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交戰
字數:3014 加入書籤
第137章重回戰場
正當劉應遇感慨民眾軍學堂的規模和教授的陌生字符時,他們幾饒怪異舉動也終於引起了民兵們的注意,幾名手持長槍的士兵相互打著眼色,向前攔住了他們的去路,其中領頭帶盾腰挎刀的漢子抱拳後問道:“諸位再次盤桓多時,是否有事?”
“諸位官爺,可延安府人士,聽聞民眾軍需各類物資,特意攜帶兩車棉花雜物來,看這是可的賣貨憑證。”劉應遇罷伸手從懷中掏出一張票據,這種類似發票的東西就是民眾軍簡易的稅收發票,各行各業隻要在民眾軍治下,隻要涉及到買賣,都在逐漸推行這種製度。
那民兵漢子接過來瞅了瞅,倒也不為難,對著劉應遇隨手遞上的一塊銀子擺了擺手道:“咱們民眾軍可不興這套,你隻要好好賣貨做生意就好。”
然後抱拳轉身就走,未走兩步又轉過身來道:“若有閑暇,可多往咱們這運些,咱們啥都要,等過些日子,咱們這還要開鑒寶大會,到時候可得攜帶親朋好友來,絕對包你滿意。”這民兵漢子是當時跟隨在楊澤明身邊僅有的幾個民兵,現在穿越回來後,仍舊在民兵係統裏,擔任頭目,維持收購點附近的秩序。
他是的鑒寶大會其實也就是個噱頭,對於他們這些已經穿越過一次的內部人來,鑒寶大會其實就是再次穿越回到紅毛蠻的老家那麵,本著能忽悠一個就忽悠一個的態度,基本遇著個人都這麽吸引,真是時間卻未確定,因為這段時間一直未有雷雨氣,引雷也無從談起。
看著劉應遇尷尬的笑容和僵在半空中的手,老周在一旁笑道:“俺就吧,怎麽樣?這些民眾軍廉潔得很,從未見到一人敢收銀錢的。”
聽到這話,劉應遇的警惕心更是上了一層,他來這是為了探查消息,所以隨便對一個士兵頭領,姿態都放得很低,劉應遇也敢肯定,自己並未露出過破綻,可是這連他都習以為常的事情,在民眾軍的地盤卻變了樣子,實在不解,見老周仍是笑意盈盈地看著自己,劉應遇便咬著牙狠狠地道:“果然好人,真是好人!”
身旁的老周卻未聽出那種恨意,反而問道:“東家,咱們這就回去了?”
劉應遇左右望了望,此行探得的有用消息並不多,如此就回去的話,倒是有些可惜了,特別是在見識了玻璃寶瓶和民眾軍辦的學堂後,劉應遇就堅信,這夥兒賊人肯定還有更多朝廷不知道的秘密。
“咱們去那轉轉。”劉應遇指了指遠處正在興建的堡壘區域道。
“鄭”
幾人駕車走到半途就遇到哨卡阻攔,不過這次劉應遇倒是能近距離地看到民眾軍正規軍和紅毛蠻的狀態。
“不許過去,前麵軍事禁區,禁止通校”一名士兵背著槍,右手阻攔住驢車,另外四個士兵列著豎隊同樣裝束,戴著頂布帽,後麵是十個紅毛蠻老老實實地跟在道路木拒馬後麵,一半持盾刀一半持長槍,所有人都無甲胄護身。
見對方全副武裝,劉應遇也不敢到處亂看,隻裝作訕訕地上前搭話道:“軍爺,我們這就走,這就走。”突然拍拍額頭像是想到什麽似的,然後問道:“軍爺,那些紅毛人不似我類,是哪裏人呢?”
“他們也是咱們民眾軍的人,隻不過生病了,就變成這樣。”士兵上下掃了一眼劉應遇,略微警惕地回答道。
“我曾見過弗朗機人與他們類似,是否是?”
還未等劉應遇完,就被士兵厲聲打斷,並堅決不再回答任何問題,見到他吃癟,老周湊上來問道:“東家,咱們再去哪?”
劉應遇沉吟片刻道:“咱們去宜君縣,我去那進點貨再賺點。”
罷倆人便在車中坐穩,準備啟程。
“得嘞。”老周調轉方向,直奔宜君縣而去,還嘟囔著道,“要是兩個月前,俺可不敢帶著你們跑這麽遠,這現在民眾軍掃平地方,也沒了劫道的強人,才敢嘞。”
順著官道直奔宜君縣,到了才發現哪裏有什麽貨物可以置辦的,整個縣城都空空如也,僅有往來的民眾軍民兵隊伍在村道間巡視,劉應遇也隻能借口去下麵鄉鎮收些雜物,七拐八拐拐到了一個多月前的戰場那裏,這才是他的真實目的,他想親自看看當時的戰場,本來準備找借口路過偷瞧,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丘陵頂部的整個堡壘都已經空了,隻留下基本的建築主體,其他是一件不留。
站在棱堡最中間的高樓上,劉應遇摸著牆壁的縫隙處感慨道:“這是何物,竟可凝固如石?”
“東家,這角台確實多了些,若是。”隨從了一半,瞅著等在遠處的老周,又放低了聲音道,“若是我軍隻攻角台一端,則三麵皆被火器所傷,確實難攻,隻能用人命填,或者用火炮轟擊,圍困為主。”
“看這裏有銃台,設有炮位,若我四麵圍攻,則側麵火器可射,這牆如賜矮厚重,用炮恐怕並不能如意,長先,伱可看出這堡的門道?”劉應遇轉頭看向隨從,這隨從正是孫長先化妝的。
“這堡需火器,而且是大量的火器才能發揮威力,就像賊寇的那火炮與火銃。”
“若是你守當如何?”
“加馬麵在外才可,這堡確實單薄了。”
劉應遇點點頭:“確實單薄了,隻有一個城牆,可你前日在洛川縣所見賊寇的新堡,可是厚重許多?”
孫長先點點頭,那日雖看的不真切,但也能看到在主體堡壘的四周都挖有壕溝和三角堡,若是有炮,足以發揮交叉火力的優勢,那些三角堡的高度又低於主堡牆,即使攻擊方占了,也無法使用,反而成為進軍障礙。
“他日若攻,則需掘壕溝圍困,堆積土山,在土山上架炮,方可有奇效,可賊人火銃火炮太過犀利,恐怕也不好打。”
劉應遇也哀歎一聲,愈加憂慮起來,民眾軍必為朝廷大敵,還需早日剿滅才好,回去還得加緊調兵,可錢糧兩缺,難辦,難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