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禮尚往來

字數:3833   加入書籤

A+A-


    齊軍不知出於何種原因選擇了依草結營,不明真相且已經無法等待的燕軍決定出兵試
    蘇秦決定用火計將叢林燒起,然而當他真正施行之後,那些齊軍根本沒有任何反抗,直接逃了!
    這可沒有辦法探清齊軍的虛實,蘇秦隻得繼續硬著頭皮追擊,大火蔓延方圓數裏,不知不覺間,蘇秦帶著的燕軍竟然被自己的大火包圍了!
    箭矢從四方八方傳來,燕軍陷入了一片混亂,好在樂毅在山上隨時觀察著局勢,見情況不對勁立刻傳令秦開率兵救
    燕軍退避,回來的蘇秦滿臉煙熏,他問道:“上將軍,怎麽樣?”
    “或許我們打不過齊軍,但是齊軍若是被我們困在這裏的話,事情也一樣好”樂毅深思片刻後說道,兩軍統帥都不是無能之人,那麽便就利用兵力優勢來困住敵軍,解放其他地
    “此事與趙王商議即可,就交給在下好”蘇秦說道,臉上的土灰無法掩蓋住他的光
    ......
    頓丘,魏秦衛共計十二萬軍隊駐紮在這裏,他們中隻有衛國對攻打齊國有些心思,秦魏兩國就是純純的劃
    受秦魏兩軍的影響,衛軍士氣高不起來,更別說進攻
    這讓以須句為核心的齊軍都開始鬆懈了下來,秦魏天天規規矩矩的罵陣,然後又溜走,就是不攻
    ......
    郯邑,吳越楚三國聯軍中,隻有吳的進攻欲望是最高的,因為隻有吳國能夠擴張領
    吳國不斷地進行著增兵,楚越聯軍則對進攻什麽的絲毫不感興
    吳軍大帳之中,吳王從邯鄲趕了過來,同時他帶來的還有一個年輕人,那個年輕人腰間佩戴著吳王六劍之一——流星!
    這讓大帳之內的眾將感到十分震
    要知道上一個被賞賜吳王劍的人就是孫武!
    而在孫武死後,吳國的上將軍便就一直空了下
    現在那個年輕人佩戴著吳王劍,這就意味著吳王將要封這個年輕人為上將軍!
    吳王在上,眾人不敢竊竊私語,隻是紛紛看著這個年輕人,想知道這個年輕人到底有什麽本
    吳王看著那位年輕人,吳王六劍和吳國的國運掛鉤,在邯鄲的時候他就向苴王索要過白虹劍,但苴王卻說白虹劍他從來見
    這讓他隻好作罷,在白虹劍失去之後,吳國的國運是有一些減少,但是影響並不是很
    他看著那年輕人,隻覺得那年輕人確實是有些實力,半晌後,他才緩緩開口說道:“一月之後封將,封韓信為我吳國上將軍,賜寡人之劍流”
    “何人有異議?”說完,吳王問
    “大王,為何要一月之後?”伍子胥問
    吳王解釋道:“寡人要建一座封將台,莫約在一個月之後完工,伍卿難道不阻止寡人的荒唐舉動嗎?”
    “昔日王上七次請孫武出山,在下都沒有阻止,今日又為何要阻止呢?”伍子胥反問
    “昔日伍卿知孫武之才,故此而不加以阻攔,今寡人隻是帶來了一個無名小子,難道是因為伍卿也知道這無名小子的才能嗎?”吳王繼續問
    伍子胥看向那個名叫韓信的年輕人,在這期間這個名叫韓信的人沒有說任何話,他的表情就是像是平靜的湖水,不興波
    “行與不行,封將那天便”伍子胥說
    “備兵已多少?”吳王這次問起了戰
    “兵十一”胥門巢答
    聞言吳王點了點頭,這個結果還在他的接受範圍之內,吳國隻要拿下莒父以及周圍的領土,那麽北部在十年之內就沒有任何憂慮
    下麵就可以專心考慮滅楚了!
    吳王揮了揮手,讓韓信、伍子胥、胥門巢三人留下,其餘人都退
    “剛才人多繁雜,兩位愛卿現在有什麽擔憂就趕緊說吧!”吳王
    “未來的上將軍,我且問你,你能指揮多少人?”伍子胥問
    韓信看著伍子胥,吐出四個字來,“多多益”
    “好狂妄!”胥門巢直語道,“那給你十萬大軍,你如何調配?”
    “我是上將軍,察天文、觀地勢、通曉兵法、多謀善斷、言必行、行必果、賞罰分明、令行禁止即”韓信看向胥門巢,他巧妙的回避了胥門巢的問
    “那你看我能指揮多人兵?”伍子胥問
    韓信再次看回伍子胥,深邃的眼瞳仿佛將伍子胥看穿,“十二”
    伍子胥點了點頭,和他預計的差不
    “那柄劍是潛蛟劍?”胥門巢突然察覺韓信腰間有兩柄
    韓信沒有說話,隻是點頭示
    “原來是這”胥門巢同樣點了點頭,好像明白了什
    “當然,寡人並不是因為潛蛟劍而看中你的,你大可放”吳王說道,“寡人看中的是你那一瞬間的動”
    “那一瞬間的眼神,那一瞬間表情,由此寡人斷定,你是一個有能力的”吳王淡淡地說著,“你應該明白寡人說的是哪個瞬間吧?”
    “明”韓信輕聲
    或許潛蛟劍也是原因的一部分,不過這柄劍裏麵的靈氣未免有些少呢!吳王心中暗
    “好好準備吧!”吳王說道,“獲取諸將士的信任是要靠你自己來解決的,你麾下的將領們會配合你的,但是如果不能服眾的話,寡人也沒有任何辦”
    “明”韓信依舊輕聲說道,從他的臉上似乎看不到其他的神
    一個能控製自己說話的人,絕對很強!
    吳王看著韓信,很期待他的表現......
    ......
    曲阜,此處已經有七萬魯軍、五萬苴軍、四萬宋軍,好在有其他人吸引齊軍的注意力,這個地方倒是沒有多少人關
    三王暗中相會,杜預再次看到了上次的那個陳軍
    “你不是魏軍的人嗎?”陳軍師很驚訝地問
    “在下杜預,乃是苴王的堂”杜預說
    “在下陳宮,隻是宋國一個小小的軍”陳軍師笑著說道,既然杜預告知了名字,那麽他自然也要告
    上次杜預隻是說了一個姓,而同樣的陳軍師也回了一個姓,這次杜預加了名,陳軍師也要加一個
    這就是禮尚往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