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入江湖少年郎 桃花庵22 結案
字數:9647 加入書籤
礦洞之中廝殺叫喊聲不絕於耳,百姓們眼中毫無畏懼。
溫奎獨自一人和四位黃衣人糾纏,黃衣人紛紛不敢向前,一個黃衣人拔刀出鞘,卻恰好砍斷了溫奎雙手上的枷鎖,溫奎大喜,隻見溫奎一個奪刃便將那個黃衣人手中的刀奪了下來,溫奎刀把置前,一個衝撞,便將那黃衣人重重擊倒在地。眾黃衣人見狀,紛紛不敢向前半步。
溫奎仰天大笑,笑道:
“鄉親們,吾乃官府之人,今日便帶諸位回家!請諸位隨我並肩作戰。”
礦洞之中的百姓即使傷痕累累,但是眼神堅毅無比。
百姓紛紛呐喊,
“殺!”
“為了咱們家人。”
“為了回家!!!”
“為了見到家人!”
“和他們拚了!”
礦洞之中,黃衣人們,連連後退,紛紛不敢向前半步。
吳能大怒:
“一群酒囊飯袋,還不給我上,不然這個礦洞出現差錯就拿你們開涮!”
旁邊一個黃衣人,說道:
“我們傷亡慘重,他們人數眾多上不是白白送命?”
吳能大發雷霆,拿著劍死死盯著那個黃衣人,怒道:
“想造反?小心老子砍了你!”
那個黃衣人反駁道:
“你怎麽不上,讓我們白白送命?我們也是人,不是畜生!”
其他黃衣人附和道,
“就是!”
“我們賣力幫你們收拾爛攤子,我們不想當惡人了!”
“弟兄們,咱們也好久沒有回去見家人了!”
“惡人當膩了,對不起自己良心。”
吳能環顧四周,喊道:
“反了,都反了!”
溫奎從人群中緩步走到吳能麵前,就這樣盯著吳能,溫奎笑道:
“吳老弟呀!”
吳能被嚇得一激靈,撲騰跪地,當場認慫,瑟瑟發抖萎縮在地麵,框框磕頭:
“小的上有八十歲小兒,下有三歲老母,殺了我老母無人贍養小兒無人哺育,希望大俠能繞我一條狗命。”
人群中緩緩走出一個瘦小老者,那老者怒道:
“你還好意思說!我們就沒有自己的親人嗎?那些被殺害的人,他們難不成就沒有自己的親人?”
百姓們紛紛附和,
“就是!”
“官爺砍了他!”
“這種畜生留著也是禍害。”
“對,官爺砍了他。”
溫奎抱拳望向百姓們,說道:
“我知道諸位的心情,這混蛋還有點用處,我說今天讓諸位回家,就一定說到做到。”
百姓們瞬間喧嘩不斷,人們癡癡的看著溫奎,一會兒淚流滿麵、一會兒嗬嗬傻笑,
“感謝官爺。”
“官爺就是我們的救星。”
溫奎怒目盯著吳能,說道:
“快點把石門打開!”
吳能瑟瑟發抖,顫顫巍巍起身,回道:
“小的遵命。”
吳能雙腿打顫,緩緩起身,雙腿已經發軟。
溫奎輕輕一推,吳能差點摔倒,溫奎連忙扶起吳能,調侃道:
“吳兄弟啊,你咋腿腳都不跟老嫗啊。”
吳能擦了擦額頭,回道:
“您拿著刀,我能不怕嗎?”
吳能拿出鑰匙,正準備打開石門。
遠處,聲音傳來,
“你們一個都別想走。”
隻見一道黑影閃過,一個麵戴笑臉麵具的男子站在石門之上,那笑臉極其滲人,不由讓人汗毛直豎。笑臉俯視眾人。那男子拔劍出鞘,微風吹過,吹的他那一身黑衣,隨風飄蕩。
還沒給溫奎反應機會,刹那間,他便拿劍刺了過來。
吳能見狀,丟下行頭,便向洞口跑去,喃喃自語:
“神仙打架我還沒活夠。”
就這樣吳能,一溜煙便沒了人影。
溫奎左手持刀格擋右手握緊拳頭,朝那笑臉的麵門砸去,那笑臉一個躲閃,便躲了過去。
溫奎揮舞大刀,一個轉刀式那大刀在手腕轉了一個圈變正手持握。朝笑臉砍去,那笑臉慌忙後撤,如若未躲開,怕是要被豎著腰斬了。
笑臉不敵,吹了個口哨。
在一處洞窟之中,洞內陰暗狹窄,一張石床,幾盞蠟燭。石床之上躺著一暈厥男子,一絕美女子正要褪去衣物,與那昏睡男子共枕,滿臉笑意。
遠處口哨聲傳來,那女子罵道:“壞老娘好事。”
那女子連忙穿上衣物,抽劍,快步向石門外走去。
溫奎赫然感覺到一股強大內力緩緩靠近,溫奎後背有些許涼意,隻見溫奎一個側身躲閃,正好躲過一劍。
隻見一絕色女子,那女子一手持扇,一手持劍,緩緩走來,那女子正是李四娘。
李四娘笑道:
“喲,這不是溫大哥嗎?”
笑臉罵道:
“你為何不早些出手,如若你再晚一步,我這條小命就不保了。”
李四娘罵道:
“都怪你壞了我好事!我差點和那小子共度良宵了!”
笑臉正是胡狐,胡狐罵道:
“白瞎了,不搞快一點。”
“哦?”溫奎說道:“兩個正好!一個還感覺沒意思你兩個一起上吧!”
那二人對視一眼,直接衝了上去,李四娘刺左邊,胡狐砍右邊。溫奎氣定神閑,一個鴛鴦步,一躍而起,速度極快。胡狐向溫奎劈砍過去,溫奎持刀格擋,一躍而起,便轉移目標,朝李四娘踢去,李四娘躲閃不及,被踢了個結實,直接飛出數尺。隻見胡狐一個瞬身,一拳便打在了溫奎的麵門,溫奎右手握住那胡狐左手一個翻轉,疼的胡狐齜牙咧嘴,又一拳打在胡狐的麵門,胡狐當場暈厥過去。
李四娘見狀,從自己纖細腰支中,拿出一個包裹。李四娘一手伸進包裹,揮手一撒,周圍頓時白霧彌漫。
溫奎擋住眼眸,用刀撲騰了幾下,白霧散開,卻見不到他們二人的身影。
隻聽見遠處一陣女子聲音傳來,喊道:
“這仇我記下了,大胡子有緣再見!”
溫奎望向遠處,喃喃自語:
“跑了啊。”
就這樣,眾人跟著溫奎便離開了這個名為“絕命窟”的地獄。
“李大人!”府外,聲音傳來。
李雲杉聽聞此聲,連忙起身,喊道:“進來吧。”
隻見一個滿臉胡茬的捕快跨出房門,李雲杉定晴一看,此人正是薑峰。李雲杉震驚不已,問道:
“小薑,有線索了嗎?”
薑峰低頭抱拳,說道:
“我想很快會有線索的,我已經派江湖武夫查了。”
李雲杉拍了拍大腿,心急如焚,說道:
“哎呀,你回來幹嘛?快點查啊!“
薑峰連忙走去房門,說道:
“大人,應該馬上就可以找到線索了。”
衙門外,眾人紛紛聚集此處。
薑峰心急如焚,說道:
“李大人都急了,他急我也急啊,他們三人已經失蹤快四日了,我生怕他們有三長兩短啊!為了幫我辦案,別把自己搭進去,這樣我心裏真的過意不去啊!!!”
王嶸拍了拍薑峰肩膀,說道:
“薑大哥,我想溫兄弟他們不會有事的,溫兄弟本事你也知道,一般人是拿不下的,我覺得他們可能已經找到線索了,正準備深入探查,快點結案呢。”
薑峰搖了搖頭,說道:
“我真希望是這樣啊,如若真結案的話,一定要好好和他們喝一頓。”
劉一刀譏笑道:
“我覺得他們都是江湖騙子,拿了好處都跑路了。”
王嶸看向劉一刀,罵道:
“我早看你不爽了!怎麽這麽詆毀溫大哥他們?”
劉一刀拔刀出鞘,刀指王嶸,說道:
“不服?就是幹!”
薑峰連忙解圍,怕他們真的幹起架來了,說道:
“都給我個麵,別傷了和氣。”
溫奎帶領眾人,離開了“絕命窟”來到了一處山林之中。
百姓們眼含淚珠,滿臉笑意。身處絕境之時,方能領悟生存的真諦。
山林之中溫奎恰巧遇到了剛剛逃出來的阿正,阿正見到熟悉的麵孔,眼眶通紅,快步跑到溫奎身邊,緊緊抱住了他。
阿正哽咽道:
“終於見到溫大哥了。”
溫奎拍了拍阿正的肩膀,安慰道:
“沒事啦沒事啦,我不就在這嘛。”
人群中緩緩走出一個青年,那青年牽著一個姑娘,走到了溫奎身旁,二人當場下跪。
溫奎有點猝不及防,連忙扶起二人,疑惑道:
“你們這是為何?趕緊起來。”
那青年眼含淚珠,低頭抱拳,說道:
“感謝官爺救命之恩。”
那些百姓們紛紛下跪,一齊喊道,
“感謝官爺救命之恩。”
溫奎有點不知所措,示意眾人起身,說道:
“鄉親們,都起來吧,各位馬上就能回家了,高興一點。”
百姓們紛紛起身,那青年又道:
“不知官爺尊姓大名?”
溫奎回道:
“我叫溫奎,我本是一個遊俠,恰巧遇到此事,我便協助官府,大家可以不必叫我官爺,叫我名字就好。”
百姓們一齊喊到,
“感謝溫大俠救命之恩。”
次日淩晨,朱順、許善超和蘇成傑來到了泰山郡,今日的泰山郡不和往日一樣,家家戶戶都放起了鞭炮,朱順差點以為是過節了。
泰山郡城街頭上人山人海,朱順非常疑惑,問了問一個百姓,方才得知,泰山郡失蹤案結案了,破案之人是一個武功高強的漢子,名叫溫奎,溫大俠。
朱順一行三人大喜,他們在街頭之上看到了一個壯碩的身影,那壯碩身影旁邊還有一個身影。
朱順仔細看向那個身影,正是溫奎。
朱順指了指那個背影,大喜:
“快看,那是溫大哥!”
許善超和蘇成傑連忙看向遠處,眾人皆喜。
許善超大喊:
“溫大哥!”
溫奎聞聽此聲,立馬轉頭,當他看到了熟悉的人,溫奎快步跑去。
眾人一擁,溫奎大笑:
“哈哈!哈哈哈!”
朱順滿臉笑意,說道:
“溫大哥,總算找到你了!”
溫奎拍了拍朱順肩膀,笑道:
“你們幾個小子跑哪去了?”
朱順回道:
“說來話長。”
朱順看到那個陌生男子,疑惑問道:
“閣下是?”
溫奎說道:
“我介紹一下,他叫阿正,可是一個讀書人呢,咱們一邊走一邊聊。”
就這樣一行五人,便緩步行走在街上。
路上,溫奎講起了近幾日的經曆,順帶介紹了阿正:
百姓們都歸鄉後,泰山郡郡守李雲杉得知消息,給了溫奎很多報酬。溫奎和薑捕頭一行人喝了一頓送別酒。溫奎揍了劉一刀一頓,之後便和王嶸薑捕頭道別。
朱順聽完,說道:
“辛苦溫大哥了。”
街頭上,有一個男子時不時看向溫奎,那男子非常激動,連忙走到溫奎身前,低頭抱拳:
“感謝溫大哥救命之恩。”
溫奎細細打量這個男子,瞬間瞪大雙眼,說道:
“我記得你。”
周圍百姓們聽到了他們的對話,紛紛上前,溫奎一行五人瞬間被圍的水泄不通。
那些百姓們有送菜的,有送吃食的
百姓們的淳樸熱情真的很溫暖。
純樸的鄉裏人啊,眼裏、心上,永遠映著那濃濃的綠蔭。這,莫不是鄉間的希望?
眾人站在泰山頂,雲海漫湧,好不壯麗啊,近看,像一層濃霧,把那些奇景遮得無影無蹤。
溫奎說道:
“我遊覽過四川的峨眉山,我遊覽西安的華山,我遊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可是,我最喜歡這峰巒雄偉的泰山!”
阿正說道: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古人誠不欺我。”
泰山風景壯麗,累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鬆巨石的烘托,雲煙嵐光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
朱順靠在一顆巨石旁,單手托腮,他想起了幾個時辰前,登山之時,那個一麵之緣的河北姑娘。他們二人閑聊了一路,從中天門一直登到玉皇頂。道別之時,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隻記得那雙靈動的眼眸。
有些事正是如此,隻能回憶,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過客。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見到一個一麵之緣的人。
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人生過客。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他又想起了泰山之上的挑山工,若不是為了生活,又怎會負重前行?
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抬頭仰望泰山,泰山山勢高峻挺拔,山峰連綿起伏,清澈的泉水從山上流淌下來,石頭千姿百態;山花爛漫,鬆柏蒼翠欲滴。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桃花庵》章節結束了。總算結束了,急死作者了。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關注這本書啊?接下來我一定會好好做故事,這是一次練習也是一次嚐試。
預告一下下一個大章節《俠客行》
馬上開更,會相對於這次來說我進度快一點。寫的多了,有點熟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