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鬥陣落幕
字數:5466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調 !
十年前,範氏蒙難後,葉清玄與周盛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原因不在於性格,而在於出身。
周盛出身士族,其家族依附於蘭陵範氏。
族中長輩,很多人都是範隆之的部下。
像他這樣的年輕一代,自然在範雍麾下效力。
這是士族間的一種規則,類似於世襲。
父親是範氏的部下,兒子就必須是範氏下一代的部下。
隨著蘭陵範氏的倒台,分崩離析,周氏便失去了靠山。
盡管範雍組建了新昌範氏,然而受大環境的影響,周氏是不能主動靠攏的。
靠攏便意味著,範雍是在收攏蘭陵範氏的舊部。
要起兵反抗朝廷麽?
範雍是明白人,他知道自己無法反抗朝廷。
是故,他亦未向曾經的附屬家族發出號召,其中自然包括周氏。
在南梁,士族皆屬於某一利益集團。
沒了靠山的周氏,既不能向範雍靠攏,又不願改換門庭。
在南梁士族圈中,自然要受到排擠、打壓。
周盛便是深受其害。
同樣是出身士族的緣故,他無法像葉清玄那樣灑脫。
葉清玄出身寒門,在士族把持朝政的南梁,他是很難有出頭之日的。
最好的歸宿,便是作為士族中人的幕僚,或者部將。
那些顯赫的官位、將號,他是連想都不要想的。
是與範雍的結識,讓他看到了衝破這種製度牢籠的希望。
因為出身南梁四大門閥的範雍,竟然與他義結金蘭了。
待到範氏蒙難,他選擇了離開範雍。
這不是無情,而是兄弟情深的選擇。
與寒門之人結拜,並給予重用,已令範雍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之前有父親範隆之護著,沒人能把範雍怎樣。
然而蘭陵範氏垮了,身為南梁首臣的範隆之終身監禁了。
他繼續留在範雍的身邊,那就是授人以柄、給人攻訐範雍的口實。
選擇離開,實是出於無奈。
但他離開了範雍,卻沒有離開北徐州。
若是有一天朝廷要除掉範雍,他必然回到範雍的身邊,與其並肩作戰。
所幸,這一天沒有出現。
更幸運的是,蕭紹瑜出現了。
投入蕭紹瑜幕下,為其效命,便是在變相幫襯範雍。
尤其是,蕭紹瑜在北徐州牢的那段話,讓他再次看到了希望。
若是因此而給蕭紹瑜帶來了麻煩,他再離去不遲。
“正是葉某!”
葉清玄大聲回應楊彥超。
他以身為範雍的義弟而驕傲。
他要告訴南梁士人:寒門亦有人傑出。
雪月銀槍,槍潮更加洶湧,鋪天蓋地,欲將虜將淹沒。
一人氣勢正盛,一人連戰多時。
一人槍馬奮進,一人緩緩後退。
此消彼長,葉清玄一舉占據場中主動。
令所有觀戰者,皆瞠目結舌。
“這麽強麽?”
陳樸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算。
他挫傷梁軍士氣的圖謀,破產了。
“好強!”
城頭觀戰的梁軍將士,則是大受鼓舞。
前兩陣的壓抑,被葉清玄的強大攻勢,一舉蕩盡。
北軍陣中兵卒,卻是瞬間失聲。
他們驚駭於,心中的神隻竟然在被梁將吊打!
此刻,身處困境的楊彥超,已然恢複了冷靜。
大敵當前,他不敢再有雜念。
眼眸中閃爍著,草原蒼狼般冷峻的目光。
掌中丈八鐵槍,暫取守勢,屢屢化解危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葉清玄強攻不下,消耗甚巨,楊彥超守中偶有反擊,局勢漸有扭轉。
然而,這不代表,楊彥超有反敗為勝的絕對把握。
更大的可能是,戰況將陷入長時間的膠著。
至於膠著之後,也許是一方的險勝,更大的可能是兩敗俱傷。
“殿下,下令鳴金吧。”
範雍虎目深邃,洞悉戰局,他諫言道。
蕭紹瑜有意沒有立刻答應,他不是看不懂,而是在等。
“九殿下,請下令鳴金!”
周盛也站了出來,請求停戰。
現在的局勢,每一秒都有可能出現意外,是拖不起的。
葉清玄能與北朝悍將楊彥超,戰到如此程度,鳴金止戰並不丟人。
相反,他的勇悍之名,必於南北兩軍鵲起。
同樣有此想法的薛子都,悄然往周盛這邊挪了挪。
但他礙於身份,不便出言。
他還不敢公然得罪陳樸,畢竟陳樸的背後已有太子的影子。
能有此小小舉動,他應是出於惺惺相惜,亦屬難得。
同時,出身寒門的濟陰郡兵和低級將領,皆麵現焦急。
他們在為葉清玄而擔憂。
隨著葉清玄槍挑楊震的戰績,在軍中迅速擴散,他出身寒門的身世已被廣為人知。
所謂同性相吸、同氣連枝,他們不願看到葉清玄殞命沙場。
然人微言輕,他們除了心裏焦急如火,什麽也做不了。
相對的,出身士族的中高級將領,則鮮有表態。
除了陳樸的人,餘者多不願介入他與蕭紹瑜之爭。
短短數秒,蕭紹瑜將一切盡收眼底,看到了他想要看的。
他不再遲疑,當即下令:
“鳴金!”
陳樸有意阻攔,拖死葉清玄,可惜晚了。
苦戰歸來多時的範伯勳,一直守在銅鑼旁邊。
當蕭紹瑜鈞令出口的那一刹那,他便敲響了銅鑼。
太多人為之,暗暗鬆了一口氣。
鳴金鑼聲,從城頭傳到城下,傳到北軍陣中。
幾乎同一時間,北軍陣中也默契的鳴金收兵。
他們也在為主將楊彥超擔心,絲毫不下於蕭紹瑜等人。
之所以要等到,南梁一方先鳴金。
歸根結底,還是心中那點優越感在作祟。
北人尚武,小視南人久矣,這並不奇怪。
場中激戰超過一個時辰的二將,也無心再打下去了。
他們心裏都清楚,自己是奈何不得對方的,再打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最後對拚了一槍後,二將皆退出接觸。
“葉賊,殺子之仇,本將必報!”
楊彥超怒吼道。
仗沒打勝,氣勢上卻堅決不能輸。
他更在意的,可能還是自己的名聲。
“葉某隨時奉陪!”
葉清玄霸氣依舊。
若說戰前,他的內心尚懼楊彥超三分。
然此刻,神話已破,懼意不在。
當然,若是再戰,他仍沒有必勝的把握。
改變的隻是心態。
隨後,二將一人入城,一人歸營,鬥陣就此落幕。
梁軍高昂的士氣,終於保住了。
《梁書·武帝紀》載曰:
葉清玄戰平楊彥超,帝命鳴金,擇日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