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辛家溝、桃源鎮
字數:3539 加入書籤
桃源鎮是位於廣陵城東關十五裏左右的一處小在以前,這裏叫作辛家溝,顧名思義,就是這裏幾乎一半以上的農戶都姓因為處於交通要塞,距離官道不遠,卻也距離廣陵不遠,這種尷尬境地讓辛家溝既不能開設能有經濟效益的驛站,隻能世代為這種情況直到辛無忌高中舉人,進京趕考,及第狀元,衣錦還鄉,才有所好
當時的吳王是慕容盛的父親,辛無忌高中狀元是為廣陵人長臉,是廣陵人的驕傲,老吳王惜才,大手一揮,就把辛家溝一帶列為開發區,把廣陵引以為傲的酒水“桃花釀”的工藝交給辛家溝的莊隨著酒水貿易的發展,原本區區百戶人口的辛家溝吸引了許多討生計的人慕名而來,到如今,常駐人口破千戶,至此,辛家溝的經濟蓬勃發又因為大肆栽種桃樹,更名為“桃源鎮
“這裏好美”
公主俏皮地掀開珠簾,看到三月的殷殷桃花,由衷感
陳詞眺望過去,的確美不勝收,漫山遍野的桃花,涓涓的溪水叮咚作響,這一路,陳詞一直悶悶不他覺得蹊蹺,吳王對他的態度太曖昧,這不是什麽好跡象,他不是傻瓜,如果吳王真的念及舊情,也不會這麽火急火燎讓他去什麽桃源鎮,說到底,還不過是撇清關
不過無所謂
“什麽人!”
這時,桃林深處走來幾個壯漢,他們或提著鋤頭,或握著鐮刀,虎視眈
一百吳王府的親衛精兵,三十佩刀鐵騎悍卒,如此陣容,聲勢浩大,想無聲無息都
有一軍官掏出令牌,麵無表情道:“我乃是吳王帳下第一軍團‘莽’字軍‘陽’字旗‘功’字營百夫長李命功,奉吳王軍令,送駙馬爺陳詞回”
大涼帝國的軍隊編製采取的是萬人為軍,千人為旗,百人為營,數個軍能組成一個軍這第一軍團,就是吳王最得力的悍將餘昌齡指揮的部
那些農民一臉懵逼,互相對
吳王府的軍官?駙馬爺?
這些字都識不全老實巴交的農民哪裏能接觸到那麽高的大官?但聽到“駙馬爺”三字,不敢大意,連忙說去通報一
樊褚看向馬
陳詞頷
也就一炷香的功夫,就有一杵著拐杖的老頭子被大漢們攙著走來,這老人八旬,卻絲毫不見老態龍鍾之態,反而精神矍鑠,隔著老遠都能看到他激動的神
“老莊主,您慢”有漢子忍不住叫
老莊主掄起拐杖就往他肩上招呼,渾濁的老眼一瞪,嗬斥道:“你是瞎了還是傻了,公子回鄉了都不知道?”
“公子?哪個公子?”
被打的大漢哭喪著臉,十分疑
老莊主作勢又要打,那漢子趕忙求饒,實在不敢忤
陳詞心說看此人的年紀,恐怕輩分大的離譜,說不定那個便宜老爹來了也得恭恭敬敬叫聲叔叔伯伯,他不敢托大,現在謎團太多,需要耐心去探究,於是挽著公主走下但那老莊主似乎比陳詞還要著急,既嫌棄自己腿腳不便,又嫌棄拐杖太礙
待陳詞二人走來時,老莊主早已淚流滿
“拜見老莊”
老莊主受寵若驚,趕忙攙起二人,口裏含糊不清喚著“使不得”“使不得”,說著眼睛又紅了,有熱淚在閃爍,他撫摸著陳詞的手,像是在把玩一件愛不釋手的古董,末了,他笑了,“長這麽大了,回來好,回家了好”
李命功見狀,抱拳道:“駙馬爺,既已到了桃源鎮,那屬下就回城複命”
“好,多謝”
李命功指揮士兵後退,在眾人注視下,消失在桃林穀道之
等人走後,老莊主笑吟吟的說道:“公子,說起來這也是你第一次回鄉,你興許不認識我,我卻認得你,說起來,你還要叫我一聲叔公”
“哦?”陳詞愕
老莊主黯然,“你頭一次來廣陵,你不認識我也正常,不過無妨,你回來了,以後這裏就是你的”
接下來陳詞就見識到了什麽叫世外桃
老莊主領著一幹人穿過桃林,是一處充滿生氣般的奇景,四麵花海環布是一塊一塊斜向下遞減的梯田,田間是金黃色的油菜花穿過梯田,便能看到集市,屋舍儼然,鱗次櫛緊挨著的房屋不僅不顯得擁擠,反而錯落有
公主水汪汪的眼睛瞪得很
這裏太美
人間奇
老莊主笑眯眯地捋著下巴的一小撮山羊胡,“蒙當年吳王之恩,給予了政策上的優惠,加上你父親的資金支持,這些年桃源鎮發展的很好,資源充沛,豐衣足”
“是挺好”陳詞頷
眾人沿著梯田進了小鎮,和外麵看起來的空靈不同,這裏充滿了人間煙火味,叫賣的商販,勞作歸來的農夫,嘮嗑家常裏短的農婦,嬉鬧的小孩子……看到老莊主領著那麽多牽馬而行的佩刀悍卒進了鎮子,都感到意外,停下手裏的活,狐疑地看向陳詞等
“莊主,他是誰?”
“莊主,是不是廣陵的來檢查酒水作坊了?”
“……”
一眾人嘰嘰喳喳圍住老莊主詢
老莊主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才開始介紹陳詞的身份,“不是,諸位聽我說,他是丞相的兒子,如今回鄉來”
丞相的兒子?
這些老百姓眼裏沒有丞相的概念,但都知道丞相是誰,是辛無忌那是整個桃源鎮最傑出的讀書人,正因為有他,桃源鎮才有如今的繁
在經曆一瞬間的錯愕後,眾人如夢初醒,都興奮起
老莊主好不容易安撫眾人的情緒,才帶著陳詞等人穿過街道,來到一棟小院,“以前你父親回來過一次,就住這,他走後就閑置了,時常有人來打掃,如今你回來了,你就住在這裏哦對了,桃源鎮的發展離不開你父親的資金支持,每年賺了不少的銀子,都在賬目上呢,我回頭拿來給你,錢是你”
“多謝”
陳詞的確需要
且不說身後這三十悍卒需要開銷,他也的確需要錢來幹一番事業,當看到桃源鎮的情況,他就有了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