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機會

字數:5159   加入書籤

A+A-


    nhk電視台對名監督中村雅弘的采訪是在綜合頻道的新聞節目《nhkニュース7》上進行的放送。
    這是一檔每天7點放送的晚間新聞節目,雖然收看的觀眾人數逐年下滑,但知名度和影響力卻是毋庸置疑的王牌節目。
    如果要用對岸的某個節目進行類比,《nhkニュース7》大概就相當於央視的《新聞聯播》吧?
    在節目放送之前,nhk電視台對名監督中村雅弘會引起的輿論熱潮就有一個初步的預判,也相應的提前做好了準備。
    然而,當輿論熱潮掀起的大浪真正襲來的時候,nhk電視台才發現己方的預判實在有點過於保守了。
    “納尼?名監督中村雅弘要去好萊塢拍電影?”
    “電影題材涉及到恐龍元素?是要拍《侏羅紀公園》嗎?”
    “雖然中村監督沒有直接透露電影項目的名字,但他都說的這麽明顯了,肯定是《侏羅紀公園》”
    “不愧是名監督,能夠被好萊塢的電影公司看上,一定是因為執導電影的實力。”
    “如果中村雅弘監督去了好萊塢拍電影,那我們是不是就看不到他的新作品了?”
    “八嘎,名監督去了好萊塢拍電影,照樣會在東瀛國內上映的。”
    “去吧,中村監督,讓美國人好好看看,東瀛也有優秀的電影監督。”
    “一定要在美國取得票房成功呀,用電影征服好萊塢吧,幹巴爹!”
    “中村雅弘在國內還行,要是真去了好萊塢那邊,恐怕沒那麽容易成功”
    “好萊塢那邊可是有著無數經驗豐富的大導演,他去那邊是自取其辱,最後肯定會被淘汰的。”
    “等他去了好萊塢,票房失敗之後,肯定會被那邊灰溜溜的趕回來。”
    對於名監督中村雅弘擔任好萊塢電影監督一事,不僅相關的業界人士強烈關注,東瀛國內的廣大吃瓜群眾也是興致滿滿。
    與對岸民眾後來不屑一顧的國情不同,東瀛雖然早已邁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但對於影視產業繁榮的好萊塢一直都充滿了向往的情緒。
    隻要是在東瀛國內獲得了成功的藝人,或多或少都會嚐試著前往好萊塢發展,要是能夠在好萊塢站穩腳跟的話,無論是業界的地位,亦或是藝人的身價方麵,都會有一個巨大的提升效應。
    早期的對岸娛樂圈也是如此,範爺都已經成為了當時的業界頂流,結果參演好萊塢的電影時,鏡頭隻有背景板一樣的短短兩分鍾,台詞更是隻有一句,還隻出現在對岸市場的特供版本。
    說直白一點,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就是想要利用範爺的人氣和知名度,把對方當成了提高票房的工具人,並沒有真正的重視對岸藝人,
    某種意義上來說,對岸的電影市場其實就是好萊塢非常看中的海外票倉,屬於重點關注的那一類。
    與之相比,東瀛的電影市場早就淪為了好萊塢電影的後花園,每年被攫取的票房利益驚人,沒有絲毫抵抗之力。
    雖然本土的動漫電影確實扛起了東瀛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但真人電影的萎靡確實表明了影視產業的衰敗,繼而導致行業人才的持續流失。
    對此,不僅東瀛藝能圈的從業者心知肚明,就算是普通民眾也了如指掌。
    然而,誰都沒有能力改變這個局麵,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東瀛的影視產業慢慢滑入無可救藥的深淵。
    因此,對於能夠提振影視行業信心的名監督中村雅弘,大眾給予關注的熱情極高。
    雖然議論的分歧確實不小,但整體輿論方麵,大眾還是更多的偏向於支持態度。
    畢竟,與那些失敗的前輩相比,中村雅弘雖然年齡不大,刷新影史票房紀錄的壯舉卻毋庸置疑,成功的可能性極高。
    當然,有表態支持名監督的民眾,自然也有一部分人表示質疑,甚至選擇詆毀的方式抨擊中村雅弘。
    他又不是人見人愛的福澤諭吉,想要得到所有人的支持?那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性經不起考驗,複雜多變的特殊性就像是詭譎的天氣一樣,很多人希望中村雅弘這個名監督成功,卻又不希望他太過成功。
    北野武就是如此,他的心情很是複雜,雖然他這樣的老牌監督注定會被新一代的年輕監督所超越,但中村雅弘強勢崛起帶來的衝擊感撲麵而來,還是令他心生芥蒂。
    “中村桑,你對這趟好萊塢之行有沒有信心?”
    在中村雅弘到東京藝術大學辦理手續的時候,同樣回學校處理事情的北野武就剛好與其相遇,兩人很自然的聊起了當下的熱門話題。
    “信心還是有一點的,但好萊塢那邊畢竟環境不一樣,隻能說盡力而為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中村雅弘的錯覺?他總感覺北野武的語氣似乎有點異樣,整個人的情緒貌似也不大對勁?
    一邊悄悄的揣測起了北野武狀態不大對的緣由,中村雅弘一邊沉穩的回應著對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好萊塢電影項目的執導機會很難得我覺得吧,需要好好把握住。”
    “也是,好萊塢那邊的情況和國內大不一樣,圈子裏麵有不少監督都嚐試過,但能夠站穩腳本的幾乎沒有,最後都灰溜溜的回來了。”
    北野武的語氣裏麵帶著一股頹喪的氣息,別看他表麵上對好萊塢似乎不大感冒,但混藝能圈的又有幾個不向往高大上的好萊塢?
    隻是因為不懂英語,加上嚴重缺乏信心,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的北野武克製住了那份潛藏在心底的衝動。
    那些闖蕩過好萊塢的資深監督都灰溜溜的回來了,其中不乏能力比他還強的前輩,他北野武難道就是特殊的一個?
    要知道,他執導的電影在東瀛本土的票房都不算高,真要是去了好萊塢闖蕩,恐怕比那些前輩還要不堪吧?
    “好萊塢那個地方,外人通常很難站穩腳跟”
    中村雅弘輕聲附和了一句,好萊塢畢竟是西方文化的影視圈子,外人很難混下去的。
    強如陳龍那樣的東方頂流巨星,雖然確實成為了好萊塢的一線巨星,但隨著後續的電影票房失利,他也被好萊塢電影公司掃地出門了。
    能否給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帶來利益?這是好萊塢的潛規則,也是藝人們在圈子裏麵賴以生存的關鍵。
    如果能讓電影公司賺到利益,藝人就會被追捧成上帝。反之,電影公司可沒有絲毫溫情可言,拋棄藝人算是基操。
    當然,也有某些另類的皇族不受影響,他們有著深厚的人脈和各種資源,就不在討論之列了。
    “是啊”
    悵然的聲音響起,北野武的思緒好似回到了多年以前,那時候同為監督的後輩清水崇剛剛結束了與好萊塢電影公司的合作。
    在某個聚餐的居酒屋,大概是喝醉了的緣故,清水崇對著北野武吐槽了不少關於好萊塢圈子的混亂和歧視。
    如果是好萊塢圈內人,就算執導的電影票房失利,後續也能再次獲得執導電影的機會。
    但要是外人的話,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就會將無情的嘴臉演繹的淋漓盡致,一腳踢人出門是常規操作。
    “中村桑,你應該能夠在好萊塢站穩腳跟”
    北野武神情麻木,但話語裏的俏皮意味卻很濃,他開口道“從《模範生》就能看得出來,你很擅長商業片的拍攝。”
    《模範生》是一部非常成熟的標準商業電影,具有獨特的視覺風格和緊湊的敘事節奏,搭配高超的攝影技巧和精心設計的剪輯與配樂,將觀眾的視聽體驗可謂是直接拉滿。
    與東瀛影壇主流的緩慢節奏不同,《模範生》的電影節奏扣人心弦,劇情發展的快速推進完全契合好萊塢成熟商業電影的特點。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村雅弘這個年輕的名監督完全有別於東瀛本土監督的執導風格,更像是常年混跡好萊塢的資深老鳥。
    因此,北野武才會認為中村雅弘很擅長拍攝商業電影,並且能夠在競爭更為激烈的好萊塢站穩腳跟。
    “我隻是對商業電影相對熟悉一點而已”
    中村雅弘很是謙虛的表了態,他雖然也很欣賞東瀛同行的不少作品,但要是以普通觀眾的視角選擇,那肯定是商業片更符合大眾的觀影需求。
    對於絕大多數的電影觀眾來說,看電影就是一個單純的娛樂消遣方式而已,大家隻是想要放鬆一下,沒有多少人願意被說教的思考人生,或是欣賞電影監督的自嗨。
    從某個角度來說,好萊塢的電影能夠在東瀛國內橫行無忌,其實就充分的驗證了這個道理。
    “中村桑,不管怎麽說,有機會去好萊塢拍電影的話,就好好把握住機會。”
    北野武話音一轉,整個人倏然湊近了中村雅弘一些,然後伸手鄭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爭取在好萊塢闖出名堂,不要給我丟臉,幹巴爹。”
    喜歡東瀛大物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東瀛大物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