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神童背後的利益求收藏、求推薦、求追讀

字數:3354   加入書籤

A+A-


    也就是李之芳這個剛直的君子,可以毫無顧忌的直抒胸臆,如果換成其他人,政老爺估計早就翻臉了,不過即便如此,政老爺現在心裏也不好受,畢竟沒有人喜歡被人指責不
    “沒關係,李兄,我以為憑借自己的努力,走正常的路徑考中科舉,也是比較有把握,沒必要非得走神童這一條捷”
    “況且我們家這個情況,想必你也了解,不如低調一些,省得招風惹雨,終究不是幾十年前了,靠著府裏的名頭,就可以遮風擋”
    說完也沒看政老爺,故意避開了視線,以防政老爺產生不好的聯
    君子之澤,五世而
    賈家雖然還沒有傳到第五代,但是走下坡路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斷崖式的襲爵就已經說明了很多問
    原則上和政老爺並沒有關係,家中次子本來就沒有太多的發言權,也代表不了太多的東西,最多也就是在站隊的時候補一手,算是留下一條後
    但賈環一提起賈家之前的榮光,還是難免會讓政老爺多想,按歲數推算的話,賈家烈火烹油的時候,正是政老爺正值年輕當年的時
    即便賈環隻是在陳述事實,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難免會讓政老爺誤
    “唉……”
    李之芳長歎了一口氣,道:“你太小看天下英才了,會試三年一次,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在削尖了腦袋往裏麵擠,你倒好,自己有先天上的優勢,反而棄之不用,豈不可惜?”
    “憑借你的天賦和努力,或許遲早也可以中舉,但是你也要知道,哪一年中舉和你自己的歲數都是個非常關鍵的東”
    “如果能夠早一點中舉的話,就是至少提早進入朝廷官場三年,任職滿三年之後,你都可以升級調職了,其他人才剛剛從科場中走出來,優勢太明顯”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有神童的名聲,天然就是一種招牌,一種可以吸引別人圍繞在你身邊的招牌,大家都明白,神童年輕中舉,隻要不出大問題,即便不能登閣拜相,但是六部尚書的位置,還是十拿九”
    “更何況,縱觀史書,凡是有名有姓的神童,哪一個最後沒有登閣拜相?”
    其實也不能怪別人勢利眼,現實就是如
    隻要賈環神童的名聲打出去,然後經得起考驗,坐實了身份之後,少年得誌中舉,幾乎就是必然的事
    大家都不是腦殘,在科舉考試之中,閱卷人和閱卷標準,對於一般的學子而言,可能是非常神秘,但是對於中舉之後走上高位,或者賈府這種老牌的貴族而言,幾乎就是公開透明
    所以,賈環參加科舉,誰給打了什麽評價,那都是一清二
    神童遲早都會中舉,大家心裏都十分清楚,早一點晚一點的問題而
    在結果已經明了的情況下,過程有時候就沒有那麽重要了,大家都是混官場的,沒有必要非得獨樹一幟,打壓一個肯定會冉冉升起的未來之
    否則等到將來,易位而居的時候,你猜未來之星會不會因為你的打壓而感謝你?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科舉考試每三年一屆的考生素質,並沒有想象中的差異那麽大,之所以出現進入官場之後,表現非常的參差不齊,那是因為決定官場升職的因素,並不簡單隻是科舉考試的那些內
    簡單分析一下就會明白,科舉會試三年一場,但是朝中大佬的任職年限,並不是三年一茬,隻要身體條件允許,幹到八十歲也不是沒有可
    隻要是大佬一直在位子上,不退位讓賢的話,下麵的人就上不去,官場的規則就是如此,補缺補缺,補的就是官位的缺
    沒有缺,就沒法
    如此一來,先進入官場的人,都尚且不能混到一個好位置,更遑論後進入官場的萌新
    隻有等到朝局發生變動,或者大佬告老還鄉的時候,才會有新人上位的機
    而且,人都一種慣性,那就是喜歡用自己熟悉的
    世界上從來都沒有可以非常標準量化的用人規則,每個人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人,天然就有一種源自陌生的不信任感,對於一個自己都不信任的人,無論換成是誰,都不可能一上來就把重要的工作托付出
    “李兄稍安勿躁,其實我沒有那麽遠大的抱負,能夠支撐一下門楣就不錯”
    實力不允許,賈環打算,還是先苟一
    有些話賈環是不可能推心置腹的,即便是麵對政老爺也不會,更遑論李之芳
    而且誰知道這府裏,還有哪些人是別人的眼線,好像一個破籬笆一樣,四麵漏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環兄弟難道就不想為朝廷出力,青史留名?”
    李之芳還是不死心,一心想要賈環神童中舉出
    不過賈環也很堅決道:“已有兒孫承福德,至今黎庶念榮”
    “我賈家三代人,已經為朝廷犧牲了太多太多,作為後世子孫,能夠勉力維持,不辜負祖上留下來的恩德已經不錯了,我也不敢想太”
    今時不同往日,賈環和平時期,皇家已經不再需要賈家這樣的強力人士來支持
    太過出頭,反而不
    而且,武將和文臣還是不一
    都說書生造反,十年不成,主要還是武裝力量不
    要是能夠換個思路的話,同樣是書生,靜下心來搞武裝鬥爭,壓根用不了十年,就會成為朝廷的心腹大
    李之芳再三勸說,賈環還是無動於衷,最後隻能作
    心中還是不免可惜,道:“你以後有課業上的問題,都可以來問”
    “不要看我沒有去考進士,但是師父門下的那些弟子,多少都受過我的指點,對於從鄉試到會試,再到殿試,我還是有一些心得體會,可以傳授與”
    賈環不由心中暗喜,一個多年在一線工作的老教師,給自己課外輔導,把握又大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