
    “殿下,豪傑也!”
    “開城門!”
    麵對蕭紹瑜的鈞令,郡兵不敢怠慢,更不敢違抗。
    隨即,城門緩緩升起。
    葉清玄手擎雪月銀槍,化身鋒矢箭頭,擋在蕭紹瑜之前。
    範伯勳、李逸分居蕭紹瑜左右,護衛在側。
    其後,便是戰意昂揚的一都中兵。
    城門徹底升起的那一刹那,英華劍前指,蕭紹瑜奮然疾呼:
    “出戰!”
    一王三將百中兵,列陣鋒矢,衝出城門,衝向北軍前鋒奮威將軍楊震。
    倉促出戰,故無戰旗。
    “來將通名,本將不斬無名之輩!”
    視梁軍如無物的楊震,自恃勇名,根本沒把快速接近的梁軍當回事。
    他也絲毫沒有後退的意思,還提韁上前,越眾而出。
    “你自己找死,就不要怪本王直搗黃龍了!”
    蕭紹瑜要的就是斬首主將,惟如此,北軍前鋒方能大亂。
    待足夠迫近,他高聲發令:
    “衝鋒!”
    一直保持靜默的隨征將士,當即露出崢嶸。
    “衝鋒、衝鋒!”
    聲浪陣陣。
    “殺!”
    葉清玄一聲大喝,提槍直取楊震。
    “來將通名......”
    “去死吧!”
    楊震的廢話還沒說完,葉清玄的雪月銀槍已然殺至。
    其疾如狂風驟雨,其勢如劈荊斬浪。
    一槍洞穿咽喉。
    北朝奮威將軍楊震,殞命!
    “將軍!”
    一曲北兵頓時驚呼。
    他們根本不會想到,勇猛的小楊將軍竟然如此不堪。
    或者說,梁將之勇遠在其上,更為貼切。
    主將遭遇斬首,一曲北兵頓現慌亂,心膽俱碎。
    一切正如蕭紹瑜所期,他果斷下令:
    “蕩寇!”
    趁其亂,要其命。
    他帶頭衝入亂軍,揮劍殺敵。
    範伯勳、李逸,一槊一槍,護衛左右,齊頭並進。
    亂兵非其一合之敵,摧枯拉朽。
    精悍中兵,一擁而上,恰如秋風掃落葉。
    斬一曲北兵,不過須臾之間。
    “衝擊渡口!”
    英華劍一指正在登陸的北軍先鋒主力,蕭紹瑜再次下令,且一馬當先。
    梁軍攜勝,士氣高漲。
    北軍將亡,無心再戰。
    一都梁兵,奮勇殺入北軍叢中。
    “九殿下,瘋了吧!”
    城頭觀戰的齊皓,驚呼。
    若是換作他,肯定見好就收了。
    以一都之兵,衝擊萬軍,那就是找死!
    《梁書·武帝紀》載曰:
    帝親率一都中兵,屠魏軍一曲,大將葉清玄陣斬魏奮威將軍楊震。勝而不歸,奮餘勇,衝擊魏軍先鋒萬軍,眾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