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歸化教育

字數:7096   加入書籤

A+A-


    第118章工業
    經過三前的公開處刑後,所有的紅毛蠻無論是新俘虜的還是老人,都被震撼到無以複加的程度,舊的原始自然崇拜信仰被打破,新的民眾會綱領還未深入人心之前,對於民眾軍的神話悄悄的流傳開來。
    這種炸藥包的爆裂效果遠遠不是祭祀們裝神弄鬼能比擬的,遠遠的超過了他們的想象。
    得到的效果就是紅毛蠻的無比順服,讓做什麽做什麽,完全的失去了反抗意識。
    這些人是附近幾百公裏內最大的勢力,拿下了他們,民眾軍徹底獲得了攀科技的人力基礎。
    在此時的攀科技實際上就是一個複現急需的工業體係的過程,粗略可以分為重工業和輕工業。
    而所有工業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鋼鐵工業體係,直指目標就是實現冷兵器和熱武器的製造。
    這個生產工業區被選擇在棱堡不遠處的河道邊,未來的配套作坊將沿著河道展開,盡量利用到這裏充足的水資源。
    以後民眾軍的擴張方向也主要沿著河道向前蔓延,因為這種遍地森林的平原地帶,在密林中找礦開礦的成本極大,而最簡單的就是順著河流,現階段的水運是最為簡單和節省運力的,普通的兩輪騾車最多也隻能有四五百斤的運力,但是船隻就完全不一樣了,最少都是以噸計算。
    一切的第一步就是找到礦,無論是煤礦還是鐵礦、銅礦都是第一步的基礎,有個好消息是這些紅毛蠻已經有了金屬開采和冶煉的萌芽,隻不過他們的冶煉極為原始,僅用木炭為燃料進行初級的冶煉,在爐中將鐵礦石冶煉成呈海綿狀的固體塊,這種塊煉鐵含碳量低、雜質多,最主要的是質地軟,製成的劍砍人都能砍彎嘍。
    比如羅馬時代出土的短劍,金屬熱處理技術極差,甚至都未經過淬火。
    現在民眾軍繳獲的武器中的少量鐵器也出現這種情況,不管這些,唯一有用的是有礦了,都是沼鐵礦和露鐵礦。
    唯一的缺陷是沒有煤礦,這點隻能依靠劉澤新組建的商隊探索尋找,才能解決這個痛點。
    木炭其實也是可以煉鋼的,木炭火雖然不能很好的熔鐵礦石,可再按比例向煉鐵爐中投進一些硫礦石石灰石等礦物就可以了。這些東西可降低鐵礦石的熔點。借助這些東西,就可以利用燃燒溫度有限的木炭煉出了鐵水,這是一種取巧的方法。
    比如木炭煉製的塊煉鐵,在碳火中加熱吸碳,提高碳含量,然後經過鍛打,除掉雜質又滲進碳,從而得到鋼。這種鋼,叫塊煉鐵滲碳鋼。
    但這種鋼的質量還不夠好,煉製過程中碳滲進的多少,分布的是否均勻,雜質除掉的程度,都非常難掌握,且生產效率極低。
    而這時候就可以將塊煉鐵反複加熱折疊鍛打,使鋼的組織致密、成份均勻,雜質減少,從而提高鋼的質量,這就是百煉鋼技術。
    到了現代,在有電爐輔助能源的情況下,是可以用木炭取代焦炭來煉鋼的,甚至因為木炭的低含硫量和低灰分,優於焦炭煉鋼的效果,但這是在有電爐的情況下,現階段的民眾軍還未能有這種技術。
    現在從無到有的一步一步建設,相比較與明軍的戰鬥也不輕鬆到哪裏。
    修建碼頭、建造貨運船隻、修路、建土窯等等事情,兩千多勞力連軸忙才有了大概的模樣。
    在尋找到煤炭礦之前,還有著眾多前置工業需要建設,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水泥。
    而水泥也是基礎建設所必須的,水泥的製法大同異,原理相同,創業初期,劉澤選擇了一種簡單的土法水泥製法
    一、選擇原料:
    1、粘土磚頭、各種陶土器碎片、各種陶瓷碗碟碎片、以及各種耐火材料,如缸、盆等物的碎片、水淬礦渣、爐渣灰,以上每種材料可單獨取75%,亦可混摻共取75%。
    2、生石灰取2025%;
    3、熟石膏,石膏礦石或廢石膏模型碾細,用鐵鍋加熱至130180度炒至黃灰色即成,用以調解水泥凝固速度之用,但也可不加,會影響其質量。
    二、製作方法:將以上各種原料洗淨,用火坑烘幹,並磨細成粉。可摻混後共同磨細,也可各自單獨磨細後再均勻摻混。磨細的程度以能通過130#麵籮為宜。可用農村的石碾磨細,然後過篩,還可用磨麵的鋼磨磨細。把以上各種磨細的材料按比例摻混在一起,便是水泥,也稱
    混合水泥。這種水泥耐酸堿腐蝕性能好,早期強度低,在高溫養護下強度增長很快,使用時吸水性強,放熱量低,一般需23個月達到標準強度。抗凍性不如普通現代水泥,養護期需20。
    總結測試使用效果:該水泥抗腐蝕效果優於普通水泥,特別是用於地下工程,效果都優於普通水泥,還可與普通水泥摻合用於梁、板、樁等的澆鑄。這種水泥磨細的程度,越細強度越高,凝固速度快,一般可達200400標號。
    隨著水泥這種新事物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民眾會整個統治範圍的風貌,這是所有人從未見過的神器,給所有饒心氣提高了一個等級。
    按照民眾軍現在的社會模式是完全不健康的,所有部門全部是強製性按照劉澤計劃書安排執行建造生產,所有人都成了勞工,沒有太多的物資獎勵和空閑,十日一休製度下輪休才有個人生活時間。
    雖然有著程默的宣傳隊滿足部分精神需求,但就像一根弓弦,蹦的越來越緊,若是時間一直持續下去必然會斷,整隻是宣傳為了解放窮人,為了打回大明,效果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差。
    最好的是有端起正向激勵,讓所有人親眼看到生活的改變,雖然剛開始改變幅度很,但真的在改變的話,確實能極大的提高士氣。
    劉澤揮舞著雙手站在第一棟磚瓦水泥樓前,大聲暢想著未來的生活,未來的規劃,短時間以後所有人都能住上這種水泥碉堡工事一樣的建築,不必再擠在集體宿舍,這就是改變生活的第一步。
    對於現在還在勞改營中集體工作的成年紅發蠻鼓動著,等工程幹完了後,努力勞動並且擁護民眾會綱領的積極分子將獲得和民眾軍同等權利,對此成年紅發蠻們並不太感興趣他們聽不懂的權利,但作為已經有了商業啟蒙的部落,有一些他們非常在意的,那就是每個人也都分到田地,最主要的是有機會分到鐵質農具和牛馬牲口。
    最主要的是勞改營的勞改製度激勵,所有成年紅毛蠻全部分為若幹組,在同一工地上的各個組之間有著競爭關係,排在前列的將獲得額外更好的食物獎勵,排在最後的將隻能獲得普通組80%的食物供給。
    雖然很殘酷,但對於這些從未參加過集體勞動的紅毛蠻來無疑是極為有效。
    一直等到東北方向傳來煤炭的消息,才真正開啟了煉鋼的工業:土法高爐冶鐵和蓄熱技術,耐火磚技術,焦炭技術的探索研究。
    最開始的土法煉焦基本隻需要耐火磚比如矽磚和普通的磚石,最多再加上部分鐵料即可。
    可以參考現代煉焦爐由炭化室、燃燒室、蓄熱室、斜道區、爐頂、基礎、煙道等組成。
    聽著挺複雜吧?但是原理就是一句話:炭化室中煤料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至1000攝氏度左右產生的反應過程。
    詳細解釋一下就是:
    通過熱分解和結焦產生焦炭、焦爐煤氣和其他煉焦化學產品的工藝過程,
    生產出的焦炭是高爐煉鐵的核心燃料和還原劑,也是整個高爐料柱的支撐物和疏鬆物,
    其副產品焦爐煤氣發熱值高的很,是平爐和加熱爐的優良氣體燃料。
    其他的所有煉焦方式基本都是萬變不離其宗的相同,
    唯一隻需要在細節上注意。
    比如步驟可以分為:
    1、洗煤:原煤煉焦之前,先進行洗選。目的是降低煤中所含的灰分及去除煤中的其他雜質;
    2、配煤:將各種結焦性能不同的煤按一定的比例進行配合然後煉焦;這需要你有專人記錄實驗多次才可以
    3、搗固:就是均勻逐層給料,分層搗實,然後將搗固好的煤餅裝入炭化室;
    4、煉焦:將配合好的煤裝入煉焦爐的炭化室,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通過兩側燃燒室加熱幹餾,經過一定的時間,最後形成焦炭;煉焦主要部位有矽磚砌成。
    5、比較簡單的可以使用濕法熄焦法,就是將出爐的紅焦用水噴淋。
    6、煉焦產品的處理:將爐內推出的紅熱焦炭送去熄焦塔熄火,然後進行破碎、篩分、分級獲得不同粒度的焦炭產品,分別送往高爐及其燒結;
        各種副產品可以集中收集入陶罐中儲存研究備用,將出爐的紅焦用水噴淋。
    6、煉焦產品的處理:將爐內推出的紅熱焦炭送去熄焦塔熄火,然後進行破碎、篩分、分級獲得不同粒度的焦炭產品,分別送往高爐及其燒結用戶;
        各種副產品可以集中收集入陶罐中儲存研究備用。
    煉鐵和煉鋼是不同的,鋼鐵這個詞往往被用作鋼與鐵的統稱,鐵礦石煉出的是鐵,在鐵中加入適量的碳和其他元素,就變成了鐵碳合金,簡稱鋼依據含碳量的不同,鋼又分為多種類別:
    含碳量於0.25%為低碳鋼
    0.25%至0.6%為中碳鋼
    大於0.6%為高碳鋼
    而之所以要這麽劃分,是因為鋼的含碳量越高強度也就越高,但韌性塑性會減弱,含碳量越少強度越低,韌性塑性則會增加含碳量對鋼的品質至關重要。
    含碳量是鋼鐵最廣泛的標準,鋼鐵中還有其他元素灰錳磷硫等等,這些元素同樣對鋼的品質有影響。
    高爐的作用是把鐵礦石中的鐵加熱使其熔成液態。但是鐵水在加熱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碳。因疵到的鐵水含碳量非常高,古代沒有去除碳的辦法,所以從高爐出來的鐵隻能鑄,不能鍛,所以也叫鑄鐵。
    同時,原材料及燃料中的其它雜質也影響鐵水的性能,所以在冶煉過程中需要去除掉。
    你可以用粘土,鋼板,或者磚來建造高爐,你可以把高爐想象成一個頭肚子大的煙囪,靠近底部的爐壁開高低兩個口,低的是出鐵水口,高的是出渣口,在出渣口上方的位置再加幾個口,這個就是送風口,而頂部就是投料口。
    鐵礦石先粉碎,摻入石灰和爐渣,加水,然後燒結。
    煤炭隔氧加熱,製成焦炭。
    從高爐投料口投料,一層焦炭一層鐵礦石,然後燃燒加熱就行了。這個過程可以連續進校
    因為沒有蒸汽機,劉澤把鋼鐵廠建在河邊,用水力來驅動鼓風機和攪拌機。
    這裏的鼓風機主要為了給蓄熱爐提供風力,有蓄熱爐和沒有蓄熱爐鼓風的煉鐵效率不可同日而語,至少三倍以上的差距。
    將品質高的鐵礦石煉成優質生鐵水,然後將生鐵水灌注在熟鐵片上,熟鐵因為碳的滲入而變成了鋼,生鐵也因為脫碳而變成了鋼,這一方法比炒鋼法容易掌握,比百煉鋼省時,能大大提高鋼的品質和產量。
    也可以將生鐵和焦炭直接煉鋼,也是上述同樣的方法原理,主要原理是控製鐵中的碳含量,可以觀看爐中的碳花數量來確定。
    煉鋼工作中,人不能直接觀察到爐內所進行的一係列理化過程的變化,隻能憑借爐口的火焰變動情況間接判斷爐內的情況。由於沒有很好的儀器可以自動控製轉爐的整個操作過程,所以操作主要是根據工人由吹煉過程中火焰、火花的特征對爐內情況的判斷。
    這種利用視覺的觀察判斷以鑒定冶煉情況的操作,稱為“看火操作”。
    看火操作帶有憑經驗操作的性質,不到純熟地步,煉鋼工在操作時很難斷言自己吹煉的一爐鋼的質量究竟如何。
    例如,煉鋼工把火焰所表示的溫度判斷錯了因而造成低溫鋼,不能正確掌握火花特征因而難以控製含碳量,以上情況就造成了鋼質量波動的問題。
    “看火操作”和其他勞動活動一樣,包括著從感覺、知覺到思維一係列的心理過程。對火焰特征的認知、分辨屬於感知過程;
    為了更好地比較不同爐的火焰特點,煉鋼工需要在頭腦中保持以前冶煉時火焰特征的映象以便調整這一爐的吹煉情況,這屬於記憶過程;
    要了解整個冶煉過程的規律性,對複合刺激物作綜合判斷則屬於思維過程;
    這是一項極為極為複雜的操作,當經過看火操作確定含碳量後,就可以關火開爐澆築鋼錠了,此時的含碳量隻能估算做好記錄,測試完鋼材質量後長此以往才能獲得穩定質量的鋼材。
    煉鐵廠的高爐承擔了將鐵礦變為鐵水的工作,是整個鋼鐵生產流程的核心,完整版的煉鐵則要上萬步這是一項極為龐大的工程,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劉澤此時沒有那麽多要求。
    經過長達幾個月的多次實驗,民眾軍第一座可以正常持續產出的全磚結構的四立方米高爐終於投產了,雖然高爐生產的生鐵隻有區區日產五噸,在現代屬於的不能再的產量,但這終於使民眾軍終於能夠獲得遠超其他勢力的大量優質的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