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吾兒有聖王之姿

字數:5942   加入書籤

A+A-




    少頃,宰輔大臣以及侍講學士先後離開了延義閣,偌大的空間內,隻剩下史官程
    隻見他仍舊伏在案頭,筆觸不停地謄錄著之前所記的內
    謄錄,是很有必要的一件
    畢竟,他之前太過激動,以致於筆鋒失當,作為記錄‘聖王’言行的起居注,怎能有不潔之弊?
    噠!
    噠!
    就在程琳沉浸在抄寫之時,閣內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不過,程琳並沒有注意到這腳步
    直到他的耳邊傳來一道呼
    “程直院?”直集賢院簡稱)
    程琳抬頭一看,隻見入內押班閻文應站在一旁,而後他連忙起身,執禮
    “閻押班,某失”
    閻文應回禮道:“程直院,專心朝事,何來失禮之說?”
    史官,尤其是記錄起居注的官員,通常都是非常親近的職位,且很容易獲得晉
    因此,即使程琳本官寄祿官)不高,閻文應仍是非常客
    稍微客氣了幾句,閻文應道明了來
    “娘娘口諭,命我來取今日之記”
    “這……”
    程琳猶豫片刻,麵露難色
    “謄錄仍需片刻,還請閻押班稍”
    閻文應低頭瞥了一眼桌案,原件的記載確實有幾分淩亂,隨後,他往旁邊挪動了幾步,單手虛
    “”
    “勞煩閻押班等”
    程琳又執了一禮,而後慢慢落座,開始重新謄
    小半個時辰後,閻文應捧著新鮮出爐的起居注,匆匆向著崇徽殿趕
    今天的經筵,非同尋常!
    孫侍講竟忽然昏厥!
    發生這等大事,娘娘當然很關
    所以,娘娘才會遣他過來取今日的起居
    當閻文應趕回崇徽殿時,發現雷允恭竟然也
    但見雷允恭躬身站在太後近前,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今日的見
    “小的在送孫侍講歸家之時,孫侍講一直在誇讚官家的學問,直言,官家天縱之聖,睿智明德,博考古今……”
    聽著耳邊傳來的溢美之詞,劉娥眼眸含笑,但這也隻是表麵上的,她心裏卻生出了幾分煩
    孫奭是朝野盛名的大儒,且素有直諫之名,官家的學問能夠得到孫奭的極力誇讚,可見,官家的學問確實大有長
    或許不止是大有長
    擱在孫奭的言語中,官家幾乎有聖王之氣
    吾兒有聖王之姿?
    想到這裏,劉娥越發的煩
    作為官家的嫡母,劉娥對於官家的學習進度,幾乎了如指掌,官家登基之前,還在讀《春秋
    諸如《禮記》、《易經》、《尚書》、《毛詩》等儒家經典,隻是粗略的讀過幾遍,這種程度,怎地稱得上‘博考古今’?
    官家學問大進,肯定和‘先帝’有關!
    否則,這根本沒法解
    恍然間,劉娥注意到閻文應回來了,於是她抬了抬
    “起居注何在?”
    閻文應適時地上前一步,將起居注舉過頭
    “回娘娘,起居注已取”
    林尚宮見狀上前接過起居注,然後轉呈到了劉娥手
    拿到起居注,劉娥迅速地閱覽了一遍,但看著看著,她的眉毛就不自覺的擰了起
    性善情惡?
    性即情?
    孟子?
    荀子?
    論語?
    易傳?
    禮記?
    大學?
    中庸?
    這……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劉娥卻不得不承認,她好像有點看不太
    這都是什麽?
    字,她都認識,相關的典籍,她也大略的讀過,但這些意味著什麽,代表著什麽,劉娥確實不太
    對於她這種追逐權力的人,那些儒家典籍,隻是泛泛而
    史書,才是劉娥的最
    畢竟,以史為鑒,可以明得
    “來”
    “召內殿承製劉從”注1)
    既然看不太懂,劉娥便選擇垚
    垚人,不丟人,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作為上位者,不需要什麽都懂,知人善任,才是最重要
    劉從願,乃是已故大宦官劉承珪的養
    劉承珪曆經三朝,生平最喜儒學,國朝三代以來,諸多內侍中,單論儒學,無人能出其
    並且,劉從願還參與了《冊府元龜》以及國史等典籍的整理工
    雖然劉承珪的名聲不太好,但劉娥並不看重這個,她是實用主義
    作為劉承珪的養子,劉從願的學識也頗有其父之
    縱使比不過劉承珪,比起其他內侍,還是綽綽有餘
    “妾,謹”
    林尚宮微微一禮,而後緩緩退出了內
    沒過多久,林尚宮領著一個三十來歲,麵白無須的中年男子踏入了內
    “臣劉從願,參見娘”
    中年男子行至近前,恭恭敬敬地向劉娥行了一記揖
    “娘娘萬”
    此刻,劉從願的心中是激動地,自從養父劉承珪死後,他的待遇可謂是一落千
    十年,足足十年,他見到太後的次數不足兩掌之數,至於私下受詔,那更是屈指可
    此時,雷允恭、閻文應等人都被劉娥揮退到了外殿,內殿剩下的人,全是劉娥心腹中的心
    因此,劉娥的動作也放鬆了不少,隻見她隨手將起居注遞給了一旁的宮
    “劉承製,你先看看這”
    “臣,謹遵!”
    劉從願小心翼翼地從宮人的手中接過了起居注,然後他便站在原地,低頭閱覽了起
    這是經筵時的記錄?
    一看到開頭,劉從願頓時心中一驚,作為官家即位後的第一場經筵,宮內宮外的關注度都非常之
    哪怕是他這樣的‘邊緣人物’,也知曉此
    隻是,國朝史官製度自有章程,像起居注這等記載,不是實時上呈禁中的,一般是一旬或者一月上呈一
    而自己手上這份,明顯是新鮮出
    看來,太後很關心官家的修學進度
    想到此處,劉從願頓時將這些雜念甩出了腦海,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閱讀之
    半晌,當劉從願看到‘性情皆一’的那段記載時,當即渾身一震,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
    “嘶?”
    這?
    隨著閱讀的深入,劉從願臉上的震驚之色越發的濃
    孟子與荀子之說,竟然一統了???
    ————————
    注1:內殿承製為武官階官,宋前期為正七
    一般而言,宦官在兩省,即入內內侍省和內侍省範圍內,升到內東頭供奉官之後,便需轉出內侍體係,按照武官資序轉
    簡單來說,熙寧三年1070)前,宦官遷到內東頭供奉官,需要將檔案轉到樞密院,歸樞密院磨勘、除
    通常,宦官本官轉至內殿崇班,才有資格成為內侍領導階
    即,想要擔任‘內侍押班’,本官寄祿官)至少要正七
    內東頭供奉官:可依次轉遷內殿崇班閤門祗候)、內殿承製,這三個階官都屬於武階,為大使臣,熙寧三年前,磨勘歸樞密
    而到了熙寧三年以後,又歸審官西院,元豐改製後,又歸吏部尚書右
    這也是宋朝官製混亂的體
    另外,宋初,武官和宦官的階官也是通用的,像內殿承製,既能是武官,也有能是宦
    並且,宋初的武官,也不一定全有軍職在身,絕大部分蔭補入仕的官員子弟,初補都是三班使
    至於,為什麽蔭補三班使臣,則是因為三班使臣,名義上是天子家臣,能成為天子家臣,當然是恩賞的體
    而這,也是‘三班院長官’由天子親自除授的緣由之
    注:三班使臣,即大使臣和小使
    大使臣:閤門祗候、內殿崇班、內殿承製
    這是狹義上的大使臣,廣義上的大使臣,範圍更廣)
    小使臣:東、西頭供奉官,左、右侍禁,左、右班殿直,三班奉職,三班借
    小使臣歸三班院管
    當然,規定是規定,皇權社會,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製度破壞者,像雷允恭的升遷就不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