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夏元吉

字數:4694   加入書籤

A+A-


    隨後便在竹林裏停了下來,朱標一屁股坐在石凳上,看著竹葉輕輕搖曳,清風拂
    多日的不快在這一刻煙消雲
    一旁的隨性人員,你看看我,我看看
    都不知道太子爺要幹什
    這時候從遠處小徑走來一名稚童,他背著破破爛爛的布
    他看著這麽多人在兩側站
    瞬間嚇得呆住
    朱標擺擺手:“來,過”
    小男孩穿著破舊的草鞋,驚恐的走到麵
    “叫什麽名字”
    “小小”
    朱標摸了摸他的頭:“可是這書院的學生?”
    男童摸了摸光禿禿的腦袋:“我不是,我是在書院外聽課”
    “書院裏都是有錢人家,我家沒有”
    “但是我們夏先生是個好人,他自己在對麵創建了一個小院”
    “專門教我們學習,夏先生還說,將來我們學習有成,他帶我們去京城”
    朱標注意到這個男孩的頭是光光的,留了幾個小辮
    明代男童基本都是剃光,留幾個小辮子和滿人比較
    不到束發的年齡,很少有像大人那樣,帶個束發
    電視劇裏五六歲男童就開始留發,明顯有些不正
    女孩到了十歲以後才開始留劉海,就像香港90年代電影中的女孩,等到長大了才開始盤
    他蹲下身:“今天在學堂學了什麽”
    小虎想了想:“今天上午我們學了兩節課,第一節課是詩經,第二節課數學算盤,吃過飯,我們還要鍛煉,跑步以及投石塊,本來武學先生說要教我們騎馬,可是好久都沒有,隻有一頭強驢,一直在那裏踢,我們都不敢”
    “學完武,我們還在溫故上午學的,並且小考,因為再過三日就”
    朱由檢讚許的點點頭:“孺子可教”
    “那你和你的同學在學習中又沒有什麽困擾”
    小虎回答:“怎麽會沒有,我們沒有筆,都是用樹枝在土地上自己算,有錢的孩子他們用碳筆,可以在石磚上”
    “很多學過的四書五經都記不住,有時候我經常趁著夏先生午睡,拿來他的書本偷背,所以我月考考了甲等呢,夏先生說他明天會送我一個碳筆,再也不需要用樹枝畫”
    這個場景讓朱標想起來了後世的八九十年
    雖然國家免費教育,但是書本費和筆是自己帶的
    很多人家裏窮孩子多,老子不管事,隻知道讓孩子考大學,考不上就說孩子不行沒出
    通常那些孩子的課本都是反複
    正麵用完用背
    就連一根筆芯用到最後還要用嘴吹一
    因為幾分錢的一根筆芯,找家裏要,難免會引起家長的反
    有些家長甚至會說:“要要要,就知道要錢,學習不好,花錢厲害的”
    “也不看看你爸媽現在掙錢多難,就不知道理解爸媽的心情”
    這樣的孩子你指望他以後有出息?
    比起那些動不動少年宮,春遊,比賽,吃喝不愁的城裏人,官二代,富二
    農村孩子是最吃虧
    他們從小就活在自卑中,導致早早輟學,外出打
    然後他們的父母還認為是自己孩子不爭
    其實從各種角度來看,農村孩子最能代表中國
    他們如果接受了正規的教育,也能考個好大
    這些孩子也有自卑心,他們如果一直窮,就會自卑,再窮不能窮教育就是這個說
    朱標看向王觀:“這個所謂的夏先生是何許人也?”
    “聽小虎講的,此人倒有幾分能”
    王觀立刻回道:“回太子殿下”
    “夏先生是臣相中的一名秀才,名夏原吉,字維喆,乃湖廣長沙府湘陰,早年喪父,遂力學養”
    “臣曾經做主考官時,偶遇這個孩子,發現聰慧過”
    “將來前途不可限”
    “而且他還與殿下同年人”
    “後來他來蘇州學習,今年科舉未中”
    “臣就把曾經的武堂改成了學堂”
    “讓他邊教書邊學習,這樣還可以收取點束縛,臘肉,臘鴨等”
    “養活他的老母,今天與殿下相遇也是一種緣分”
    夏原吉?
    朱標在腦海中回憶了一圈,終於想起來
    明初重臣夏原
    相繼擔任過戶部侍郎,戶部尚書,中書省製
    是個理財的高手,輔助明成祖朱棣打造了永樂盛
    這家夥是個寶貝
    朱標轉念一想,聽起來邏輯是對
    可有一點不對
    那就是夏原吉為何將書院開在竹雲書院對
    這對麵山清水秀,又挨著京杭大運
    是個難得的風水寶
    他夏原吉都窮的做苦力,賣字養活老母親
    就算有人送了他一個廢棄的武堂,後期的費用也並不是他能負擔得起
    況且四書五經,馬匹都需要錢
    這家夥哪來這麽多
    突然他看到王觀的眼皮子跳了一下,才明白過
    幕後資助人應該是這個王
    楊子輔的竹雲書院對麵別說有競爭對手
    恐怕連建築物都不能
    夏原吉不過是個剛中秀才的小
    幕後資助人除了王觀別無他
    表麵看這隻是一家窮書院和富書院的競
    實際上卻是蘇州知府和本地大儒的競
    更是朝廷與江南鄉紳的競
    他沒有回王觀的話,也沒有當眾表揚夏原吉
    隻是默認點頭:“夏遠吉當為人”
    這一句話讓王觀和胡之棟都為之一
    胡之棟是害怕太子要重點培養夏元
    那對他的情況十分不
    當初王觀剛來蘇州就選了這麽一個地方,讓一群窮人家學生每天吆喝
    當時自己和楊子輔並不在
    也不需要在意,畢竟這確實沒什麽拿出手
    可沒想到這個王觀居然是在等這一
    看來這個小虎也是他提前安排好
    麵對太子的詢問,這小孩隻把夏元吉的好講了出
    而王觀內心一顫,是因為太子好像並不重視夏元
    輕描淡寫的略
    如果是這樣,這個書院還留著有什意
    等到太子走後,恐怕存活不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