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援軍有變
字數:4813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調 !
在得到謝韜通報後,楊彥超便果斷親率七萬主力南下,尋求殲滅老對手蕭鋒所部精銳。
睢陵城下大營中,他則僅以數千人馬留守。
同時,他交代守將廣布旌旗,迷惑睢陵守軍,且不可出戰。
他不擔心,蕭紹瑜發現端倪而率軍破營麽?
他當然擔心,畢竟範雍就在城中。
然而為了殲滅蕭鋒所部,他不得不盡起精銳。
“睢陵士族多有與我暗通款曲者,他們應該不會全力相助梁軍的。
故範雍手中乏兵缺糧。
他就算發現了營中虛實,也不一定敢來破營的吧。”
為了避免大營被破,他隻能寄希望於迅速殲滅蕭鋒所部,而後回師。
至於,固守大營,等著蕭鋒打過來。
這種可能,是楊彥超絕對不會選擇的。
他不可能給蕭鋒、範雍,內外夾擊的機會的。
也就是說,他現在作出的決定,已經是時下最好的選擇了。
除非,他沒有損兵睢陵城下,十萬大軍完好如初。
那樣的話,他將沒有任何顧慮。
東路軍五萬勁旅,在蕭鋒的嚴令下,疾援睢陵。
他們在淮南廣袤起伏的丘陵、縱橫交錯的河道間,全速突進。
不出半日,便與楊彥超所部主力遭遇。
麵對來勢洶洶的北軍,蕭鋒並無懼色。
他隻是沒有想到,楊彥超竟然來得如此之快。
且相遇之地與他預想中的決戰之地,差了半日的路程。
“楊彥超來得有些蹊蹺,是巧合麽?不太可能吧。”
號令三軍列好陣勢,遠眺北軍的蕭鋒起了疑心。
原本按照他的計劃,全軍突進一日抵達睢陵城下,再與北軍決戰。
同時,他在進軍沿途廣派哨探,屏蔽所部動向。
雖說哨探多有被截殺,卻也有幸存者回來稟報。
蕭鋒確定,這一帶之前是沒有北軍主力活動跡象的。
這就意味著,楊彥超幾乎是和他同時下令全軍突進的。
世上哪有如此巧合之事呢?
然而蹊蹺也隻能停留在蹊蹺了,蕭鋒根本沒有時間去細究其因。
因為北軍不事休整,楊彥超直接發起了決戰。
虜騎衝鋒,遮天蔽日,氣勢先聲奪人。
見北軍大部朝自己的中軍和右衛軍殺來,而左衛軍那邊僅以少數騎兵牽製。
蕭鋒敏銳地把握到了戰機,一個足以令楊彥超折戟沉沙的天賜良機。
“楊彥超,你真當老夫老朽了麽?
你要為你的狂妄,付出慘痛的代價!”
蕭鋒嘴角掛著冷笑,當即下令:
“傳本將令:命謝左衛迅速掃平當麵遊騎,而後側擊北虜蜂腰部,腰斬之!”
區區遊騎,根本擋不住左衛勁旅的兵鋒。
一個腰斬北軍的大好戰機就在眼前,蕭鋒豈能不躊躇滿誌?
緊接著,他嚴令中軍與右衛軍全力抵擋北軍攻勢,為左衛軍爭取時間。
然而戰局的發展,與其預想卻是天差地別。
左衛軍非但遲遲無法突破遊騎的騷擾,反而被遊騎牽著,逐漸遠離主戰場。
曹興霸的臨陣表現,同樣令人大跌眼鏡。
右衛軍竟然被兩萬北軍偏師打得節節敗退,狼狽不堪。
就算兵力半敵,然以其曆次大戰所展現出的堅韌,固守不退、拖住當麵北軍偏師,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該勝的不勝,不該敗的敗了。
戰局急轉直下,梁軍頓時陷入絕對劣勢。
“怎麽會這樣?”
麵對五萬北軍主力的猛攻,竭力抵擋中的蕭鋒迷茫了。
“這還是我大梁的京營主力麽?”
他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幕,更不願相信勝戰之機,竟然就這樣莫名其妙地喪失了。
但不管有多少疑問與不解,也不管壓力如山,他都必須堅守下去。
因為他要為陽城兵,爭取增援睢陵的時間。
此外,雖說謝韜是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
他仍寄期望於左衛軍,並相信這支勁旅不會一直被遊騎所牽製。
隻要有了它的策應,楊彥超想勝亦非易事。
至於右衛軍,蕭鋒則不抱太大的希望。
因為根據他的經驗,一旦梁軍被北虜騎兵擊潰並追擊,是很難翻盤的。
按照戰前約定,陽城兵距離發兵尚有半日時間。
若是蕭鋒堅守不到半日,那麽楊彥超便能在陽城兵之前返回睢陵城下。
而若想陽城兵順利進駐睢陵,蕭鋒則至少要堅守一日半。
如此,其所部中軍的損失,才有意義。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即使到了約定的時間,陽城方麵也不會發一兵一卒的。
坐鎮陽城的南兗州司馬馮國棟,近日走了吏部尚書陳思浩的門路,已然拜入晉安王門下。
他的來投恰逢其時。
因為此番北朝毀約南侵,讓晉安王意識到:
幕下若無掌兵之人,再好的計策也是施展不了的。
濟陰許氏的覆滅,令其在濟陰的勢力蕩然無存。
他雖疏遠了已無用處的許培安,也很久未去側妃許氏那裏就寢了,然有些賬還是要算的。
在他心裏,無論是九弟蕭紹瑜,還是太子門人陳樸,都與許氏的覆滅脫不了關係。
既然如此,何如假北朝之手將二人除之,一解心頭之恨呢?
“陳尚書,勞煩令弟給馮司馬捎句話:不得增援睢陵一兵一卒!”
盱眙陳氏,乃是南兗州屈指可數的郡望之家。
出身嫡脈長房的陳思浩,正是陳氏家主。
然其久居京城為官,族中日常事務多由嫡脈二房三房,也就是他的兩個弟弟,共同打理。
除了定期來京匯報,凡要事皆需請示,二人不得擅專。
此番馮國棟來投的牽線人,便是其二弟陳思漢。
晉安王口中的“令弟”,指的就是他。
“八殿下處事還是如此圓滑。”
陳思浩心中想著。
晉安王本性多疑,對於新附之人更是如此。
他是不會留下哪怕一個字的,畢竟若是傳了出去,他也吃罪不起的。
再者說,他八賢王的形象是必須維護的,髒活還是讓下麵的人去做為好。
“八殿下放心,馮司馬必謹遵王命。”
陳思浩答道。
馮國棟走的是他的門路,他自然要為其美言。
《梁書·武帝紀》載曰:
中護軍蕭鋒與魏前將軍楊彥超,兩軍遭遇,大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