錕斤拷179錕鉸o拷錕斤拷圓
字數:4460 加入書籤
四合院之火紅的年代第179章,包圓
老金驚疑地打量了李衛國一眼,生怕李衛國是逗他玩一樣,半天沒有開口。
不是他沒見過世麵,而是一次性願意花這麽多錢買房梁的他還真是第一次見。
而且是李衛國還這麽年輕,他不太敢信。
畢竟這年頭帝都的房子都是國家統一分配的,老百姓都不需要自己起房子、搭房梁,國家分配了就直接住就行。
分配的房子要是有問題,就買點材料隨便修一修就又可以住了,很少人會花大價錢買房梁回去用,這也是他賣了這麽久都沒賣出去的原因。
李衛國見老金有點質疑,也沒多做解釋,而是語氣肯定地說道:“沒錯,金爺,這批房梁我看著挺喜歡,您給個實在價吧,要是合適,我就全部包圓了。
這批木料說實話,除了家具廠能用得上,普通老百姓沒誰會花這麽多錢買,你就是賣個兩三年也不一定能全部賣出去。
而且,家具廠就算收,估計也給不了您什麽好價格,我一次性給你包圓了,這樣大家都輕鬆,何樂而不為呢?”
老金聽李衛國這麽一說,心裏就有些意動了,這一次性能全部包圓的主顧也不是那麽容易遇見的,賣誰不是賣。
他們這些遺留在帝都的遺老遺少,因為成分問題,普遍工作都不是特別好,收入也一般。
最關鍵的是他們大部分人都過慣了好日子,現在這個饑荒的年月,他們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這不,都在想方設法賣點家當換錢換票來改善改善生活。
就在老金琢磨著該怎麽開價比較合適的時候,一旁的洪安眼珠子轉了轉,適時開口幫腔道:
“是啊,老金,這批料子雖然好,但來路畢竟不是那麽正,沒人追究還好,要是有人追究,你這些東西估計還得沒收。見好就收吧,早點賣出去也早點安心,現在也沒幾個人能買的起你這一批料子。”
老金心髒一緊,洪安的這番話頓時成了壓倒他內心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爺爺是大清內務府的官員,幹了十幾年,靠著職務的便利,才從內務府的庫房裏弄來這麽十來根房梁。
現在不同以往了,沒人上綱上線還好,要是有人跟他較真,這些東西他還真不一定能保得住呢。
老金思慮了片刻,也沒再端著,咬了咬牙,開口道:“李爺,您要是誠心想要,一千塊您就全部拿走,這價格已經是最實在的了,上哪您都買到這麽好的料子。”
李衛國見價錢差不多了,也沒再糾結,當即就點頭應了下來:“好,就一千塊,我全要了。”
老金聞言,頓時大喜,這生意算是談成了。
談好了價錢,李衛國也不廢話,直接伸手進褲兜裏,借著褲兜的掩護,意念一動,直接從空間裏取了一遝現金出來。
現金取出來後,點出一百張大黑十,直接遞給老金,讓他自己清點一遍,其餘的又揣回兜裏。
老金接過這一遝現金,樂得不行,手指在舌頭上點了點,然後當著眾人的麵開始清點錢數。
來回數了兩遍,確認數額無誤後,老金這才點了點頭,喜滋滋地將錢收了起來。
付完錢,接下來就該考慮如何將這批房梁運走了。
三根主梁長度都在八米往上,又粗又大,想要從這倒座房裏轉運出去可不是那麽容易。
李衛國打量了一圈這院子的格局,朝老金問道:“金爺,這些料子運得出去嗎?”
老金哈哈一笑,轉身指了指東邊門房旁邊的一個小門說道:“李爺您就放心吧,當初運回來的時候我們家裏就有準備的,專門在門房那邊的牆上開了個小門方便運輸,那處小門直通外麵大街,沒有其他房子阻礙,方便得很。”
李衛國聞言往那小門看去,嘿還真是,這老金家倒是會安排,難怪能從宮裏搬回這麽些個好料子。
“那行,金爺,這批料子畢竟比較顯眼,暫時先放您這兒,對了,您有沒有認識的可靠的板兒爺?”李衛國這時問道。
這批房梁支梁還好說,不難搬,但主梁就不是那麽好搬了,直徑五六十厘米,長度逾八米的大家夥,搬起來動靜小不了,沒有可靠的人手,李衛國還真不敢動它。
老金聽了李衛國的顧慮,哈哈一笑道:“人手有,我有幾位兄弟是專門拉板車的。這樣,我幫您聯係人手,晚上晚一點您過來拉走,運費可能貴一點,您另外付,如何?”
老金倒是方方麵麵都考慮周全了,沒讓李衛國多費心思,運費也是小事,他也不在乎這三瓜倆棗的,當即就同意了下來。
“行,那就麻煩您了,金爺。”
“嗨客氣,都是互利互惠的事兒。”
敲定事情,又和老金商量了一下搬運的事宜,李衛國和洪安父子也沒再久留,打過招呼,便出門離去。
出了老金家的院子,李衛國從兜裏掏出兩包大前門,分別給洪安父子一人發了一包,客氣道:
“洪師傅,今天能買到這麽好的料子,可是多虧您了,回頭您要是有什麽事兒,直接讓洪峰上保衛科找我就成。”
李衛國也知道洪安給他賣好的想法,索性也就給他個人情,像洪安這樣的普通人家,左右也不會有什麽大事麻煩他就是了,一些小事找到他,他順手就能解決,一個人情倒給得起。
“誒誒那以後承蒙您關照了。”洪安接過香煙,大喜道。
折騰了老半天了,等的不就是這句話嗎,有個粗大腿在軋鋼廠幫忙罩著他家老二,以後也不用擔心被誰欺負了去。
有這份交情在,以後有什麽解決不了的事情還能上門問個主意什麽的,這買賣算是值了。
“那行,洪師傅,我這會兒還得會廠裏上班,就不送您了。”
“誒誒好的,您忙,我們自己回去就行。”
晚上九點多,帝都的街上除了昏暗的燈光,已經沒什麽行人了。
這個年代,由於節儉,老百姓通常是趁著天色早早吃完晚飯,然後就休息了,晚上很少有娛樂活動,不像後世的夜貓子,不玩到淩晨兩三點都不睡。
夜晚的帝都一片寂靜,大經廠西巷這邊絕大部分院子除了門口的路燈還有點兒亮光,院內的居民都已經早早熄燈休息。
相比其他院子的寂靜,老金家這邊的前院倒是燈火通明,熱火朝天。
之所以熱火朝天,是因為這個時候李衛國正招呼著雇來的十來位板兒爺幫忙轉運這一批房梁呢。
這批房梁裏麵支梁倒是好搬運,三五個人就能抬走,麻煩的就是那三根主梁。
那三根主梁最大的一根直徑六十餘厘米,長度逾八米,重量超過一噸,這麽大一根柱子,等閑七八個漢子還幹不動它。
這不,李衛國為了抬走這幾根柱子,專門讓老金幫忙雇來了十三個可靠的板兒爺,再加上他自己,一共十四人,配上輔助搬運的滾柱,花費了差不多大半個小時才將這三根主梁搬上兩輛前後拚接的板車上,最後用馬車拉著走。
還好老金找來的這些板兒爺還算可靠,搬運的時候得了叮囑,都知道低調一點,沒怎麽出聲,不然搬運的動靜就得吵醒周圍的鄰居了。
裝載好所有房梁後,李衛國也沒耽擱,謝過老金,便招呼著一幫板兒爺趕緊走人。
大晚上的雖然沒什麽行人,但是被別人看見終究不好解釋,還是早走為妙。
出了大經廠西巷,李衛國打著馬燈,領著一眾板兒爺在大經廠附近找了一處偏僻空曠的空地直接卸貨。
花了十來分鍾卸完這批房梁,李衛國給一眾板兒爺一人發了三塊錢的工錢,同時還給了兩包大前門,算是感謝他們大晚上的辛苦。
打發完這幫板兒爺,又莫約在原地等了幾分鍾,見周圍一片漆黑,確實四周沒什麽行人路過後,李衛國大手一揮,便將地上的一堆金絲楠木房梁全部收進了靜止空間裏,然後趁著夜色悄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