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與韓非的交鋒

字數:3715   加入書籤

A+A-


    可能這件事情確實是有一些難處,但是杜預覺得這並不難,反而很簡單,在如今各國都被削弱的情況下,韓趙魏三家再次同盟起來那就是老大一般的存在,誰不服打誰!
    就算是再來一場合縱攻晉都完全不
    韓的實力雖然比魏趙兩國弱了,但是這剛剛好,即便爆發戰事,韓國隻要守好地就行
    “先生可有辦法促成此事?”韓王問
    “說不定魏王和趙王也在想著相同的事情,隻是礙於兩國實力相當,不好開口,此時正是時”杜預說
    就在韓王思索之時,守衛再次進來,“稟大王,公子非攜好友張良求”
    “讓他們進來”韓王揮手道,“予頁先生,可否暫坐於一旁,待寡人之弟離去再行細談?”
    “有何不”
    隨後,韓非與張良一前一後步入韓王宮之中,韓非行禮道:“拜見王兄!”
    “拜見大王!”張良行禮
    其中韓非的話說得很
    “許久未見王弟,今日是有何要事?”韓王開口
    張良上前一步,“大王,公子非患有口吃,請由臣下來為王上訴說公子非之”
    “”韓王
    “如今天下雖大,然唯我韓國羸弱,請王上能夠削減軍隊的規模,從而減輕財政支”張良
    韓王不語,這和剛才杜預說的幾乎差不多,都是來減輕財政支出,都是在節
    “鼓勵耕作,鼓勵商貿,提高財政收入,將所有礦產收歸國有,打擊走”張良繼續說道,這是在開
    “還有呢?”韓王問
    “恢複三晉同盟,重結國之友”
    “”韓王點頭
    張良愣了一下,顯然是沒有想到韓王竟然會同意,不過這樣也
    “如果沒有其他事情的話,那麽就......”
    韓王的話還沒有說話,就被韓非打斷,他緩緩地說道:“王兄,韓國還需要變”
    “強公室,杜私”韓非幾乎一字一
    “國中不能出現結黨營私的事情,必須杜絕這樣的事情發”張良解釋
    “當今爭於氣力,決不能以寬之政,治急世之”
    “施行法治,同時嚴刑重”
    “改變養非所用、用非所”
    “國家支出錢財不能用來養閑”
    “法、術、”
    “法就是衛鞅的法、術就是申不害的術、勢就是慎到的勢,將三者合為一體,治國便可輕而易”
    “咳咳!”韓王咳嗽了一聲,將他們的話打斷,“王弟,趙魏兩國會結盟嗎?”
    “王兄多”韓非道,“如今北邊燕齊兩地已經實力大減,秦楚的實力正在逐漸大增,若是三晉再不聯合起來,那麽恐怕就要被他國逐個剪”
    韓非說話很慢,慢到了他自己已經想到下一句話,但是上一句話還沒有說
    不過這也是為了保證不出錯,韓王表示可以理解,而且剛才的那位予頁先生是要覺得三晉同盟是一定會成功的事
    杜預看著韓非,他很想了解韓非的法術勢,武庫教他的全部都是輕刑罰,但是確實就像是韓非說的那樣“當今爭於氣力,決不能以寬之政,治急世之”
    不是也有一句話叫做亂世當用重典嗎?
    現在想來他修訂那些律法似乎確實是有些過輕
    也難怪法正會借用他的精神力,雖然沒不知道那邊發生了什麽,但是最近頭不疼了,想必應該是好了吧!
    韓王點了點頭,看向杜預,他問道:“予頁先生覺得如何?”
    杜預皺眉,他擔憂地說道:“律法若是苛刻,恐怕不得民心,若民心不得,恐怕韓國將有傾覆之危,屆時民眾揭竿而起,不知道公子有什麽辦法呢?”
    “更何況公子也削減了軍”
    杜預的擔憂不是空穴來風,這種事情真的發生
    “予頁先生有更好的辦法嗎?”韓非問
    “或早或晚,韓國都要建立一支軍隊,我一路走來,百姓對韓國都有些失”杜預說著問道,“敢問王上,軍隊是不是遲遲無法恢複到戰前人數?”
    “不錯!”韓王點頭示
    “這就對”杜預說道,“如今韓國群眾不附,興兵又不能聚集,若是還要施行法治,同時並行嚴刑重罰,那麽韓國離滅亡確實是不遠”
    “先生能指出問題,想必一定有破解之法吧?”張良問
    “群眾不附的原因,是出於仁之不足,興兵不聚的原因,是出於義之不足,如果施行仁政,吸引大量的民眾前來韓國,那麽無論是開墾荒田還是征兵整軍都有充足的人”杜預說道,“治平者以仁義為先,如今天下剛剛結束戰爭,正是施行仁政的好時機!”
    “如何治平?”韓王問
    “治平即是政治清明,社會安定,首先要安撫百姓,使其心歸附韓國,讓他們相信韓國,相信韓國可以讓他們的生活好起”
    杜預說著看向了韓非,這個人才他一定要逼到苴國去!
    “道家說過無為而治,但是實際情況錯綜複雜,應該因利勢導才是,如今施行仁政,沒有百姓會反抗,也能很順利的施行下”
    “其實因利勢導這種做法也是無為而”張良聽了之後補充道,“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麽也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幹預,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不忘作”
    “不錯,學說本一致,各有說法罷”杜預點頭道,“王上,韓國弱小,正因弱小,當百姓對韓國產生依賴後,百姓更能為韓國效”
    韓非眨了眨眼睛,他感覺這位予頁先生是雜家,這句話涉及到法家的一些東西了,這難道是外儒內法?
    似乎通過仁政來吸引百姓要比通過法律來阻止百姓逃散更好一些呢!
    難道我是錯的?韓非有一些挫敗,不過不多,待他完善學說之後再辯!
    “王弟,你覺得呢?”韓王問
    “這位予頁先生的辦法更”韓非緩緩說著,“隻是據非所知,國庫並不允許我們做出仁政......”