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籠絡與分化

字數:6573   加入書籤

A+A-


    第122章火帽槍
    在河道口的碼頭自幾個月前的搬家後,第一次迎來了一大批人。
    幾後的棱堡旁,另一個簡易院牆了望塔的工坊拔地而起,隨後各種陶罐、陶管等設備隨船災,跟隨而來的還有劉澤等人。
    這裏是劉澤準備製取硫酸和硝酸的地方,因為其土法製取的汙染極大,所以被安置在聚集區的下遊位置,三酸兩堿工業的重要性無需多,這是化工行業的基礎,也是攀科技最重要的一環之一。
    而劉澤想批量製作的就是雷汞,因為一直未發現燧石礦藏,作為最重要單兵武器的火槍現在還在使用火繩,導致現在冷熱兵器混合的軍事工業生產太過於繁瑣,所以雷汞的需求就孕育而生。
    現在正是攻克這個難題的時候。
    不過因為始終未尋找到硝礦,導致現在民眾軍隻能用硝田來提取硝酸鹽,經過幾個月的等待,才積累到足夠的硝來開始這種硝酸製取工作。
    但是唯一可惜的是經過幾個月的尋找,始終未找到綠礬礦藏,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還是在之前穿越的火山島上,有大量的硫鐵礦的存在。
    “開始!”劉澤命令道,陶大圓在一旁翻譯,六名年老的紅毛蠻在兩個少年紅毛蠻的帶領下走到院子中間的房屋鄭
    因為這裏太過重要,劉澤調取了兩個班的兵力再次守衛,四周院牆上還布置了五名火銃手和五名弓箭手,隨時預防院內外的突發情況。
    在嚴密的監視之下,這些紅毛蠻還算老實,少年紅毛蠻僅僅在一旁指揮和監督,並不參與幹活,得到了開始的信號後,年老紅毛蠻們在少年的督促下開始了工作。
    這是這幾製取實驗失敗的教訓,沒有少年紅毛蠻的監督指揮,老年紅毛蠻製取工作始終失敗或者效率始終極低。
    成年紅毛蠻幾人合作將選好的硫鐵礦和煤塊分層裝入煉磺爐中,從爐底部用木柴點火,燃著後等待片刻,將爐底點火孔封好,留一個風眼讓其自然進風。
    待爐內水份蒸發得差不多時,將爐口封好,爐氣進入冷卻室,爐氣中的硫被冷凝在冷卻室。
    經過一個周期後停爐,從爐底清除爐渣,打開冷卻室取出毛磺,將其熔化沉澱,除去雜質,鑄模成型後即得到了成品硫。
    這隻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
    “快點,快點。”牆頭上的衛兵催促著。
    院內的紅毛蠻急得冷汗直流,手上也陡然加快了速度,將硫放在一個陶盤上,又在上麵放零硝石,將這個陶盤放在一個一百升的大水缸中,再在水缸底部加了些水。
    “點火!”
    聽到命令,一名老年紅毛蠻立馬拿個鉗子夾起陶盤上的硫磺,靠近油燈點燃,然後重新放回盤子上,另一人將陶蓋蓋上壓緊。
    這個原理就是在燃燒硫磺的時候加入部分硝石,可以提高硫酸的產率。這一反應的機理是硝石在燃燒中生成氮氧化物,氮氧化物可以氧化硫磺燃燒過程中出現的二氧化硫,最後生成三氧化硫。
    方法非常簡單粗暴,但是大力出奇跡的典範,當年發明這種工藝的英國人就專門開設了一個工廠,主要生產設備就是一百多個這種大玻璃瓶,然後雇傭一大批工人晝夜不停地重複投料,點火,加蓋子。
    缺點是每次投料量都不能太大,否則生成的氣體將會使瓶子炸裂開,當年的抗日戰爭時期,我軍也是用過類似方法,用的容器就是劉澤使用的大水缸。
    最終的結果很是順利,第一次雖然成功製取的硫酸數量很少,但總算是有了方法。
    製作火帽的另一重要物資就是酒精,因為此次隨軍攜帶的醫用酒精很少,隻能到這個時代另想它法。
    製酒精先要製酒,製酒首先要製作酒曲,原材料也非常的簡單,就是一些路邊上的野草之類的,采集起來就能夠製作成酒曲了,當然剛開始沒有母曲製作的效果會不太好,但是多做幾次,重複一下,其酵母含量提高了,質量就會好得多,需要注意的是溫度是關鍵,最直觀的結果就是表麵不是白色的話就不太好的。
    首先去野外采集各種野草,把這些野草采集帶回作坊之後,先用清水洗幹淨,然後徹底晾幹水分。
    除此以外一些糧食比如大麥、豌豆也是可以製作成酒曲的原材料。
    比如:大米50斤,辣蓼草3斤,扁豆葉、竹葉、田邊草、桔樹葉、桂樹葉各100克。
    把所有的野草全部切碎,曬幹之後再與大米混合在一起,然後把粉末放進大盆裏麵。往粉末裏麵加入37~40度左右的溫水,邊加水邊攪拌,一直到能捏成團,又不滴水的時候就可以了。
    把這些粉末捏成一個一個的圓球,先把球放進竹筐裏麵,和稻草一層一層間隔地鋪上去,再把竹筐放到陰涼通風的牆角底下,先鋪上稻草,再把竹筐放上去,上麵再蓋上一層稻草,發酵個3左右。
    如果發現稻草上麵有水珠的話,就要把它們掀開,以此降溫通風,以免溫度太高,把酒曲給燒壞了,等到酒曲自然冷卻之後,就把它取出來晾曬,曬幹之後,就是我們要用的成品酒曲了。
    然後開始釀酒,按照順序一步一步來,隻要掌握好發酵溫度,多試幾次,出酒率慢慢就上來了。
    第一步是選好發酵用的糧食。用的比較多的有高粱、玉米、大米等。另外還可以加一些輔料,比如大麥、麥、豌豆、米等。
    需要明的是不同的糧食,釀出的酒都有自己不同的風味。所以等糧食足夠、釀酒熟練了以後,劉澤準備將其作為商品出售,詳細試試不同的糧食組合,看哪種糧食放一起,味道會最好。
    第一步先要進行適當地粉碎。這種子裏麵的澱粉才更容易發酵,最終轉化成酒精。
    粉碎以後,浸泡一下,讓糧食充分地濕潤,放置一會。
    接下來,將粉碎的糧食蒸熟。
    蒸熟以後,拿出來,冷卻到室溫。
    將酵母和糧食均勻地攪拌開。放入密閉的容器中,開始發酵。發酵過程比較長,根據所用的酵母不同,大概12個月的時間。
    接下來,將發酵好的糧食蒸餾,就得到我們想要的白酒了。
    白酒釀好以後,最好能夠儲藏一段時間再喝。這樣,白酒中的各種醇類和脂類能充分地融合反應,口感更好。
    最後酒精提純術,這才是現在糧食緊張情況下釀酒的目的。
    隻要加熱酒,把冷凝液導出來就可以了,這就是高度酒。
    而3次左右蒸餾後,就可以得到純度為95%的酒精了。
    而想進一步提純,可以加入生石灰,然後過濾。就得到近乎純度100%的酒精。
    當韋家輝在為炮管鑄造方法而薅著頭努力實驗的時候,孫墨和陶大圓此時帶著五個少年紅毛蠻兩步三回頭地一步一步往實驗室挪著,所謂的實驗室是一間四麵開有門窗的磚瓦房。
    因為在棱堡的內部,也無憂有風擾動房間內的藥劑,所以整個屋內都是透亮,從遠處看建在棱堡正中心位置的這座房子略微有些奇怪,因為房子周圍地麵全部是土牆和壕溝,像是牢籠囚著這座房子一般。
    這是合成的最後階段,孫墨是必需人員,他最有經驗,為了後續生產,需要帶著少年紅發蠻,本來無需陶大圓上,但陶大圓主動請纓帶著他的學生充作翻譯,他實在忍受不了躲在安全地帶讓喊他師父的少年承擔這種危險作業了。
    近處看房子內外的地麵上全部鋪有從幾十裏外的海邊挖來的上好細沙,這是為了防止化學製劑意外情況而設的,幾個沙堆散放在周圍觸手可及的地方,上麵各插著兩個木鍁。
    王善保躲在防爆土牆後,通過從中開的觀察口對著還在磨蹭的孫墨喊道:“道兄別怕,你有三清護體,遇到事不可為就跳到壕溝裏,炸不著你的。”
    自從知道這孫墨以前當過道士,王善保一直就跟他喊道長,雖然孫墨屢次拒絕,已經還俗了,但還是堵不住王善保的口,這叫著叫著,搞得所有人都開始叫他道長了。
    隊伍裏還有人專門來求他算命,剛開始孫墨作為新加入隊伍的新人還熱情地應付著,卻不成想來找他算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從劉澤用石板穿越到這地界後,來找他的人達到了高峰,致使劉澤專門下令不許找孫墨算命才作罷。
    可孫墨的外號也就叫開了,叫到最後也習慣了下來,這不,王善保看他那扭扭捏捏的樣子又開始流侃。
    “呸,道爺那是心謹慎!”孫墨回頭罵了句,然後速度加快了兩分。
    這次也由不得孫墨不害怕,他要幹的是那徒手造火帽的活計。
    作為全軍領袖的劉澤,那肯定不能冒著危險自己上,所以隻能把原理和技術流程都告訴孫墨,然後讓他去幹,而且為了防止他粗心大意,特意敘述了雷汞的威力。
    對於振動、撞擊和摩擦極為敏感,極容易被火星引燃爆轟,比黑火藥危險得多,作為黑火藥的行家,聽到這由不得孫墨不害怕。
    特別是經曆了那幾個紅發蠻少年煉製劇毒水銀的事情後,那害怕更是上了一層,畢竟這材料都是劇毒的,成品還能好的了?
    深呼幾口氣,孫墨終於控製住了恐懼,大踏步走進早已準備好的工作室。
    一張長桌麵上放著各種瓶瓶罐罐,孫墨對著陶大圓道:“這個生產過程很是危險,大圓你現在出去還來得及。”
    “不,我要和我的學生們一起。”陶大圓雖然麵色慘白得可怕,但還是堅定地回絕了孫墨的好意。
    孫墨轉頭又對五名紅發蠻學生道:“伱們都仔細地看,仔細地記住,我隻做一次,以後就要靠你們了,這很危險,但咱們隊伍中總要有人來做。”
    這些話無需陶大圓翻譯,這五個人都明白意思。
    學生們紛紛點頭應道:“放心老師,我們會為民眾會的事業奉獻終身的,我們的目標是解放所有人類。”
    “雖然我們長得略微不同,但我們都是人類,都有著共同的祖先,老師我為你們而驕傲。”陶大圓將劉澤書寫的民眾會綱領的內容重複了一遍,鼓勁道,潛在的危險三令五申的提醒了多遍,少年紅毛蠻的覺悟遠遠高於成年人,這也是隊伍逐漸接納這些紅毛少年的願意之一。
    首先幾人先帶上多層棉布製成的口罩和圍裙,這是用棉被改造的,因為簇沒有棉花產出,隻能如此應急。
    所有人都捏了把冷汗,一旁的少年紅毛蠻連忙用扇子在一旁扇風,這個過程又持續了一個多時辰。
    此時雷汞沉澱物終於開始析出,瓶內溫度開始降低,這也代表著反應的結束。。
    這個過程中孫墨輕手輕腳的極為心,這時候的過濾也是最危險的時候,然後將雷汞幹燥即可。
    漫長的一終於結束了,第二孫墨幾人將晾幹的雷汞放入火帽殼中,然後用漆封上,這樣就是一個簡易的雷汞火帽了。
    這裏的火帽外殼是用銅衝壓製作而成,這些銅也是民眾軍能尋找到的不多的伴生礦之一,值得慶幸的是足夠製作火帽。
    當一名紅毛蠻用錘砸向火帽發出一聲刺耳的爆響後,所有人都有點茫然,隻有劉澤長出了一口氣,終於成功了,下麵就是槍支了。
    而槍支最重要的就是槍管,無論東西方,甚至持續到十九世紀初期,製作槍管都是槍匠一錘一錘地鍛打出來的。
    具體做法就是將一米來長、十厘米寬的鐵條分段燒到紅熱,反複敲打,一點一點卷到一根圓鐵棍上,直到整根槍管成型,然後焊接好接縫抽出鐵棍。
    有了槍管其他的就簡單許多,雖然從槍機、銅扣件到木質槍托全都是手工製作的,需要耗費熟練人工的大量工時,但仍然相對沒有難度的。
    自從有了火帽之後,劉澤就非常想製作類似夏塞波步槍的單發針擊步槍,其實這種步槍的製作難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高,唯一缺少的材料就是橡膠圈了,但損失的射程和威力完全可以用射速來彌補。
    槍管也可以用水利驅動實心鐵棍,用鋼製鑽頭鑽出槍管,這樣僅需要普通人即可操作。
    “理論上沒有任何難點那就是實驗與行動了,在巴基斯坦幾個人依靠簡陋工具就能組成一個造槍作坊仿造各種現代槍支,沒道理自己不校”劉澤拿著圖紙就鑽進了韋家輝的鋼鐵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